陇中干旱半干旱地区放养鸡品种适应性观测及新技术示范推广

2019-03-19 03:23马娅娅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安定区新品种养殖

马娅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技术推广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在畜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为确保畜产品安全,引导生产者立足消费新需求,推进安定区畜禽养殖业安全、高效、生态持续健康发展。安定区根据2017年省级财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与农牧渔业良种场建设补助项目要求和相关规定,将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作为提升生态放养鸡产品质量、提高生态养殖技术水平,推动生态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助推草牧业增收的重要手段。

1 背景及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要求越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猪肉消费逐年递减,羊肉、牛肉、鸡肉消费正逐年递增,其中鸡肉、鸡蛋已成为人们每餐必不可少的食品。通过调查安定区肉蛋奶消费量来看,主要以猪肉为主,其次鸡肉、鸡蛋;从肉蛋奶食品消费结构来看,区内肉类产量中猪肉占总量的40%,其次是禽肉(蛋)占24%,羊肉和牛肉产量分别占22%和7%,鸡肉(蛋)已经成为人们的必须日常食品;集约化笼养鸡从数量上满足了人们对鸡肉、鸡蛋需求,但其产品因其生长速度快口味不佳,药物残留超标、蛋黄颜色变浅、蛋白变稀等一系列问题[1],使得人们逐渐倾向于生态放养的土鸡肉和土鸡蛋。通过对全区消费者鸡肉购买渠道、购买频率、消费方式等进行随机调查发现,人们一般购买2~3次/月,通常是从活鸡市场或生态鸡养殖基地购买,从超市购买较少,而且大众也越来越喜欢到农家饭店去品尝农家土鸡,品种基本是地方青脚麻鸡、芦花鸡、红羽土杂鸡等,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无公害污染,价格是笼养鸡的2~4倍,土鸡蛋蛋黄颜色、蛋黄胆固醇和磷脂、蛋白质含量等品质均优于笼养鸡蛋[2-3],价格也是笼养鸡蛋的1~2倍。因此美味、健康已成为居民对食物的更高需求,尤其是健康因素,日益成为居民在选择食物时考虑的重点因素。

安定区饲草资源充足,紫花苜蓿留床面积5.33万hm2以上、玉米种植(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地方品种丰富,其中红羽肉鸡、青脚麻鸡、芦花鸡一直是安定区传统的散养优良品种;放养环境适宜,安定区境内没有矿山、企业等污染源,远离人口密集区及交通要道,空气质量及水源水质都比较好,是发展无公害“绿色”鸡肉鸡蛋的理想地区;消费需求大,安定区是人口大区,对优质禽产品的需求非常大,产品供不应求,加之交通区位优越明显,离省会城市兰州距离较近,背靠大市场,发展放养鸡的市场空间巨大。因此,项目依托区位优势、突出区域特色,结合传统与现代养殖技术,以安定区优质种鸡为养殖对象,利用田间、荒山荒坡、果园、林地等场所进行规模化养殖,通过自由采食牧草、昆虫、蚯蚓等(辅以人工补喂五谷杂粮),同时呼吸林间新鲜空气,饮用无污染的水,生产出纯绿色天然优质的土鸡和鸡蛋,逐步提升生态鸡产品质量,满足人们对优质产品需求。同时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示范,提高生态养殖产业化程度,完善规模生产技术体系,提升绿色优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经济增长点。

2 新品种引进与新技术示范推广内容

将21日龄12 000只青脚麻鸡、平均体重960 g,6 000 只芦花鸡,平均体重620 g 的生态放养鸡分别投放到内官营、石峡湾、青岚山、李家堡乡镇的6个生态鸡示范放养基地。鸡苗由安定区种鸡场甘肃希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集中育雏至21日龄。生态放养配套先进成熟的实用技术,开展青脚麻鸡、芦花鸡在干旱地区适应性研究,即对生产性能、屠宰率、抗病能力、产品质量、产品受欢迎程度等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录。探索出一条周期短、成本低、高产优质规范的放养鸡生产新途径,新模式,并在全区范围进行推广应用。

3 推广结果

通过对投放到生态示范放养基地的麻鸡和芦花鸡成活率、出栏重、经济效益等数据分析后得出,青脚麻鸡饲喂至120日龄,平均体重达2.37 kg左右,长势快、适应力强、死淘率地、抗病力好,经济效益好,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喜爱。芦花鸡长势较慢、适应性差、死亡率高,但口感好,饲喂至120日龄平均体重达1.78 kg左右,网络销售量大。鸡粪有机肥种植玉米平均高度可达2.7 m、玉米产量达6 375 kg/hm2、马铃薯产量达 37 500 kg/ hm2。根据安定区气候特点和市场价格变化规律采取4中旬和6月进雏,选择国庆、元旦出栏。

4 工作做法及成果

4.1 严格筛选试验示范主体,推进规模生态养殖

在对全区放养鸡生产现状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自然条件适宜、饲草资源丰富、周边5 km以内无污染源,基础设施设备齐全,养殖经验丰富的6家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生态鸡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依据“引优促调,以调优产”的原则,引进青脚麻鸡12 000只、芦花鸡6 000只,通过“育雏企业+放养示范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即育种企业集中育雏,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发挥辐射带动效果,向贫困户投放1 800只,带动周围180户贫困户发展生态养殖,从鸡种繁育、生态放养、饲料供应、饲养管理、疫病防治技术指导以及产品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稳步推进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的实施激发了生态养殖产业内生活力,促进安定区生态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4.2 提升产品质量,打造无公害产品

