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差异教育之花绽放于诗意写作的课堂中

2019-03-20 12:34李旭宏
关键词:学情诗意差异

李旭宏

名师华应龙曾经说:“好课, 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2018年10月,山东省烟台市教科室举行了差异教育课题优质课的评选活动,这种基于学科理解的差异教学说课活动,把因学定教作为课堂的支点,关注学生认知、情感和知识、行为的差异,顺学而导,致性化育,让我们的诗意写作课堂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奔腾着川流不息的生命洪流,把一堂又一堂黑色墨水换红色分数的鏖战,变成一种感性与理性交织的郑重而庄严的精神成长。差异教育倡导因学生不同的差异去量学而行,关注生命底色,展现生命本色,唤醒生命力量,催生生命智慧,让这种基于生命差异的人文情怀,绽放于我们诗意写作的课堂中,是我们课题组毕生的追求。有了这种情怀,对于学生而言,也就意味着获得了生命的律动;对于教师而言,也就意味着拥有了生命的发现;对于课堂而言,也就意味着添注了成长的意蕴。

一、基于学情的顺学而导让诗意写作课堂张扬着生命拔节的力量。学情,是差异教育的人本起点。基于学情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面向全体的过程中敬畏生命个体的独特存在;二是从学生差异出发把握学生的起始性学习差异。作为真实而客观的存在 ,生命个体内部以及生命个体之间的差异是丰富的、多维的、复杂的。在诗意写作的课堂生活中,我们必须承认个性差异存在的客观必然性,积极地面对每一个独特的生命,悉心地体会学生生命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教师要敏锐地发掘并准确把握学生之间的差异所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应当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课前,我对高二50名学生进行了如下问题的调查:你知道议论文凤头如何开篇精彩亮出中心论点吗?”结果显示,只有31.5%的学生能够粗略的说出開门见山这种章法,至于如何开门见山,则不甚清楚;另外62.5%的学生就更茫然;6%的同学干脆实话实说,凑够字数就行了。根据调查,我发现这基本吻合了高考作文评分标准50分基础等级的三等分类差异。

于是我让达到一等层级的学生是小组的一二号,成为主导者;达到二等层级的学生是三四号,是观察组织者;达到三等层级的学生是五六号,负责记录。针对不同学生基础等级的差异,依据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62.5%的学生首先要明确“议论文凤头开篇的技巧有哪些”,而后才能有效突破难点“怎样写”;而那31.5%的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还要从有文采和创新的角度加以精心栽培;6%的同学则要解决有话可说的问题。力求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感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换句话说,基于学情差异,为不同学生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更多的学生有所选择,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表现,促进其各存所长,促进其不断地朝着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去争取“更好”,让更多的学生陶醉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

二、适时地发掘和利用生发性差异让诗意写作课堂挥洒着辩论的智慧。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灵动,决定了学习差异必定是丰富的,也必定是动态的。对于其中生发性学习差异因素,如能巧加开发,住往会给课堂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课堂孕育出预设之外的精彩。写作是一种创造,它以灵动的语言、饱满的情怀、巧妙的构思锻造文章的意蕴,它不仅囊括方法技巧之术,更张扬个性对生命不同的认知与解读之美。当课堂上王佳杰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叙述典故 写出新颖”这种开篇方式太难,不如干脆放弃时,我没有恼怒,更没有武断地否定,而是趁机引导学生展开现场辩论,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强化阅读积累的突破策略,同时鼓励大家为王佳杰大胆质疑的精神鼓掌。让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趣味导引、设疑争鸣、辩论合作中,激活思维,激荡情感,激发个性对生命不同的认知解读,尊重呵护每个个体在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中的成长。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小失误的关注,成就了诗意写作课堂的大精彩。

在呵护学生的学习个性, 照顾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的同时,我们还应“关注路上的风景”,敏感地捕捉教学现场有价值的生发性学习差异,将其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加以合理开发,使写作的课堂学习“增值”。让学生真实地展现了学习差异,使学生的学习个性得以张扬,机智地捕捉教学现场的生发性学习差异,把有价值的个性化思维盘活为学习资源,柳暗花明地实现预设之外的价值性导引,那些体现着差异的学习个性,即便蕴含着暂时的差错,即便是意外的声音、异样的情状,但只要我们心中装着学生,只要我们将学生的学作为“永远的在场”,那也必将生成为师生思维碰撞的美丽。这才是最真实的课堂,也是最有思维活力、最具生命张力的诗意写作课堂。

让差异教育之花绽放于诗意写作的课堂中,在这里,我们见到的,将是学习个性的跳跃;在这里,我们听到的,不再是教师权威而简单的答复——“必须如何如何写”“应该怎样怎样写”。因此,差异教育研究不是“盆景工程”,必须走入我们的写作课堂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差异写作教学研究必须与学生核心素养结合,融入对学生差异关注的因子并与目标教学结合,才能让我们的诗意写作课堂更具生命的质感。

猜你喜欢
学情诗意差异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相似与差异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