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控制与实时控制:智能化技术中的劳动控制

2019-03-19 11:29
重庆社会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动车驾驶员工人

赵 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275)

从“中国制造2025”战略到“互联网+”战略,再到“智能+”战略,国家在政策层面对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长远布局。从“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智能制造就被确定为发展的方向。国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推动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促进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在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方面的智能化水平①参考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 号。。同时,国务院提出“互联网+”战略,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促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在制造业广泛推广“工业互联网+”②参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在科技创新规划与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国务院也提到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建设智能社会③参考国务院《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发〔2016〕43 号。。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智能+”战略,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拓展“智能+”,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赋能④参考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发〔2017〕35 号。。智能化技术作为技术变革的主要方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研究智能化技术的社会后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马克思提出劳动过程理论。劳动控制是劳动过程的主要问题。“仅靠市场机制不能管理好劳动过程,所以劳动过程里存在劳动控制的必然要求。”[1]

从工场手工时代转变为机器大工业时代,许多学者研究了在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背景下新的劳动控制形态。马克思认为,为了实现协作,资本家会采用各种手段控制工人的劳动过程。在机器大生产时代,工人丧失了劳动过程中的控制权[2]。后来的学者继续发展了劳动过程理论,提出了在机器大生产时代劳动控制的新形式。布雷弗曼(Braverman)提出,在机械化、自动化时代,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概念”与“执行”相分离,工人的技能降低,面临着“去技术化”的状况。管理者通过泰勒制定的科学管理,通过时间控制和动作控制严密地控制着工人的劳动过程[3]。弗里德曼(Friedman)提出,资本家会选择责任自治与直接控制的策略,并且管理者会根据变化的市场条件和工人抗争的情况在两者之间调整。根据不同环境或不同问题,这两种策略会有不同程度的组合[4]。埃德沃兹(Edwards)认为,随着机器大生产所带来的企业规模的增产,竞争资本主义转变到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控制策略也发生改变。不再是简单直接的控制,而转变为结构控制,包括技术控制与官僚控制[5]。布洛维(Burawoy)认为,工厂通过赶工游戏制造同意,资本主义赶工游戏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机制使得资本可以同时掩饰和赢得剩余价值,结合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内部国家,达到劳动控制的目的[6]。波洛克(Pollock)提出了自动化时代的远程控制与认同控制。在自动化的技术背景下,管理者主要通过远程控制来控制劳动过程。同时,管理者通过让工人认同其所工作的工厂,认同自己工作的重要性的方式来控制劳动过程[7]。诺布尔(Noble)提到了自动化时代的数值控制与远程控制。数值控制进一步分离“概念”与“执行”,将控制权集中到管理者手中。管理者可以详细规定工作的内容与时间。同时,管理层会通过自适应系统装置完善技术,进一步实现远程控制[8]。

随着信息化、互联网的发展,一些学者研究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形态下的劳动控制。卡斯特(Castells)提出“网络劳工”的概念,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网络社会的监控更加细密、严格[9]。刘皓琰、李明指出,平台运营商对工作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却声称只是一个中介。在社会工厂内,反控制的力量要弱小得多[10]。田洋指出,机器大生产时代,资本家靠延长劳动时间来增加强度。在互联网时代,资本家则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监督来提高工人的劳动强度[11]。埃利奥特和龙(El liott & Long)提出信息化时代的个性化控制模式。信息技术以及新的管理策略,如“准时制”和“全面质量管理”,使得劳动过程控制更加个性化。电脑控制可以潜在地联系数以千计的独立行动,参与劳动的共同意识似乎被破坏了[12]。吴清军、李贞提出分享经济平台下劳动控制碎片化与隐蔽化的特点。在分享经济平台中,工作任务和控制更加碎片化。平台对在线工作过程的控制变得更强,也更具隐蔽性[13]。杜鹃等学者研究了网约车的用工模式,由于算法精密和复杂,司机并不理解劳动过程,只是被动地接受平台的安排。同时,信息技术分解了工作,也彻底解构了工作场所[14]。昆达(Kunda)提出互联网企业中奉行工程师文化,通过引诱、指导等手段,控制员工潜在的经验、思想和感受,引导其行为使之达到管理者需要的那种效能,实现规范控制。这是资本从文化和情感角度控制知识工人的新手段[15]。梁萌提出,互联网技术有别于工业生产技术,技术成为劳动者的一部分,企业需要建构新的生产劳动管理模式来控制工人[16],互联网平台对家政工的劳动过程展开了全方位、严密的管理控制,形成了强控制的管控类型[17],在关于信息社会知识工人的研究中,她分析了管理者对知识工人的文化资本重塑过程[18]。

