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X线摄影及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

2019-03-22 07:54,,,,,,,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腺瘤肿块恶性

,,,, ,,,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放射科,广东 广州 510515)

乳腺叶状肿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纤维上皮来源肿瘤,在乳腺肿瘤中不足1%[1-2],且具有局部复发倾向[3];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最常见的乳腺肿瘤,由乳腺纤维上皮异常增生形成,两者生物学行为、治疗方式及临床预后均不相同。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0例乳腺叶状肿瘤及10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X线及超声资料,以期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10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及2015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X线及超声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年龄11~66岁,平均(36.0±12.0)岁,均因发现乳房肿块就诊,病程数天至30年不等,其中19例患者主诉肿块在短期内(2周~11个月)迅速增大。乳腺纤维腺瘤患者年龄13~63岁,平均(35.6±11.0)岁,病程数天至17年不等,无肿块短期内迅速增大病例。70例乳腺叶状肿瘤及77例乳纤维腺瘤患者术前接受乳腺X线检查,96例叶状肿瘤及97例纤维腺瘤患者接受超声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乳腺X线摄影 采用Hologic Selenia Diemensions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机,全自动曝光模式,管电压26~31 kV,管电流30~150 mAs,常规投照体位为头足位和内外侧斜位。采用Barco RadiForce GX550乳腺专用工作站,参照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第4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4],观察肿块形状、密度、边界、内部钙化及晕征,晕征表现为肿块周围较宽的透亮低密度带。

1.2.2 超声检查 采用Philips 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嘱患者仰卧,双臂上举、外展,充分暴露乳腺;以乳头为中心顺序进行双乳扫查,观察病灶位置、大小、形状、边界、内部囊变、内部钙化、后方回声改变及血流信号;根据Adler等[5]提出的半定量法对肿瘤血供进行分级。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最大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间X线及超声特征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10例乳腺叶状肿瘤中,2例为双侧发病,1例为单侧多发病灶,多发者纳入较大病灶,共纳入110个病灶(良性78个,交界性23个,恶性9个),均无腋窝淋巴结及远处转移。102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肿瘤,6例为双侧发病,1例为单侧多发病灶,多发者纳入较大病灶,共纳入102个病灶。

乳腺叶状肿瘤最大径1.1~18.0 cm,平均(4.61±3.35)cm,纤维腺瘤0.8~10.1 cm,平均(2.71±1.44)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7,P<0.001);其中63例(63/110,57.27%)叶状肿瘤、27例(27/102,26.47%)纤维腺瘤最大径>3.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54,P<0.001)。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15±3.16)cm、(5.34±3.39)cm及(6.80±4.05)cm,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54,P=0.039);两两比较良性与恶性病变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良性与交界性、交界性与恶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平均年龄(34.3±11.1)岁,交界性及恶性为(40.3±13.2)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3,P=0.017)。在较大肿块(>3.0 cm)中,乳腺叶状肿瘤患者平均年龄为(37.4±13.1)岁,纤维腺瘤为(34.8±12.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375)。

2.1 X线图像特征 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病灶形状、密度、边界、内部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块周围晕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见表1和图1、2。最大径>3.0 cm的肿瘤中,叶状肿瘤分叶状占81.82%(36/44),纤维腺瘤分叶状占38.10%(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26,P<0.001)。

2.2 声像图特征 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病灶形状、边界、内部囊变、后方回声及血流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块内部钙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8),见表2和图1、2。

2.3 乳腺叶状肿瘤影像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间X线征象中的形状、密度、边界、内部钙化及晕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3);三者间超声征象肿块内部囊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肿块形状、边界、内部钙化、后方回声、血流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4)。

3 讨论

乳腺叶状肿瘤属于双向分化的纤维上皮性肿瘤,由乳腺纤维结缔组织和上皮组成,根据核异型性及核分裂象的多少,分为良性、交界性及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高峰年龄35~55岁,本组良性叶状肿瘤患者发病年龄小于交界性及恶性(P=0.017),与既往研究[6]一致。

有研究[7]报道,肿块大小可作为鉴别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特点之一,并认为当肿块最大径>3.0 cm时,应考虑叶状肿瘤的可能。本组叶状肿瘤最大径亦大于纤维腺瘤(P<0.001)。有学者[8]认为叶状肿瘤肿块越大,恶性可能性越大。本组良性与恶性叶状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肿瘤大小对其良恶性判断有一定提示作用,可能与恶性肿瘤生长速度较快有关。

