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的眼光看一棵古松!

2019-03-20 00:38宁海东
求学·素材版 2019年1期
关键词:朱光潜美感美学

宁海东

【编者按】

面对一棵古松,木商思量着它可以成为值钱的木料;植物学家则将其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思考它为何活得这般老;只有画家,只有他,会欣赏它苍翠的颜色、龙蛇般的线纹以及它“笑向闲云似我闲”的风度。本期“悦读汇”选取了防城港市北部湾高中师生共读《谈美》的一组稿件,希望能带你走近美,欣赏美,创造美,让“美”成为你生命里的一种常态。

【一句话推荐】

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别怕!我们带你读朱光潜的《谈美》,让你遇见更美的人生风景。

【作家作品】

美学泰斗朱光潜

朱光潜(1897年-1986年),字孟实,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朱先生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到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任教。

朱光潜先生学贯中西,博古通今。他凭借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的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他著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著作。

他一生曾三立座右铭,在学术界传为佳话。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求学时,以“恒、恬、诚、勇”四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要求自己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持之以恒、百折不挠;保持生活上的恬淡、简朴,不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襟怀坦荡,心如明镜,不自欺欺人;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他把研究美学作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但当时他的指导老师史密斯教授竭力反对,并告诫他说,美学是一个泥潭,玄得很。他认真思索后,决定迎难而上。这时,他给自己立下一则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从此,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学的研究中,最终写出了《悲剧心理学》《文藝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20世纪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推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地位、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阅读指径】

“谈美”让你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接触朱光潜先生始于他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在这本书里,他以长者的口吻就青年们正在关心或者应该关心的如读书、修身、作文、爱恋等现实问题作了诚恳的解答,给正当青年的我许多人生的启发。

《谈美》是朱先生为青年量身定做的一本美学入门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姐妹篇。全书以“谈美”“免俗”“人生净化”为纲,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与创造的关系”,进而提出“净化心灵,追求艺术化人生”的主张。

这是一个功利浮华的社会,实用主义盛行,凡事讲求实用,追求速度,人们无暇谈美,更无暇思考什么是美。美是什么? 在许多人看来,美是一种感觉,能让人们精神愉悦的事物即为美的事物,这似乎成了一种共识。人们忽视了美感与快感的区别,错误地将快感当成美感,把追求低俗的快感看作是一场美的旅行。

今天我们的物质比过去任何时代都丰盈,但人的精神追求却未见得比过去更丰富,人心之俗,人心之坏,依然随处可见。譬如,一个人努力考大学,不是想着如何实现家国理想,而是想着如何在毕业后挣大钱或做大官。又如婚姻恋爱,多少人“宁愿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车上笑” 。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人们对“美”的认知有关。

朱先生说:“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置身于浮华躁动的社会,遍地是诱惑。如何求得一种美的生活?这是一种困惑。正如先生所言,一个人要免俗,首先要洗刷心灵,从修养美感开始,从“怡情养性”开始,不断地净化心灵,美化人生。

一个有美感修养的人,往往能够跳出现实的利害关系网,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当作艺术品来看待,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去追求人生的理想和情趣,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拥有一颗净化的心,实现一种理想的人生,需要从谈美开始,把追求美当成人生里的一个必要选项。可是,美从哪里来?

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美感源于人对形象的直觉,并且这个让人产生美感的形象与实际的人生有一种距离,就是所谓的“距离产生美”。但美感不是快感,美感与活动是否实用无关,它不带个人的意志,所以不带占有欲。在美感的世界里,人有一种忘我的境界,忘记自己身在其中,以至于忘记当时的快感,只是到后来回忆起来才觉得有快感。

知晓美感的来源,明白美感与快感的区别是我们正确理解美的关键。

“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美是一种心境,美的欣赏过程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美感经验将自然加以艺术化的过程,所谓艺术化就是当你欣赏这个事物时已经融入了自己的人情与理想。一个心中有美感的人,自然懂得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然后在欣赏中创造出一种新的意境,感到一种情趣。如果将这种意境与情趣外延,将会创造出具体的艺术作品。

艺术是一种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

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来欣赏,追求一种本色的生活,在欣赏的过程中寻找生活的情意与趣味,这样的生活是丰富而有趣的,这样的生命是自在的、从容的、高贵的。

俗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美感与情趣,枯燥乏味。根本原因在于它自己没有本色的东西——一味地蹈袭别人的陈规旧矩,执着于名利,固执于实用。

