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心育模式的实践途径探索

2019-03-20 00:29马晓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7期
关键词:实践途径心育模式

马晓慧

〔摘要〕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结合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型辅导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出一套实践途径,该模式包括心育课程模式、心育活动模式、心理辅导模式、心育渗透模式、心育课题模式、教师家长协同模式、网络心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心育;模式;实践途径;小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07-0050-04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迅猛的、开放的,具有协调性和开放性。小学阶段是发展和谐个性、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好时机。目前,我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处于发展推进阶段[1]。国外有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综合型辅导模式。该模式是指学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心理服务,而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全校人员负责,强调普通科任教师在整个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课堂教学影响、综合性辅导和专业咨询等方式将心理健康意识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2]。

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结合该综合型辅导模式,经过实践探索出一套实践途径。这个实践途径(如图1)包括以下几种模式:心育课程模式、心育活动模式、心理辅导模式、心育渗透模式、心育课题模式、教师家长协同模式、网络心育模式。这些实践途径殊途同归,都为学校心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服务。

一、心育课程模式

心育课程模式是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拥有一套系统性强的教材为依托,按照活动课的模式,通过心理游戏、角色扮演、冥想放松、案例启发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我意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品德审美等方面的学习、生活、生涯辅导。

班级主题心理课。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将心理健康课排入课表,每周每班一节心理课。在教材选用方面,目前选用的版本是闵教版,心理教师以教材为依托,按照暖身、主体活动、分享讨论、拓展提升等环节,适当添加符合当下学生心理特点的、内容丰富且形式新颖的素材,拓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心理素质拓展课。以团体心理活動室为场地,通过主体心理游戏、讨论分享、总结提升的环节设置,通过合作分工、情绪管理、人际沟通、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游戏的体验与分享,提升团队凝聚力,用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开设两周一次的团体心理活动课,第一节内容是团队组建,然后分组统一开展诸如团队节拍、无敌风火轮、不倒森林、支援前线、搭桥过河、盲人游戏等心理游戏,每个游戏结束后,请同学们分享感受和收获。

心理电影赏析课。课前分发观影记录卡,通过播放具有心理教育意义的电影,让学生在观影后,根据某个情境,思考主人公的认知、情绪、行为,从而引申到自己身上,然后通过集体讨论的形式,用积极的合理的方式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挖掘潜力、形成积极品质,提升幸福感和健康水平。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电影,诸如《哆基朴的天空》《小孩不笨》《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

心理校本课程。心育课程除了面对全体学生的课程外,还可以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通过学生报名、班主任推荐、专职心理教师筛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应课程。如注意力训练、记忆力训练、行为矫正训练等课程。

心育课程强调教师用真诚、尊重、价值中立等咨询态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因此,课程实施需要教师素质作保证,所以,学校要注重教师的培养,鼓励支持专、兼职教师完善教学设计、积累教学经验,朝着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开展诸如专、兼职教师的课程培训,更新理念,学习课堂教学方法等。

二、心育活动模式

心育活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心育活动。这个可以是全校性质的,也可以是特定学生参与的。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提升感受幸福的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心育活动的常规活动包括了525心理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辩论赛、心理情景剧等。

525心理健康教育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集中体现,每年5月份都会密集组织活动,一般包含全校性质的启动仪式,然后是分年段开展的特色活动,如游园活动、现场咨询活动、趣味心理测验活动、心理漫画比赛、心理手抄报比赛、心理书签和心理标语征集活动、团体游戏、趣味运动会等。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每年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周活动,如《悦纳自我,人我和谐》《伙伴和我在一起》《我和老师在一起》等,启动仪式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如伙伴贴、冥想、爱的抱抱、笑脸贴、蓝丝带等。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很多小学生的第二性征发育提早,性意识骤然增长,他们悄然步入暴风骤雨式的青春期,以至于父母们有些猝不及防。此时,就非常需要学校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每年都会为六年级的学生开设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分为男女专场。从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同性、异性交往,法律学习与自我保护等方面为学生平稳度过青春期保驾护航。