智能化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一些学者研究了这种新技术形态下的劳动控制。罗福安和吕博艺(Florian & Boy)以两家家电公司为例分析了智能制造的影响。他们发现机器被技术员和工程师控制着,很多人来自设备的供应商。生产线上的工人没有被纳入到机器的建立和维护中[19]。智能制造包含了定制化和弹性化的内容,这在后福特主义生产中已经存在了。在后福特主义大规模弹性生产时期,企业注重发展有高度专业技能和充分自主控制权的劳动者,生产人员具有足够的自主权,以便快速调整生产过程[20]。但一些学者认为在后福特主义中,企业建构了更强的控制网络。谢富胜认为,在后福特主义生产中,企业建立了一个结构化的劳动控制网络[21]。孙兆阳认为,弹性专业化生产被合作、共赢、效率等意识形态加以包装,实现对劳动过程的控制。通过核心—边缘员工的划分,通过在工人中建立利益分化的团体,加剧其间的内部竞争[22]。在后福特主义中,工人处于全面控制体系之下,雇主对劳动过程的控制方法更加丰富和隐秘,而工人的抵抗更加虚弱[23]。帕洛瓦斯(Palloix)认为,工业的工作重组和丰富只是对一种新条件下劳动控制的适应,只是基于自动化在劳动过程的合作中建立起完全的专制[24]。

生产力的变革总是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方式的转变会带来劳动过程控制方式的转变。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控制方式会呈现出新的特点。已有文献探讨了不同技术形态下劳动过程的控制方式,但对智能化技术中劳动控制的方式讨论较少。有一些涉及智能化中劳动控制的文献,但这些文献并没有深入地探讨智能化技术的特点,以及在智能化技术背景下劳动控制的新特点。有别于之前的技术形态,智能化技术中的劳动控制有哪些新的形式?这是本文将要回答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案例背景

从工业革命史看,交通运输行业属于重要的领域[25]。轨道交通行业也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国家致力于发展智能化交通监控、管理和服务系统①参考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近几年城市轨道交通在各个城市发展起来。高铁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在全国迅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有着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因此,对轨道交通行业的研究,有利于剖析技术变革对社会的影响。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轨道交通行业为例,探讨智能化技术形态下劳动过程控制的特点。笔者分别于2017年7月到11月、2018年10月到12月、2019年2月访谈了60 名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人员,观察了16 个轨道交通行业的工作地点。访谈了C 轨道交通集团的37 名员工,观察了其中的9 个工作地点,涉及运营一公司、运营二公司、A 线网控制中心、B 线网控制中心与集团总部,访谈了C 铁路集团公司23 名工作人员,观察了其中的7 个工作地点,涉及A 机务段、A 动车所、A 电务段、A 车务段。同时,前往C 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查阅了C 轨道交通集团的内部杂志,浏览了C 集团的官方网站。查阅了C 市铁路志、C 铁路集团公司职工文学作品选集,浏览了C 铁路集团公司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也通过C 轨道交通集团和C 铁路集团公司的员工搜集到一些集团的内部资料。还前往G 市的地铁博物馆搜集了一些信息,并通过图书查阅了云南铁路博物馆馆藏,通过网络查阅了中国铁道博物馆馆藏。

C 轨道交通集团创建于1992年,2004年开通第一条线路,互联互通工程作为全国示范工程,首先在C 轨道交通集团应用。线网控制中心被比喻为集团的大脑,分为电调、行调与环调三个板块。目前C 轨道交通集团有两个线网控制中心,A 线网控制中心负责四条旧线路的调度工作,B 线网控制中心负责四条新线路的调度工作。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管理中心下属4 个运营公司,运营一公司主要负责一号线和轨道环线的运营管理工作,运营二公司主要负责二号线和十号线的运营管理工作。C 铁路集团公司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属的18 个集团公司之一,地处西南,为特大国有企业。C 铁路集团公司主要包括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工作内容。A 机务段成立于2006年。A 动车所成立于2009年,是西南铁路成立的第一个动车所。A 电务段属于C 铁路集团公司的五个电务段之一。A 车务段属于C 铁路集团公司主要运输生产站段之一。

