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2019-03-19 14:30刘瑞斌张景仙
光明中医 2019年9期
关键词:泪膜泪液干眼症

刘瑞斌 刘 翀 张景仙

干眼症又称结膜干燥症[1],发病率较高。一般发生于老年人,但是随着现代生活的用眼过度,发病年龄也是越来越年轻化。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部肌肉是我们全身使用最频繁的肌肉,我们对外界信息的吸收主要来自眼睛,随着现在对电脑、手机、电视的依赖,我们每天处于眼疲劳状态。干眼症最常见症状是干涩、视觉疲劳[2]、感觉有异物、烧灼感、畏光[3],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都产生了影响,很多患者没有重视这一问题而用错药或用了无效果的药物,导致病情继续发展。患者在查体中可发现结膜充血、球结膜失去光泽[4]、睑裂区角膜上皮点状脱落[5],严重者可出现角膜变薄、穿孔或溃疡[6]等,造成失明,严重者不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创伤。目前的临床治疗包括减少诱因(避免用眼过度)、人工泪液[7]或抗生素等消炎、促泪液分泌。对于较为严重的症状则采取手术治疗,包括泪小点栓塞[8]或封闭术。但是整体治疗效果一般。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9],与脏腑气机息息相关。中药热敷能发散外邪[10],养阴和荣,疏通经络,畅行气血[11],干眼症是外障眼病,熏蒸热敷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而加上针灸可以调和阴阳[12]、疏通经络和气血。根据这一现状,我科室在临床治疗中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即眼睛局部用药结合中药熏蒸热敷、针灸理疗。本次就中西医结合治疗干眼症的效果进行分析,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40例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科室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A、B2组(各70例)。其中A组最大年龄68.7岁,最小年龄49.8岁,平均年龄(56.8±3.4)岁;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8例。B组最大年龄69.2岁,最小年龄50.3岁,平均年龄(57.5±4.5)岁;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39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试验,并同意本次治疗方案。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40~70岁。2)具有干眼症临床症状(干涩、视觉疲劳、感觉有异物、烧灼感、畏光等);泪液功能受损[13],泪液分泌下降[14];眼表面上皮细胞有损害[15];泪液渗透压增加;具备以上其中3项即可诊断。排除标准:1)其他眼部疾病;2)糖尿病性眼部病变;3)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1.3.1 A组给予单纯的西药治疗方案。玻璃酸钠滴眼液,1滴/次,5~6次/d;普拉洛芬滴眼液1滴/次,4次/d。连续用药2个月,并记录观察治疗效果。

1.3.2 B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1)玻璃酸钠滴眼液,1滴/次,5~6次/d;普拉洛芬滴眼液1滴/次,4次/d。2)中药热敷:选取山药15 g,天冬15 g,麦冬15 g,菊花15 g,枸杞子15 g,茯苓15 g,牡丹皮10 g,石斛10 g,熟地黄10 g,密蒙花10 g,山萸肉10 g,炙甘草5 g等煎煮取汤,先利用其热气蒸腾熏蒸10 min,然后用毛巾蘸取反复热敷,每次热敷时间控制在20~30 min,早晚各1次,温度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避免烫伤皮肤。另取睛明、太阳、合谷、风池、攒竹穴[16,17]进行针刺治疗,每次留针30 min,隔日1次,针刺2周为一个疗程,后间歇3 d,连续针刺2个疗程。总体治疗2个月,并记录病情变化。

1.3.3 治疗期间的护理对2组患者均进行健康知识宣教,了解干眼病的病程较长,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减少日常不良用眼习惯;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期间注意保持眼部清洁。

1.4 观察指标1)评价治疗效果:治愈:所有症状均消失,且无不良反应;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泪液分泌增加;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2)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均进行泪膜破裂试验,记录时间。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组的70例干眼症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治愈13例,有效4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54/70);B组的70例干眼症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其中治愈24例,有效4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67/70)。经统计学分析,χ2=10.2914,P=0.001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试验时间比较治疗前A组70例患者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平均为(6.78±1.08)s,B组70例患者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平均为(6.89±1.01)s,经统计学分析,t=0.6224,P=0.5347>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的70例患者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平均为(11.05±1.22)s,B组的70例患者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平均为(13.45±1.53)s,经统计学分析,t=10.2613,P<0.0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干眼症一般发生于老年人,发病率不仅较高,而且常是双眼发病。尤其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对电脑、手机、电视的依赖导致我们每天处于眼疲劳状态,因为用眼过度,发病年龄也是越来越年轻化。年轻人也存在干涩、视觉疲劳。而干眼症的发病因素较多,与视觉疲劳、更年期激素变化、年龄、感染等有关。患者在查体中可发现结膜充血、球结膜失去光泽、睑裂区角膜上皮点状脱落[18],严重者可出现角膜变薄[19]、穿孔或溃疡等,造成失明,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的临床治疗包括减少诱因(避免用眼过度)、西药局部治疗、手术治疗。但是整体治疗效果都一般。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与脏腑气机息息相关。根据辨证中药内服虽然效果更佳,但是考虑干眼症是外障眼症,已经局部用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了,选择熏蒸热敷即可。中药热敷能发散外邪,养阴和荣,疏通经络,畅行气血[20]。而加上针灸可以调和阴阳、疏通经络和气血。因此我科室在患者就诊中采取了中西医结合方案。玻璃酸钠滴眼液是干眼症常用药,相比于人工泪液,它的优势是具有保水性,可以延长效果,但是玻璃酸钠的不良反应较多,若出现过敏、瘙痒或刺激感、充血[21]等需要立即停药,在安全性上不如中医治疗。另普拉洛芬滴眼液的作用机制是抑制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此药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泪液的生成、分布、蒸发环节中任何环节处于异常都会导致干眼。针灸历史悠久,在干眼症的治疗中也颇有作用,睛明、攒竹、太阳穴均可明目,风池穴可平肝熄风[22],还可促进泪液的分泌,改善干眼症状。中医针灸可以疏通经络、养血、活血。针药合用,内外相扶[23,24],可以提高疗效。在本次试验中,B组的70例干眼症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从多方面切入,滴眼液缓解局部症状,中药熏蒸和针刺疏通经络、气血,增加泪液的分泌。在连续治疗2个月后,A组70例患者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平均为(11.05±1.22)s,B组的70例患者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平均为(13.45±1.53)s,经统计学分析,P<0.05,2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B组的70例患者治疗后的泪膜破裂试验时间大幅度延长。此外单纯用西药治疗的A组在治疗结束后,治愈13例,有效4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7.1%;而B组在治疗结束后,治愈24例,有效4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干眼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可以从多方面切入,改善眼部问题,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泪膜泪液干眼症
泪液成分异常与不同泪膜破裂方式的研究进展
长期玩手机小心得干眼症
基于泪膜破裂方式的干眼诊断新思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泪液及血清中BDNF的定量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150例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切洋葱时嚼口香糖就不会流眼泪吗
正确使用人工泪液
中药视舒茶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泪膜的变化与年龄相关性分析
中药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