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创伤外科患者应急护理措施分析

2019-03-20 00:37李淑琴
关键词: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李淑琴

【摘要】目的 探讨突发创伤外科患者应急护理措施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外科接受治疗的突发创伤患者中选取70例展开研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3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应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病情稳定时间和感染率。结果 研究组病情稳定时间为(5.59±0.79)h,与常规组的(8.96±1.46)h相比,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感染率为2.86%(1/35),与对照组的17.14%(6/35)相比,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突发创伤外科患者应急护理,可缩短患者病情稳定时间,避免患者感染,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突发创伤;应急护理;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

突发创伤的常见类型为电击伤、烧伤、车祸致伤、摔伤、烫伤等。突发创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损坏,其感染几率较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1]。为此,本文以我院外科接受治疗的70例突发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应急护理措施在突发创伤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外科接受治疗的突发创伤患者中选取7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2组,常规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17~50岁,平均(25.21±2.21)岁;手部创伤11例、头部裂伤12例、烫伤12例。研究组35例,男18例,女17例;年龄18~51岁,平均(27.37±2.67)岁;手部创伤13例、头部裂伤9例、烫伤13例。本次研究做选取的病例均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在临床资料信息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深入研究比较。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止血处理和生命体征记录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应急护理措施,具体方式如下:

(1)无菌护理:护理人员应该注重为患者创建无菌护理环境,即定时对创伤治疗室的清洁和消毒。

(2)护理小组建立:护理人员建立护理小组,并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成绩考核,选取专业素养高的护理人员组成应急护理小组,以保证急救护理的质量。

(3)不同创伤的针对性护理:

针对手部创伤患者。首先,护理人员要进行止血护理。由于手部创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因此会有出血状况。护理人员要根据自己已掌握的解剖学知识,及时判断和识别患者出血部位,通过按压止血和止血带止血的方式,对患者尺动脉、桡静脉等主干血管的压迫止血,避免患者失血过多而阻碍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其次,护理人员要注重观察患者的细节,如:是否具有清醒的神志、甲床和嘴唇是否红润、脉搏是否正常。若上述细节呈现阳性,则患者属于出血过多,护理人员应该马上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给予相应治疗。

针对头部裂伤患者。首先,给予备皮护理,将患者头部裂伤处5公分范围内的毛发清除,充分暴露创伤部位,并用生理盐水清晰创伤部位。然后与医生互相配合,对患者创伤部位进行消毒包扎。

针对烫伤患者。由于患者皮肤表面有水疱,在患者接受治疗前48 h内应该保护好水泡,避免水泡破裂丢失蛋白质,引发感染。若水泡直径大于4 cm,则在消毒后可进行穿刺引流,避免感染。在此基础上可在患者创面涂抹烫伤膏,并采用无菌纱布包扎。

1.3 观察指标

记录分析2组病情稳定时间和感染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涉及数据均通过SPSS 20.0软件展开处理,x±s/t表示与检验计量资料,[n(%)]/x2表示与检验计数资料,结果显示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病情稳定时间为(5.59±0.79)h,常规组为(8.96±1.46)h,即,研究组的病情稳定时间显著少于常规组,(t=-12.0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感染率为2.86%,对照组为17.14%,即研究组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3.9683,P=0.0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本文选取手部创伤、头部裂伤和烫伤的突发创伤类型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床上类型给予针对性护理,以给予患者全面护理,稳定患者病情,以便于后续治疗。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基于自己熟识的解剖知识迅速判断患者出血部位,利用简单的止血方式及时止血,阻止病情的恶化发展,稳定住患者的病情。本文研究發现,研究组病情稳定时间为(5.59±0.79)h,与常规组的(8.96±2.46)h相比,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的感染率为2.86%,与对照组的17.14%相比,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研究结果与李洋[2]感染率0%,病情稳定时间(5.6±0.8)h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针对突发创伤外科患者,给予应急护理,可尽早稳定患者生命体征,降低患者创伤后感染几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裴 辉,罗志毅,刘保池.四种院前创伤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的评估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5(15):4394-4400.

[2] 李 洋,段晓菲,闫红丽.急诊专科护理的在突发创伤事件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3):35-39.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常规护理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