智能化技术在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智能感应与智能决策的内容。智能化技术具有机器互联下智能感应与人机互联下智能决策的特点。首先,机器与机器之间更深的联结,能够实现智能感应。在智能化技术中,建有可视化监测平台,在生产线,生产设备中配备有传感器,能够实时抓取数据,然后经过无线通信连接互联网传输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控[26]。其次,在智能化技术中,人与机器有了更好的连接与互动,能够实现智能决策。自动化技术需要专业型人才,而智能化技术需要复合型人才。智能化技术对员工的经验性知识和联网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智能化时代,员工需要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具有全面的能力,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能够融会贯通,理解全局,兼具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27]。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信号系统和检修系统,探讨智能化技术中劳动控制的新特点。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的神经系统。目前的信号系统主要采用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ATC,它包括自动监控子系统ATS,自动驾驶子系统ATO 和列车超速防护子系统ATP。这套系统能够实现智能地、精准地感应列车的运行状况以及了解轨道信息,并且实时监控列车运行状态,最终实现智能决策。行车调度使用了ATS 子系统,它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对全线列车的运行进行监视和控制。自动驾驶主要使用了ATO 子系统。目前高铁也有ATO 的功能,但没有使用,城市轨道交通基本使用了ATO 自动驾驶。ATO 子系统负责控制列车的运行,比如列车自动离站、调节速度、制定目标以及自动控制车门、屏蔽门的开关。通过列车上的位置检测装置和轨道上的信标,如应答器,不断计算和校准列车与停靠点之间的距离,并且计算和控制列车的运行速度,实现列车的精确停靠。ATP 子系统可以清楚地知道列车运行的位置,检测列车的运行速度以及前后车的距离,防止列车超速[28-31]。在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的检修系统中,都运用了一套故障检测报警系统,能够实现故障的提前预警。同时,高铁动车组运用了一套TEDS 系统,全称为动车组列车运行故障图像监测系统。通过安装在轨道线路上的视频探头,系统能够采集到动车底部、转向架、裙板等可视部件的完整图像,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动车段TEDS 中心。中心对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和识别,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及时通知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置,以消除故障隐患[32]。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可视作生产过程,它的产品是运送乘客,使乘客安全而准时地到达目的地[30]。由于智能化技术具有机器互联下智能感应与人机互联下智能决策的特点,一方面,在智能化的劳动过程中,人作为更知情的决策者成为中心。工人的工作以认知类为主,对工人能力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十分依赖工人的心理状态。工人在工作中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推动机器的互联,智能化技术能够实现实时控制。同时智能化技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实时监控非常必要。由此,在智能化的技术背景下,管理者发展出了新的劳动控制方式,即心理控制与实时控制。

三、智能化中的心理控制

在智能化技术中,工人的工作以认知类工作为主,主要是监屏和应急情况的处理,工作的运转十分依赖工人的心理状态,工人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到工作状态。在工作中,工人面临着等待带来的无聊感和未知带来的压力,感到枯燥和心累。因此,智能化中的劳动控制方式主要表现为心理控制。从对工人的选拔到工作过程,管理者都会关注工人的心理状态,管理者对工人的心理控制体现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进行动车驾驶员的选拔时会进行心理测试;其次,在平时的工作中,C 轨道交通集团会采用谈心谈话制度关注工人的心理状态;最后,在工作中,管理者会对工人进行心理的关怀与鼓励。

(一)选拔时的心理测试

在选拔动车驾驶员的时候,会有一个心理测试,通过选拔时的心理测试,集团能够在一开始就对工人的心理状态有所掌控。

C 铁路集团公司动车驾驶员A 提到:“选拔的时候会有心理测试,心理测试是加数字,比如说五加九等于多少,看你能做多少篇。好像是测试抗压能力。”(20181107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动车驾驶员A)动车驾驶员B 也提到:“在选拔时会有抗压能力的测试,设置一些紧急情况,相当于一个脑筋急转弯,出一些心理测试的题目,看你能不能禁得住抗压,都是一些常见的突发事件的处理。”(20190222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机务段动车驾驶员B)

(二)谈心谈话制度

在C 轨道交通集团,设有谈话谈心制度,这是一项由党委牵头,由上层逐层找下层谈心的制度,政工辅导员会时不时找员工谈话,以了解员工的心理状态。

政工部工作人员A 提到:“集团领导会找中干谈心,部长、副部长找下层工作人员谈心谈话。工会主席有责任找二级工会主席谈心。同时集团设有政工队伍,又叫政工辅导员,是兼职的。”(20171101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政工部工作人员A)

