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比较阅读,促进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

2019-03-20 12:34朱敏
关键词:落日孙悟空名著

朱敏

【摘 要】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在比较阅读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文章从词语比较,丰富语感;作品比较,求同求异;名著比较,开阔视野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比较阅读,促进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比较阅读 思维

学者叶圣陶提出某种文体的文章很多,手法未必一样,所以必须多多接触,这样才能领悟某一文体文章的方方面面,体会其优劣得失。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常常指导学生使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进行求同存异的探究。这样的比较阅读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固定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

一、词语比较,丰富语感

在指导学生比较的过程中,首先可以让学生展开同一作品内部的比较,这样的比较能让思维变得更为缜密。我鼓励学生对比文章中的词语,说说文章中哪些词语印象比较深刻,然后尝试用其他的词语替换掉这些词语,并说说作者用词的巧妙性,这样就能让学生增强语感,对语言的掌控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上第17课《黄果树瀑布》一文的词语相当丰富,作者用精妙的笔墨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貌特点。在指导学生展开比较阅读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找出其中的一些句子,将其中的某些词语换掉,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思考作者为何选择这样的词语。文章中有不少形容词都有一定的特色,如“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可以提出疑问:“‘喧嚣能否用轰鸣、响亮等其他的词语来代替呢?”学生提出:“水的声音是不规则的,所以给人杂乱的感觉,和‘喧嚣的意思最相符合。同时,这也和‘天地间呼应,天地万物的声响混在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是‘喧嚣的,而瀑布声能盖过,自然会更为‘喧嚣。”除了比较形容词以外,文章中还有不少动词也很有特色,如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中的“撩”是否可以用其他的词语替代。

学生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能通过边上的方式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尝试对文章的词句进行判别,这样就能积累丰富的语感。在尝试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发展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有所发展。

二、作品比较,求同求异

除了对比同一篇作品中的词句以外,我还鼓励学生对比不同的作品,我鼓励学生阅读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有所发展。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会发现,相同主题的作品在不同作家的笔下写作的角度不同、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感染力也有所不同,这样就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活。

六下第3课《烟台的海》、六下第2课《三亚落日》都是写景类的文章,但是这两篇文章之间却有着鲜明的不同,我让学生对比这两篇同主题的文章,说说两篇文章之间有什么异同点。我鼓励学生先从文章的写作顺序上入手来分析。学生很快就找到了两者的不同点,如有学生提出:“这两篇文章虽然都是按照时间为顺序进行创作的,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烟台的海》是按照季节来写的,而《三亚落日》是按照傍晚落日的顺序来写的。”此后我又让学生思考作者的写作内容。学生发现:“《三亚落日》很单纯而客观地描写了落日的场景,而《烟台的海》不仅写景,更写了情,将人也作为景物的一部分,写到了文章中。”在多角度比较中,学生对于文章的写作手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将同一主题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为灵活。学生需要有不同于平常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这对于学生的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挑战。

三、名著比较,开阔视野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往往收录名著作品的节选,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将名著节选的作品和名著本身進行对比,这样能让学生拓展阅读,开拓视野,借着比较来打开自主阅读的大门。我鼓励学生思考编者为何选择名著中的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在全书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同时,我也引导学生在阅读全书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说说该人物形象的特点。

六下第8课《三打白骨精》节选自名著《西游记》。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阅读《西游记》原著,并鼓励学生思考一下原著中的孙悟空性格具有怎样的特点,而节选的文章中孙悟空又是怎样一个人物。有学生提出:“原著中写出了孙悟空的性格变化,他原本是一个十分狂妄的人,就连玉皇大帝都不放在眼里,甚至敢于和如来佛叫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悟空的性格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在《三打白骨精》中就展现了他的变化,他不仅一如既往地勇敢、果断,而且还多了一份对师父的情谊。”我又引导学生思考:“那么编者为何要选择这一段呢?”学生思考后提出:“可能是因为这一段能很好地展现孙悟空性格的复杂性吧,这样的孙悟空显得更为真实。”在对比后,学生对于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多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读好书,读整本书。结合名著原书和课文选段进行对比能让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思维更开阔。

学者张志公提出比较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如果采用比较教学法,则能让学生积累更多,归纳更多,理解也会更为深入。我在指导学生比较的过程中,遵循可比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让学生找到有效的比较点,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对比。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在这样的比较阅读中,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其自身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思斯,武琳.论新课程下的比较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2(06)

【2】陈惠萍.比较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04)

猜你喜欢
落日孙悟空名著
落日
国外名刊名著
孙悟空脸谱
我的妈妈是“孙悟空”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大漠落日
落日
雷伊大战孙悟空
多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