中国人在全世界是被推为最重实用的民族的,凡事都怀一个极近视的目标:娶妻是为了生子,养儿是为了防老,行善是为了福报,读书是为了做官。

过分强调实用价值,凡事只是一种工具,没有美感,也无所谓情趣。这样的人生往往会陷入“生命机械化”的危机,朱熹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的生活就是有“源头活水”的生活,就是心中有美感的生活。俗滥的人生因为没有了这源头活水,迎接他们的便是生命的干枯和生活的无聊、无趣。

从实用的角度去评判“美”,美是最无用的。但我们需要明白,人生不仅要有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审美也必不可少,只有真善美具备的人生,才算是一个完全的人生。

今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复兴民族大业,这个过程,收获了很多,但是也面临着诸多精神危机。精神家园的失落,物欲的过分膨胀,高贵精神在解体,低俗平庸成了时尚,人的心灵空虚浮躁,面对这些危机,我们迫切需要美学这样一帖清凉散,在快节奏的时代里,让匆忙的脚步走得慢一点。以从容的心境去谈一谈美,你将会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人生需要美

东兴中学 廖权海

美是什么?我们普通人有必要学习美吗?如何才能获得美感?这些问题曾困扰我很久,直到拜读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才豁然开朗。

美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在很多人看来非常简单,往往就将其定义为“好看”。这一观点跟古典主义的“美在物体形式”非常接近——美只关形象,而形象是由感官直接感受的,所以只有可凭感官感受的物体及其运动才说得上美。这一美学观念在西方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占据统治地位,虽说影响深远,但却局限明显。

关于什么是美?朱光潜先生将其定义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所谓客观,就是美必须以客观的自然事物为条件;所谓主观,就是单纯的客观事物还不能成为美,要等客观事物加上主观意识形态的作用,然后使“物”成为“物的形象”,这时才有美。恰如观赏一棵古松,我们之所以认为它美,首先是因为它苍翠挺拔,盘曲如龙,但这时并不能就称之为美,这只是它的物理形态,直到我们在观赏时生发出“清风亮节”“凌霜傲雪”等类似情感后,古松的形象才完备,这才有了美感。

如此专业的美学知识,普通人有必要学习吗?当然。美是现实的需要。朱光潜先生在“开场话”中说道:“我坚信中国社会闹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问题,大半是由于人心太坏”“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可见,美的需要,是现实的内在驱动,无关身份、地位。只要活着,对美的追求就绝不停息。

当然,对美的追求绝不止于艺术欣赏或创作过程,更重要的是把这种“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去”,用美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那么美感如何培养和获得呢?

以美感的态度去观察事物,你会看到不一样的姿态。同一个事物,有人认为有价值,有人认为没价值,有人认为价值大,也有人认为价值小。事物还是那个事物,为何会出现差距如此之大的结果?朱光潜先生以我们对待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作为例子向我们揭示其中奥秘。木商和植物学家之所以看不到古松之美,是因为他们用实用的态度和科学的态度去观照古松,而画家以纯粹的美感态度去感受,抛开了一切与美无关的杂念,以“无所为而为”的方式去感知,最终获得了美的感受。事实上,“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以“无所为而为”的方式去观察事物,是我们获得美感的第一要义。

保持适当的距离观察事物,你将感受到别样的美。同样的事物,为什么在我们身边我们就觉得习以为常,毫无美感,在别处就觉得别致有趣,饶有情调呢?朱光潜先生告诉我们,这是距离与美的独特关系——“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当然,要把握好“距离”的尺度。“‘距离不及,容易使人回到实用世界;距离太远,又容易使人无法了解欣赏。”我们在品味文学、欣赏艺术或者是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必须清醒地记住——艺术与实际人生有距离,且有着适当的距离。

移情于物,以忘我的姿态去观照,你将看到物的美。物的形态客观存在,本无美丑。人之所以觉得物美,是因为把自己美的情感遷移到了物上去,就仿佛觉得物也有同样的美感,反过来,物上的这种美感也会作用于人,使人不自觉受到感染,这就是“移情作用”。正如先生所说:

“我于无意之中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的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副苍老劲拔的姿态。”这是“物我同一”的境界,在这种状态下,移情作用最容易发生,而美感也随之获得。

美感的获得途径当然不仅于此,美学之路的探索没有止境,人生的旅途里,风光无限。

【你言我语】

带一本《谈美》去旅行

黄立莹

如今多少人来去匆匆,忙碌得再也无法停下哪怕只是片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赢得了效率,但也因为忙碌而错过了许多风景。或许我们真的该走得慢一些,于时光中,细品一杯清茗,低唱一首民谣,重读一本旧书。

一本《谈美》 ,带你去旅行,与朱光潜先生倾心交流,你会见识更多的人生趣味。

美本是抽象的概念,但是朱先生却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娓娓道来,让你了解什么是美,明白美从何处来。