在乘务管理部,车队长就是政工辅导员,要密切关注驾驶员的心理状态,贯彻重点人员跟踪制度,平时也要密切关注工人的状态,根据工人的状态做出工作上的调整,防患于未然,以保证列车的安全运营。

车队长A 提到:“只要发现苗头,就要谈话。公司设有重点人员跟踪制度,对于不遵守纪律、业务比较差、在一段时间里有反常举动的人,车队长都要随时进行跟踪。谈话后会作出笔记,访谈人员和被访谈人员要签字,进行确认。平时也会检查,如果有人最近心不在焉,就会去了解最近有什么事情。一般有什么事情,司机也会主动来说。工作中是上下级,生活中也是朋友。车队长会根据相关的情况做一些调整。同时,车队长会进行跟车检查,了解驾驶员的状态。一般时间长了,对每个人都比较熟悉了,对他们的性格这些都比较了解了,看他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比较了解。车队长和车队里面的骨干都有联系,听说某某某最近家里面有什么事情,就会去关心。”(20171026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公司车队长A)

车辆维保部车间主任B 提到,车间主任也是兼职的政工辅导员,管理就是要管吃喝拉撒睡,各方面都要管,只有解决了心理状态的问题,才能谈工作上的事情。

“政工辅导员会对员工的诉求进行汇报整理,了解梳理员工的思想工作。帮员工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员工才更能静得下心来。带着情绪做事情,比较容易出错。如果员工静不下来,怎样工作?现在的车间有一百零六个人,不说要做到全部很熟悉,但每个人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基本的业务水平,基本的家庭情况都要了解。”(20171030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公司车辆维保部车间主任B)

C 轨道交通集团B 控制中心经理C 提到,平时会对调度员进行心理干预,掌握调度员的心理状态,以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只有掌握了一线调度员的心理状态,管理人员才能放心。

“我们有很多级的谈话,我们在班组就配了政工辅导员,他要对班组所有人员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掌握。比如说家里会不会有些什么事,在社会上有些什么事,或者最近是不是有些什么情绪上的问题,有什么事想不通啊之类的,都会跟他们谈话,进行疏导。不然的话调度员做着就很危险,他的一个操作就可能会造成一个事故。所以这一块肯定是要掌握,要干预的。所以我们每天开会的时候都要掌握调度员的思想状态。但是有些情况下,它可能不是要百分之百地掌握,那肯定也做不到,就是大部分,绝大部分掌握嘛”(20181101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B 控制中心经理C)。

(三)心理关怀与鼓励

集团会组织一些心理放松的活动,并且开设一些心理培训的课程,提供心理咨询的服务。在工作中也会对工人进行心理的鼓励。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工人调整心理状态,从而保证运营安全。

C 轨道交通集团B 控制中心的调度员D 提到,“公司会组织心理课程的培训,参加过一次。公司还会组织爬山等方式帮助大家放松。之前还有在凉亭谈心。”(20181109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B控制中心调度员D)

在对C 轨道交通集团B 控制中心调度大厅的调研中,笔者观察发现车队长会定时对驾驶员进行心理的鼓励,给驾驶员打气,让他们打起精神,调度员这边也能听到他们的对话。“阵线各乘务员请注意,请各乘务员在值乘期间务必打起精神,驾驶列车,对列车运行状态进行确认,确认动车条件。”(20181109 观察C 轨道交通集团B 控制中心调度大厅笔记)

在C 铁路集团公司,也有一些对工人进行心理关怀的活动。

A 机务段动车驾驶员D 提到:“集团有疗养的活动,每年疗养一个星期。相当于也是给驾驶员减压。”(20190222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机务段动车驾驶员D)

在C 铁路集团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面还介绍了一些心理放松的方式。同时,C 铁路集团公司设置了免费的心理咨询热线,平时还会组织心理健康沙龙活动。2019年2月19日,为了进一步提高机车乘务员心理健康意识,缓解春运期间的工作压力,B 机务段邀请了心理培训师,组织40 名机车乘务员开展心理健康沙龙活动。通过讲解和游戏,帮助乘务员进行心理疏导。活动结束后,还针对有需要的职工开展了“一对一、面对面”的驻场咨询,有针对性地帮助职工解决心理困扰。

