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9-03-20 12:34孙旭
关键词:素质教学方法评价

孙旭

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优质人才的基础要求与现代人才的必备素质。为了使高中生能够形成创新能力,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学生自学积极性的调动,其对解决与突破学生思维僵局,提高教育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价值。语文教育必须将创新思维培养当作基础、当作核心,慎重分析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以及创新思维培养有效路径,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十分突出的现实性意义,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

一、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重要性

事实上,很多语文教师都忽略了创新思维的培养意义,认为语文教育只要做好基础知识的扎实和巩固,就能够顺利的消化与理解语文题目的解答方法。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虽然在语文考试中,考试题目大多具有开放的特性,即答对大概思路就能够获得分数。不过固定的思维和解题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學生的学习难度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都遇到过灵性不足的问题,并不能利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语文思维解答生活问题。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消极的学习心理必然会让语文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而创新思维是站在多元角度整合语文碎片化知识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网络,理清语文知识关系。在改变学生逻辑认知方式的同时,丰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涵养。在摆脱语文学习困境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语文知识使用能力。

二、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培养遇到的问题

虽然创新思维培养重要性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已经意识与了解到的事情,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却受到众多外在因素的影响,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和体现,发挥创新思维培养价值。为了消除这一问题,教师就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改善语文教学问题,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一)传统观念影响突出

经历了9年义务教育,高中学生实际上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但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的思考方式已经僵化,并不能在短期内转化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与思考模式。此外创新思维与传统方法本身的对立性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全面的语文素质能力。语文教师往往需要在保障学生能够正常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思维教学,用多元化模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但这项方法需要找到创新方法和语文教学需求的平衡点,因此,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导致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存在丢了西瓜拣芝麻的问题。

(二)创新思维教育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

从现阶段的条件来看语文教育的方向与内容是以高考标准制定的。也就是说语文教学的实践是围绕高考计划展开而不是学生逻辑思维、语文素养规划的。面对高考压力,教师往往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开设具有创新性、启发性的课堂活动,学生自然而然的无法将精力用于探索语文深度知识,没有形成分析能力。被动式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拓展,缺失边角的语文教学体系,限制了语文教学质量。

(三)时效性不足

实践是培养素质、行为、能力最好的方式。创新思维培养实际上是漫长的过程,学生在短期内无法形成完整的创新意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要循序渐进进行,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条件、学习现状设计界教学活动。只有从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观念上做到了根本的改变,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够得到良性的引导,成为具有突出特色的创新性人才。

三、高中化学创新思维培养方式

(一)更正教学、学习观念

实际上,教学方法和学习观念对学生的思维意识、创新能力是有着直接影响的。创新思维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独立、更为立体的学习概念,将这种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态度深入到文学解析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良性、多元化的学习感触。教师必须要消除外界因素带给创新教育的影响,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意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学习思路、学习方式的总结与归纳。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语文教学弊端和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总结与反思能力,从而产生更多的学习思路和学习想法。教师不要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要应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在课堂内营造师生平等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不妨定期用转换师生身份的方式,由学生讲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活动

创新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教育工作。传统语文教育仅仅注重理论教育和灌输式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素质培养。缺少实践活动必然会限制创新思维培养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应用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和积极性。用实践的方式印证和检验理论知识的对与错、真与果。如学习《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一课,该课是作者舒婷用诗歌方式表达对祖国热爱的一篇文章,与之对应的还有《祖国土》一课,学生在学习这两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应用仿写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祖国美好江河、祖国山川大地的热爱之情。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自然而然的就会形成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

(三)多元评价

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状态,调整教学方法的重要方式。同时评价也是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必须注重评价的运用,开发多元评价方式,即师评、生评等模式,使学生能够改善自己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当然评价内容和形式的改变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评价注重的是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这种考评只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评价价值,教师还要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主动性纳入到评价标准,用于激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综上,不难看出创新思维培养在今后的语文教育中将会成为主攻的方向。其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综合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高中语文教育必须要体现素质教育理念和以生为本原则,将可持续发展、创新素质人才培养当作目的。在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质的基础上,为我国输送更多具有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素质教学方法评价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