心理辩论赛。五、六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阶段发展为抽象逻辑的阶段,因此,在此阶段可以组织一些诸如辩论赛之类的活动,提升学生,让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增强自信、加强团队合作、提升思辨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通过先观看一些辩论赛事,讲解辩论赛规则与技巧,然后布置辩题,使学生形成团队,自主搜集资料,模拟赛事,一个月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采取这样的形式已经开展了很多届心理辩论赛,而辩题经常是选取时下流行的主题,如“手机该不该进小学校园”“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等。

心理情景剧。此项活动是学生根据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现象,通过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学生的语言展示给观众,让观众产生共鸣的同时,觉察自己,成长自己。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成立心理剧场,以开展心理情景剧比赛为契机,征集校园心理情景剧,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关注心理健康,挖掘心理资源,提升心理能力。

三、心理辅导模式

心理辅导模式的目的在于预防、发展与矫正。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一般包含学习、人际、情绪控制等方面,这些可以通过专职心理教师的个体心理辅导以及团体心理辅导协助解决,也可以通过朋辈心理咨询员协助解决。

个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辅导工作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任务。心理辅导由来访学生预约开始,心理教师登记并记录,根据咨询目标,双方协商采取的心理辅导方案,按照咨询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家长、科任老师的反馈、咨询师的观察选择结束,对整个过程的文字、图片、录音、视频等资料归档,形成心理档案,并进行回访。

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即用团体动力理论,对具有相同问题的学生群体开展同质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考试焦虑学生团体、攻击性学生团体、社交退缩学生团体等。也可以是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的团体辅导活动,如悦纳自我、自信心训练、青春期交往等。

朋辈心理辅导。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大多程度较轻,同龄人更易及时发现问题、介入问题、解决问题。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朋辈心理咨询员队伍组建已有七年之久,在五年级学生中经过招募、培训、考核、聘任成为班级朋辈心理咨询员,通过一系列活动,如搜集晴雨表、提交咨询记录等为班级学生服务,同时心理教师通过开展案例分享、团体心理辅导、观看心理访谈、读书会等形式促进成员自身成长。

四、心育渗透模式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校园文化。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缺乏和心育资源的不均衡也决定了学校开展心育渗透模式的重要性。

心育渗透模式中,学科渗透是最为重要的途径。它是指学科教师在常规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心理辅导技术,帮助与促进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在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完善各种心理品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3]。

学科渗透可以从课程资源、课程目标、课堂管理、教学策略方面渗透心育[4]。首先,挖掘学科资源。小学生的课程有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艺术体育类课程,这些都蕴含着丰富的心育资源。社会科学类课程如语文、品德等,不仅涉及丰富的心理认知资源,还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自然科学类课程如数学、科学、综合实践等需要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参与,还需要严谨、坚毅等心理品质参与,从而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艺术体育类课程中的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课程,可以舒缓情绪、调整行为,陶冶情操,磨炼意志,这些都可以促进小学生挖掘潜能,完善人格。其次,学科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可以多从三维目标入手,将心育目标,如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有机结合,从单纯的知识点学习,转为促进能力提升、体验积极情绪、磨炼意志等。再次,课堂管理中建立民主、有效的课堂秩序,努力营造真诚、尊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最后,在教学策略运用中还要注意灵活度和适度。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注重学科渗透,在学科教学中强调师生关系的培养,激发学生兴趣,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注重三维目标的设置,注意引导学生体验并感悟,争取机会将学科渗透的科目,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示。如承办泉州市渗透心理健康主题研讨交流活动,展示语文、品社、综合实践、体育渗透心育的课例。