四、智能化中的实时控制

智能化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实时监控技术使得管理者可以对劳动过程进行实时控制。同时,在智能化技术中,机器更大程度的互联,智能化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如果出了问题,破坏性更强。因此更有必要实现对劳动过程的实时控制。C 轨道交通集团信号部门车间主任A提到:“以前出错的更多,但是出错之后的波及范围没有现在大。现在一旦有一个机器出了问题,就会波及很大的范围。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求的安全性达到99.99%。”(20170726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公司通号维保部车间主任A) 驾驶员A 也提到:“手动驾驶可以避免一些因为设备的一些小故障引发的事故。如果是ATO 驾驶的话,可能因为一些很小的设备的原因造成事故,比如过标、延误。(20171031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公司驾驶员A)因此,管理者会通过对工人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以及信息化追责机制实现对工人的实时控制。

(一)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

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的匹配更加精准,对劳动者工作时间的卡控更加准确,工作状态的监督更加严密。管理人员会运用摄像监控、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些新技术对工人进行工作状态的监督。

C 轨道交通集团运用了一套运营乘务管理系统对驾驶员进行管理。系统会进行排班,对乘务司机备班、叫班等一系列作业过程实施自动化管控,运营乘务各级管理人员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查询。

在访谈中,运营一公司乘务管理部管理人员A 提到:“我们表上面的时间都是按秒算的。迟到一分钟和迟到10 分钟是一样的。都要扣一百元钱。如果你没来,别人本来要下班的就要帮你跑,就要多跑两个小时。我们的时间观念得非常强,晚一分钟,别人就要帮忙干两个小时。工作过程中也是不允许用手机的。”(20171026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公司乘务管理部管理人员A)

不仅上下班的时间卡控得非常紧,上班过程中时间也非常紧张。

驾驶员A 提到:“吃饭得赶紧吃,上厕所也得赶紧上。如果行车过程中要去厕所,比如拉肚子这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车队长和指导司机会过来接班。站台一般都有卫生间,卫生间在上行站台的情况下,可以给行调报,请行调预留一点时间。一般司机都会到人少的车站,经常都要忍一下。”(20171031 访谈C 轨道交通集团运营一公司驾驶员A)

在C 铁路集团公司,管理者也会通过录音录像设备对工人进行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以规范工人的工作流程和标准。

动车驾驶员B 提到:“集团采用了EOAS 实时监控系统,无线联网。任何时候,铁总看得到,铁路集团公司看得到,机务段也看得到,电务也看得到我们的工作情况。司机肯定是百分之百反对它,因为我们没有隐私了。但作为行车人员,对于组织者、领导者、监督者,就希望你的每一个动作都是他们设计出来的,标准的,一丝不苟,坚决按照这样去做。只要是人就会犯错。他们就会利用这个给你纠错。利用这个实时监控系统,给你看你哪一分哪一秒做了什么。”(20190222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机务段动车驾驶员B)C 铁路集团公司A 电务段的生产调度室科长A 提到,最先只有一个室内防护的录音,2016年开始,现场作业要全部录像,专门有一个作业记录仪,是警用记录仪,这样也是为了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管理人员有调阅录像的计划。

“安检部门根据需要抽查,主要是我们自己管理,抽查。计划是要覆盖一半的工区、车间。我们干部每个月都有视频调阅的任务,比如我每个月就要调2 个小时,车间干部可能要调阅3 个小时。有任务,每个月必须要考核。总会有做得不恰当的地方。我们的标准还是比较严格。”(20181218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电务段生产调度室科长A)

根据录音录像,管理者对工人进行更细致更严格的考核。A 动车所地勤工程师B 提到,工作中感到很紧张。如果通过视频,管理者发现工人流程上处理得不够完善,或者视频没录好,就会受到惩罚。“要拿着摄像电筒看车,全程录像。工作中录像都会开起,录的视频都要拿到上面去分析,看你录得好不好,关键部位有没有看到。如果被发现处理流程不够完善,视频录得非常不好,可能班组都会受到影响,被扣钱。” (20181110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动车所地勤工程师B)

动车驾驶员A 也提到现在的工作压力更大,全程都有人监控,感觉没有以前那么自在。

“以前没有录音录像设备,正常开车,该喊的喊。现在录音录像设备,两个摄像头,全程监控,车有监控,人也有监控。有个移动音视屏,打瞌睡,拿手机,都是不允许的。如果发现使用电子产品,就要被处罚。没有人看着你的话,开得自在些。以前也没什么手机,电子产品,现在不准看与电子产品有关的,除非领导给你打电话,有急事。车上有什么紧急情况要汇报,可以用电话。”(20181107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动车驾驶员A)