乳腺X线及超声是乳腺病变检查的常用方法。本研究发现,与等量腺体组织相比,叶状肿瘤以高密度为主(42/70,60.00%),而纤维腺瘤以等或低密度多见(56/77,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Yilmaz等[9]报道一致。本组乳腺叶状肿瘤内部钙化少见,多表现为点状或粗糙不均质钙化,缺乏乳腺癌的微小钙化,与既往研究[10]报道一致。本组乳腺叶状肿

表1 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X线特征比较(例)

注:遮蔽指肿块边缘清晰,但被重叠或相邻的正常组织遮盖

表2 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超声特征比较(例)

表3 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X线特征比较(例)

表4 良性、交界性、恶性乳腺叶状肿瘤超声特征比较(例)

注:*: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

图1 患者28岁,左侧乳腺纤维腺瘤 A、B.头足位(A)和内外侧斜位(B)乳腺X线片示左侧乳腺外下象限分叶状高密度肿块,边界清晰,内见数枚细点状钙化; C.声像图示左侧乳腺4点钟实性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后方回声轻度增强; D.CDFI示肿块内未见血流信号 图2 患者59岁,左侧乳腺交界性叶状肿瘤,病史1年余,近期增大 A、B.头足位(A)和内外侧斜位(B)乳腺X线片示左侧乳腺上方高密度分叶状肿块,边界部分清晰,部分模糊,可见晕征; C.声像图示左侧乳腺12点钟分叶状混合性回声团块,内可见液性暗区; D.CDFI示血流信号丰富

瘤中分叶状肿块比例多于纤维腺瘤,特别是当最大径>3.0 cm时,叶状肿瘤分叶状占81.82%(36/44),而在纤维腺瘤分叶状占38.10%(8/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这可能与叶状肿瘤多中心生长、各向生长速度不一、周围组织对肿块生长阻力不一致等因素有关。本组良性、交界性、恶性叶状肿瘤病灶形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均可表现为边界清晰肿块,当出现浸润性边缘时,有一定鉴别意义。本组34例(34/70,48.57%)叶状肿瘤X线表现为边界模糊,22例(22/77,28.57%)纤维腺瘤表现为边界模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提示出现浸润性边缘时需考虑叶状肿瘤可能。另外,部分叶状肿瘤及纤维腺瘤肿块边缘可出现透明晕,为肿块对周围乳腺组织压迫形成[8,10],但不具有特异性。

乳腺叶状肿瘤在超声常表现为分叶状、不均匀实性低回声团块,当肿块内部出现囊变时提示叶状肿瘤,尤其是乳腺恶性叶状肿瘤,可能与肿瘤内部片状坏死、黏液变、出血等有关[11-12],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本组乳腺叶状肿瘤常表现为后方回声增强,与既往研究[11]报道乳腺癌后方回声衰减规律不一致。另外,本组叶状肿瘤血流丰富者占比较高,Ⅱ~Ⅲ级血流占53.13%(51/96),而纤维腺瘤中Ⅱ~Ⅲ级血流占15.46%(1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这可能与乳腺叶状肿瘤间质较纤维腺瘤丰富,肿瘤生长所需血供较多有关[10]。有研究[13]认为肿瘤血供在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中有一定意义。本研究中不同病理性质乳腺叶状肿瘤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5),但本组恶性叶状肿瘤样本量较小,可能导致样本偏倚,还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乳腺叶状肿瘤较小时与纤维腺瘤鉴别困难,结合X线及超声特征有一定提示作用。叶状肿瘤X线多表现为分叶状高密度肿块,边缘清晰或模糊,可见晕征,钙化少见;超声多表现为分叶状不均匀低回声肿块,内部可见囊变,CDFI多为Ⅱ~Ⅲ级血流信号。鉴别不同级别叶状肿瘤时,肿瘤大小及其X线、超声表现具有一定帮助,但确诊仍需依靠病理学诊断。

猜你喜欢
腺瘤肿块恶性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探讨超声检查在甲状腺肿块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力挽恶性通胀的美联储前主席保罗·沃尔克逝世,享年92岁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
完形填空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