生活中,美无处不在。问题是,什么样的人才能看到美?针对这个问题,朱光潜先生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那就是面对一棵古松时,植物学家、木商、画家各自不同的态度。木商思量着它可以成为值钱的木料;植物学家则将其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思考它为何活得这般老;只有画家,只有他,会欣赏它苍翠的颜色、龙蛇般的线纹以及它“笑向闲云似我闲”的风度。

为何木商与植物学家无法看到这棵古松的美?先生告诉我们,因为他们对松的态度偏向实用与科学,早已对古松的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因此只有用审美的眼睛,排除世俗的功利,才能欣赏到事物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人常常抱怨生活无聊,生命无趣。为什么那么多人无法感知生活的趣味?为什么他们在面对美的时候能无动于衷?原来,他们对待事物都是用“木商”的态度,执着于事物的实用性,只关注事物对我是否有利,而忘记了用审美的眼光去看世界。

以美的态度观照事物,才能感受到美所带来的愉悦。然而在欣赏美的时候,应“在美的事物和实际人生之中维持一种适当的距离”。有了适当的距离,我们才能从实际生活的牵绊中解放出来,抛弃功利,以忘我的姿态去发现美。

生活中常常有人感慨“近处没有风景,远方都美的”。 其实不是近处没有风景,也不是远方的风景太美,而是我们的双眼已被世俗所蒙蔽,习惯于用实用的态度去观照衡量,或是被科学的心态所牵绊。

带一本《谈美》去旅行,对世界保持一种好奇,对人生保持一份闲心,对生活保持一份从容,无论生命走得多么匆忙,都不要忘记停下你的脚步,用心看看世界,谈谈美,也许你会见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读后有感】

千江有水千江月——读《谈美》有感

北部湾高中  黄琳淋

我是在图书馆借朱光潜先生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时遇上《谈美》的。我原本想,看完十二封信就还书吧,我又不当美学家。可当我忍不住好奇读完了《谈美》的前几章后,我就急不可耐地到书店里买了《谈美》的精装典藏版。

朱光潜先生的文字质朴又平和。在十二封信里,他的每一个署名都是亲切的“你的朋友 孟实”。《谈美》延续了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看他发表的对“美”的议论,就如同睡在躺椅上,沐浴在午后阳光下,嗅着身边的青草香,听多年老友唠嗑。

他谈“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分别是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以此说明美是“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事实上,朱光潜先生就是主张“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的。先生道:“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的。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的人,还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

先生诸如此类的闪耀着深刻思想光辉的讲述不胜枚举。他为我们细细勾勒出“美”的每一根线条,挥毫天地,点墨山河,尽显美学大家的气派与从容,同时,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美学与人生的联系。“我们主张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主张对于人生的严肃主义”“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取舍时恰到好处,欣赏时充满自由。

这让我想到一句诗: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豆瓣上有网友对这句诗做出了很精彩的解释,大意是,佛性好比明月,人心好比江水,明月映在江水上,“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杂念就像云層,人心就像天空,抛却杂念,四大皆空,人心就如无云之天般广阔净澈了。我想,这句诗用在美学上也未尝不可。美如明月,心如江水,江水里盛着这无边无垠的清辉,我们于碧波荡漾之中为美驻足,于长大成人的路上“不失其赤子之心”,于“无所为而为的玩索”中追寻“至高的善”。

我曾以为诗与美都在远方,所以多多少少怀着功利之心于尘海沉浮,想着日后如何山尽人为峰,如何走遍祖国大好河山、世界万千名胜,以为不如此不得至美。读完《谈美》后,一次夜里,我路过港口跨海大桥,那早已司空见惯的夜景又如初见般铺展开来,在漆黑夜幕的映衬下,桥上璀璨的光点连缀成一带星河。近处几名似乎来自外地的游客流连不去。这就像朱光潜先生说的,走在莱茵河此岸,总觉得彼岸的景色更美些。当我不再用实用的眼光看这座桥,想着它从哪里来、通往哪里去时,杂念便远去,美开始挥洒在心河中。

林清玄说:“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怀着无所为之精神做事,怀着无所为之精神欣赏,怀着无所为之精神为人,只要心里有江,只要江里有月。

借用《谈美》结尾处的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

猜你喜欢
朱光潜美感美学
挚友可贵
朱光潜三立座右铭
印花派对
几何映射
秋冬的暗黑浪漫
朱光潜“地下”翻译《美学》
怕站而不怕慢
纯白美学
不一样的地面美感 地砖扮靓空间
自然美感的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