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9-03-20 00:37迟琦
关键词:预防效果产后出血

迟琦

【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减少阴道分泌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2例阴道分娩产妇等分为两组,每组各101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测定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以及产后累计出血量指标。结果 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产后累计出血量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阴道自然分娩产妇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可能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干预;阴道自然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

产后出血是育龄女性在分娩生理过程中具有集中高发特征的凶险性并发症,能显著威慑产妇的生命存续状态,从引致因素角度分析产后出血,与产妇自身具备的基础体质因素、并发的类型多样的基础疾病因素、凝血生理功能障碍因素,以及子宫器官收缩生理功能障碍因素均具备相关性[1]。从产科经验角度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在救治缺乏及时有效条件下,极有可能发生昏厥和窒息等问题,甚或诱导其发生因病死亡结果[2]。本文以我院部分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了预见性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2例陰道自然分娩产妇随机等分为两组,各101例,参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7.2±2.2)岁,孕周37~40周,平均(39.2±0.4)周。研究组年龄21~34岁,平均(27.1±2.3)岁,孕周38~41周,平均(39.3±0.5)周。两组的一般资料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临床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护士要在指导和协助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基础上,结合产妇实际具备的年龄因素、性格特征因素、文化程度因素、心理状态因素,以及家庭经济状况因素展开全面系统的评估,制定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案。护士要为产妇开展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督导产妇全面认识阴道自然分娩的实施过程和注意事项,帮助产妇掌握预防产后出血发生方法,继而在做好患者的心理情绪纾解干预基础上,确保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结果。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测算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以及产后累计出血量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 19.0,计数资料(n,%)行x2检验。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若P<0.05,认为存在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指标3.96%(4/101)低于参照组15.84%(16/101)。存在统计学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91,P<0.05)。

2.2 两组的产后出血量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产后累计出血量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产后出血是发生在阴道自然分娩产妇群体中的严重临床并发症,采取适当措施控制和减少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对于助力产科医学事业的安全有序发展具备重要意义[3]。

本次研究中获取的数据结果,直观揭示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价值,值得关注。

在产科实践中,针对自然分娩产妇行预见性护理处置,能有效降低其发生产后出血事件的可能性,确保其产后能快速恢复正常生理状态,适宜临床普及。

参考文献

[1] 胡艾丽.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1):238-239.

[2] 彭玉英.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251-252.

[3] 周立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护理效果[J].吉林医学,2014,35(09):1990-1991.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预防效果产后出血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在瘢痕子宫产后出血
不同给药方案对剖宫产术后出血产妇的心率及血压影响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控制作用分析
不规则抗体筛查在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预防效果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
化疗性静脉炎采用湿润烧伤膏的预防效果观察
探讨早吸吮早接触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预防
米索前列醇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后出血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