生态养殖基地环境优美、水质好,是无公害畜禽适宜养殖区,依托项目实施力争打造“安全绿色健康”生态鸡养殖示范基地。项目实施过程严格按照《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水质》《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等相关规定严格控制饮水质量,饲料、投入品、兽药及疫苗的使用,切实推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其中定西众合兴家禽农民专业合作社鸡肉(蛋)产品经检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和要求,产地质量环境安全、卫生条件达标,经甘肃省农牧厅认定为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生态养殖基地放养鸡通过采食科学配比的玉米、豆粕、麦麸等天然饲料,其生产的产品营养丰富,安全性高,且肉(蛋)味香郁浓、口感良好、味道纯正、药物残留低,深受定西、兰州等城市消费者的青睐。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定西众和兴家禽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二维码制作脚环,从鸡出生,养殖场地、卫生安全、养殖时间及屠宰检疫进行控制管理,实现一物一码,对出现问题的产品可以追溯,保障产品可溯源信息的真实性。

4.3 推进规模生态养殖步伐,实现种养结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针对生态放养环境、营养摄取、疾病发生规律等特点,生态养殖一般饲养4~5个月出栏,体重1.5 kg以上,平均每只销售110~120元左右,每只净赚20元以上,规模化放养收效益高。养殖粪肥作为有机肥能够培植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4-5],定西生全野禽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使用鸡粪肥种植马铃薯增产15 000kg/hm2以上,种植玉米苞谷秸秆长势好,籽粒饱满,秸秆高度可达3 m,产量增加2 500 kg/hm2左右。鸡粪肥作为有机肥销售,每立方米销售120元左右,畜禽粪肥利用给种植业升级带来新的增值空间。生态养殖实现了种养结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4.4 探索规模化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规程,推进生态养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以种禽场和生态示范基地为依托,针对引进品种在干旱地区开展环境适应性研究,并结合李家堡镇、青岚山乡、内官营镇气候条件、地理位置,进行适应性观测、放养模式、疫病防治,粪便处理利用等探索安定区规模化生态鸡放养规程。引进品种良凤花适应性好、生长速度快、利润回报高深受养殖户和区内消费者喜爱;根据安定区种植特色和气候特点补饲玉米、胡麻粕、麸皮、苜蓿粉、豆粕、胡麻粕、中药渣等饲料,根据生态鸡不同阶段营养需要,补饲不同配比饲料;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和合理的免疫接种程序,推进了安定区生态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步伐。

4.5 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按照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的发展新要求,加强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工作,安定区严格新品种、新技术管理,组织畜牧技术推广站骨干人员,以生态鸡示范基地为依托,不断因地制宜探索和规范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淘汰不成熟、不适宜的新品种,加大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培训与推广,有效地控制了一些劣质品种和稳定品种的使用,建立起完善的品种试验和技术推广体系,为品种管理和技术改进提供了科学依据,确保应用品种的优良性,有效防止新品种、新技术多乱杂的现象。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为生态鸡养殖注入新活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的好养殖结构,为安定区生态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畜禽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4.6 加大项目宣传培训,扩大项目示范带动效应

一是通过举办技术培训和科普讲座培养带动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技术干部队伍和群众技术人员群体;二是畜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龙头企业典型示范,实现传统饲养与先进工艺有机结合,逐步实现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料配比等环节专业化、标准化,同时指导生态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赢局面;三是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对生态鸡品种引进、经营模式、养殖技术、经济效益等内容在全区范围进行宣传报道,如“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推广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生态放养鸡开创安定区养殖方式新局面”“又一批生态放养鸡苗进安定”,普及推广发展生态鸡养殖经济意义和养殖效益,为放养鸡健康高效养殖的推广和普及奠定基础。

4.7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绿色产品销售

项目的实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动了电商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农产品供求双方的中介,减少了中间环节不必要的损失,生产者根据所获准确的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配送;推动农产品的品牌化,保障了产品质量;节省交易成本,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定西众合兴家禽农民专业合作社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积极加入了甘肃省一带一路电子商务众创空间平台,并成为该平台的示范单位。合作社生产的芦花鸡、黑土鸡、珍珠鸡产品进驻“善融”建行扶贫电商品台,“和陇原”中国移动电商平台,“一亩田”农产品交易平台,以“我就是那只鸡”淘宝店铺以及微店进行绿色产品销售,产品销往兰州、广州、福州等地,年收入达160余万元。

5 发展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扶持和技术扶持,培育和扶持一批引领生态养殖潮流的适度规模养殖示范户,扶持培育一批基础扎实、懂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创新复合人才,不断推进安定区生态养殖产业;二是以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和养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严格饲养管理和防疫条件,制定合理生态放养鸡饲养管理规程和防疫规程;三是落实生产标准,指导认证无公害、绿色品牌,开拓市场,以扩大全区生态鸡养殖影响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拓宽销售渠道;五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追究责任,进一步完善食品生产全程可追溯性管理体制。

6 结论

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项目紧紧围绕安定区市场需求变化,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绿色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健全生态放养鸡良种繁育体系、完善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规程为主要目标,通过培育农业农村传统养殖业,壮大生态鸡养殖特色优势产业规模,提升生态放养鸡产品质量,提高生态放养鸡养殖技术水平、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安定区生态鸡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步伐,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的发展目标,开创了安定区现代生态养殖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安定区新品种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青菜新品种介绍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