动车驾驶员C 也提到。

“到处都是摄像头。自己还要拿个移动式的摄像头。要把自己的眼睛照着。只要闭上五秒,就下课了。打个哈欠都要说你。我们开车的过程中又不能唱歌,什么都不能。我们在开车的过程中不能说话,像木头人一样,除了标准的呼唤语以外,不能说话,不能说与工作无关的话。所有的都是实时监控,扯谎是扯不到的。”(20190222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机务段动车驾驶员C)

(二)信息化追责机制

管理者会通过信息化追责机制对工人进行实时控制。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使得追责机制具有信息化的特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在事故调查中的应用,管理层构建起了一套信息化的追责机制对工人进行实时控制。

在C 轨道交通集团,有一套明确的追责机制。

网络运营管理中心的副总经理A 提到:“运营管理中心对下面的运营公司有一些生产指标、维修计划、客服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考察。客服服务指标包括投诉指标。最关键的是安全指标考察。内部安全事故的标准高于国家的标准。晚点属于服务质量指标,中断运营属于安全指标。集团有三级安全质量技术部,出现内部安全事故,会根据等级安全质量技术部一级一级进行调查。公司有应急突发事件处理预案。”(20171110 访谈C 集团网络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A)C 集团有一个安全组,分析是否按照规章进行,是否违规,最后会形成一个事故分析报告,由安全中心来决定是该奖还是该罚。事故调查的过程中会运用到很多摄像录音的监控设备,便于追责。调度员与驾驶员使用的都是内部通话机,有录音可以帮助事故的调查。同时,调度员与驾驶员在工作中有录音录像设备进行监控,在事故调查过程中,这些录像也是调查的来源。

在C 铁路集团公司,也有一套信息化追责机制,通过录音录像设备,追溯责任。A 动车所技术人员A 提到,工人工作中所使用的电筒上面有摄像头,而且可以录音。检修工作都可以倒追,倒查,管理人员会通过录音录像进行责任的追溯。

“要检查他们检查的情况。检查的每道工序,都有视频流程。如果出了故障,会调查它在检查过程中是否存在漏检的问题,要定责任的。有专门的视频分析组,检查作业标准。一般会根据每个月的检查情况,制定这个月的抽查比例。比如发现这个人作业视频不是很标准,流程上有很多漏了的地方,下个月就要重点把他的视频调出来看。出了问题要调查。平时也要看。如果标准不是很到位,就要考核。”(20181110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A 动车所技术人员A)动车驾驶员A 也提到,每天所有车的文件都有人调取,有专门的监控分析部门,领导也会进行抽查,对运行速度,运行曲线等进行分析,看有没有违规操作,一旦发现,就会进行考核。

“局长或者段长会抽查。如果抽查视频发现问题,下面的人没发现问题,他们也要被处罚,专门有一个监控分析的部门,机务的安全检查室。每个单位都有安检室,专门对驾驶员的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工作肯定不会是完美的,再怎么遵章守纪,也会有和他们要求规范不一样的地方啊。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如果上班是为了被扣钱,还不如不上班啊。一不注意就会被扣钱,红线又多,稍稍一违法,就是下岗。”(20181107 访谈C 铁路集团公司动车驾驶员A)

五、结论与讨论

由此可见,智能化技术中的劳动控制具有心理控制与实时控制的特点。一方面,由于智能化技术中,工人的工作以认知类工作为主,主要是监屏和应急情况的处理,工作十分依赖工人的心理状态。工人在工作中面临等待带来的无聊感和未知带来的压力,工人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管理者会通过选拔时的心理测试、谈心谈话制度、心理关怀与鼓励等方式对工人进行心理控制。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有实时监控的功能,并且智能化技术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因此,管理者会通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以及信息化追责机制实现对劳动过程的实时控制。

本文以轨道交通行业为例,分析了智能化技术下劳动控制的新特点。但由于本文选取案例具有国有企业性质,以及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性,所以本文得出的结论不能代表所有企业,仅是对智能化时代劳动控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形态的分析。

本文就智能化技术中的劳动控制提供了一个比较深入的案例分析,分析了智能化技术中新的劳动控制形态。但关于智能化技术对劳动过程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智能化技术中的劳资冲突也有待进一步考察。

接下来可以有更多关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性质的智能化企业中劳动过程的研究。同时,可以就智能化对劳动过程的影响以及智能化技术背景下的劳资关系进行更多的探讨。

猜你喜欢
动车驾驶员工人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驾驶员安全带识别方法综述
坐上动车去西藏
动车过桥
动车西行记
乐!乘动车,看桂林
起步前环顾四周是车辆驾驶员的义务
做一个“巨晓林式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