校园文化渗透心育。学校的自然环境、建筑景观、宣传物等都可以作为渗透心育的阵地。校园精神文化的渗透可以体现为办学思想、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制度公约、校园活动等。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注重营造绿化、美化、净化的校园,成立占地两百多平方米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包括接待室、个体咨询室、团体心理活动室、沙盘游戏室、儿童游戏室、心理阅览室、档案测评室、放松室。此外,还拥有书画室、舞蹈室、实验室等功能室,给人以温馨的、安全的氛围。在校园的墙壁、走廊、楼梯、橱窗等处张贴心理宣传内容和标语。学校还创编心理广播操、成立“心灵之约”广播站、创办《霞光·心之韵》心理报、在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中报道心育工作,传播心育知识、理念。学校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形成和善的校风,营造融洽的人际氛围,完善制度,并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诸如科技节、艺术节、篮球月、春游等,组织汉字英雄听写大会、器乐等比赛活动,成立书画社、灯谜社、诗社等社团,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法院、消防队等地参观,全方位、立体式丰富学生心理体验。

五、心育课题模式

國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能力,教育部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与科学管理,特别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的研究。”[5]课题研究实践中,可以采用“五个一”方法:制订一份课题学期计划、举办一项课题活动、写好一份课题学期总结,完成一篇与课题相关的论文,设计一份与课题有关的教案或课件[6]。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展过注意力训练和儿童游戏治疗方面的课题研究,形成注意力训练校本课程和儿童游戏工作坊校本课程,形成相关校本教材并完成相应论文。

六、教师家长协同模式

(一)教师协同模式

学校的主要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教师协同模式包括学校可以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可以是发展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增强主观幸福感;维护教师心理健康,减少压力或应激事件的影响,形成一定的心理调节能力。学校方面还可以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入手,如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生涯辅导等。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开展了教师系列心灵成长工作坊,帮助教师了解自我、提升自我;创编教师放松操;邀请专家开设讲座、团体心理拓展训练等;开展教师亲子活动。此外,学校在教师例会前开展读书论坛和人文论坛,渗透心理健康内容,促进教师心理和专业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会邀请校外心理工作者为教师开展个体心理辅导服务。学校重视专职心理教师的培养,实施师徒结对,鼓励和支持他们参加泉州市心理教师成长工作坊。

(二)家长协同模式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个阵地,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家庭教育的氛围等都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学校要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5]。

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在家长协同模式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第一,专题讲座。在学年开学初,邀请校外心育工作者,为不同年级家长开展专题讲座,主题包括“提升孩子的意志力水平”“如何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建立和谐亲子关系”等。其中家长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每年都会开设。第二,家庭教育指导。鉴于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不同,每个孩子的问题也不同,学校可以为家长制定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促进亲子互动。第三,家教沙龙。针对同质性家长团体开展,通过心理沙龙的形式交流和解决与孩子互动中的问题,如“如何应对拖延”。第四,家庭心理情景剧,在家长中征集家庭心理情景剧,进行评比和拍摄,形成视频心育资料,供其他家长观看学习。第五,出版《霞光·家教报》,促进家长了解家教知识,学习同校其他家长的家教方法等。第六,创新家长会形式,将团体心理活动的理念纳入家长会,让家长在高效又有趣味的形式中学习。第七,开展正面管教读书会,邀请正面管教师与家长一起读书,探讨家长与孩子互动中的原则、方法。第八,成立各级家委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和家长的集体智慧,为学校心育发展做贡献,保障学生健康发展。

七、网络心育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可以借助网络开展。网络心育属于计算机网络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利用数字化技术传递教学内容,开展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网络教育实质是多媒体通信教育,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和传统教育下的线性学习结构,使学习者从媒体中广泛、快捷、立体地获取大量的信息[7]。心育网络模式包括设立优秀教学资源库、开展网上心理咨询、心理调查、心理测量服务等。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充分利用校园电视台、微信平台,将录制的校园心理情景剧、家庭心理情景剧、心理电影、微课等心理资源传播给学生、家长和教师;将学校心理辅导服务的电子邮箱公布给学生等。

综合型心育模式的实践途径相互补充,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有效开展。

注:此文获第七届“健康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劉晓喆.多元化、立体式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2.

[2]郭菊.积极心理学取向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以内江市为例[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4.

[3]潘珊红.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4]叶一舵.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6]陈国胜.中小学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7]邢泽轩.“互联网+教育”理念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晋江,362200)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实践途径心育模式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高职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入门教育课程实践与探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