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水活血温阳方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

2019-03-22 11:18高占华赵印涛麻晓慧梁广和
中成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利水温阳心衰

高占华, 赵印涛, 熊 鑫, 麻晓慧, 梁广和

(承德医学院中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

慢性心衰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原发性的心肌疾病与心室长时间的超负荷容量,导致心肌的收缩能力减退,引起心脏的排血量出现异常,体外循环及肺循环瘀血,从而引起心悸、乏力、气短、水肿、喘促等症状,甚者可诱导呼吸困难、猝死等[1]。肺部及病毒感染、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是慢性心衰的主要诱因。研究表明[2],慢性心衰能够诱导多种相关血清代表物的表达,其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 (sICAM-1)表现较为明显,通过测定其浓度能够进一步利于疗效评估。

药物是慢性心衰的主要疗法,常规西医多予以缓解心脏负荷、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及对症支持治疗,但长时间用药容易引起耐药性,且存在比较明显的副反应,使临床效果降低[3]。中医是一种集辨证论治为一体的治疗观念,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利水活血温阳方可起到利水祛肿、活血消瘀、温阳益气之功效,现已逐步应用于慢性心衰的治疗[4]。本研究旨在探讨利水活血温阳方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 NT-proBNP、HFABP、sICAM-1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接受治疗的80例慢性心衰患者,入选标准[5]为符合慢性心衰相关诊断标准,体力活动与呼吸困难明显相关,右上腹可见明显胀痛、腹水及肝肿大、下肢伴水肿,发绀、肺部可见湿性啰音,既往可见心脏病相关体征,超声心动图可见异常;左室射血分数 (LVEF)在40%以下;心功能分级在Ⅲ~Ⅳ级;符合中医气虚血瘀证;无恶性肿瘤;无本研究药物禁忌症。排除重要脏器伴其他疾病;造血及内分泌系统障碍;限制性和肥厚性心包、心肌疾病或者器质性心脏疾病;急性冠脉综合征;严重心律失常;近期伴外科手术或者创伤。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3~72岁,平均 (65.32±1.68)岁;心功能分级为Ⅲ级19例,Ⅳ级21例;病理类型为高血压心脏病12例、扩张性心脏病10例、缺血性心脏病18例。实验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4~74岁,平均 (65.98±1.72)岁;心功能分级为Ⅲ级21例,Ⅳ级19例;病理类型为高血压心脏病13例、扩张性心脏病8例、缺血性心脏病19例。2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同时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方式,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利水活血温阳方,方剂由干姜、附子10 g,桑白皮10 g,丹参10 g,黄芪、茯苓皮、大腹皮10 g,葶苈子10 g,三七5 g,桂枝10 g,肉桂5 g等组成,每日1剂,取2 000 mL清水煎至200 mL,早晚各温服100 mL。1个疗程为3个月,均持续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估,并对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观察 显效为临床症状得到基本控制或者心功能改善超过2级;好转为心功能改善超过1级但未及2级;无效为心功能改善在1级以下或者加重。显效及好转均视作总有效[6]。

1.3.2 血液指标检测 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抽取患者2 mL晨起静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后保存待检。选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H-FABP、sICAM-1水平。选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

1.3.3 心功能检测 于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凯进KAI-X6型)测定LVEF,并进行6 min步行试验[7]。

1.3.4 生活质量评分 生活质量予以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进行,分为情感、身体活动、症状3个维度,21个条目,总分为105分,生活质量越低分数越高[8]。

1.4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 计数资料用 [ (n)%] 表示,χ2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40,例)

2.2 NT-proBNP、H-FABP、sICAM-1比较 治疗前,2组NT-proBNP、H-FABP、sICAM-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NT-proBNP、H-FABP、sICAM-1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2组患者NT-proBNP、H-FABP、sICAM-1比较 (n=40,x±s)

2.3 血液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2组血液流变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较治疗前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3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n=40,

表3 2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比较 (n=40,

对照组 3.91±0.49 3.54±0.45 3.517 0.000 1.51±0.19 1.42±0.16 2.291 0.024实验组 3.90±0.52 3.01±0.37 8.819 0.000 1.50±0.17 1.34±0.14 4.594 0.000 t值 0.088 5.753 0.248 2.379 P值 0.929 0.000 0.804 0.019

2.4 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比较2组心功能无差异 (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均较治疗前上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n=40,

表4 2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n=40,

对照组 39.07±4.88 47.11±5.80 6.708 0.000 211.09±26.37 260.98±32.54 7.533 0.000实验组 39.56±4.21 53.06±6.62 10.883 0.000 212.67±25.40 312.09±39.06 13.495 0.000 t值 0.480 4.275 0.272 6.358 P值 0.632 0.000 0.785 0.000

2.5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实验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5。

表5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40,

表5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n=40,

对照组 44.51±5.51 26.52±3.26 17.771 0.000实验组 45.33±5.99 17.63±2.21 27.439 0.000 t值 0.637 14.275 P值 0.525 0.000

2.6 安全性比较 用药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慢性心衰是心脏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程度轻重不一,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诱因,病情反复发作。尽可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其治疗原则,其中药物治疗是主要干预手段[9]。但研究表明[10-11],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较低,相关血清指标虽有改善,但离正常者仍有一定差距,显示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

慢性心衰属中医学水肿、喘证、心悸范畴,多因情志失调、年老体弱、寒邪内侵所致血脉瘀滞,其病位在心,与肺、脾、肾有着良好相关性,心主血、肺主气,气血互为贯通,可使心气减弱,气难统帅,难以濡养百脉,致脏腑及经络受损,气虚血瘀是其关键病机,临床应以活血化瘀、温阳益气、利水祛肿为主[12]。利水活血温阳方中干姜辛、热,入心、肺经,可回阳通脉、温中驱寒;附子性甘、热,入心、肾经,可补火助阳、回阳救逆,祛除寒邪,与干姜共用可强化回阳救逆之作用[13]。桑白皮性寒、味甘,入脾、肺经,可行水消肿、宣肺止喘;丹参性寒、味苦,入肝、心经,可通经活血、化瘀祛痛;黄芪可益气固表,茯苓皮、大腹皮、葶苈子可行水祛肿、三七可消肿定痛、活血消瘀,桂枝及肉桂可温通经络、发汗解表、补火升阳,诸药合用能够濡养气血,消肿利水,调控机体气血阴阳。药理研究[14]表明,利水活血温阳方能够使心肌的耗氧量减弱,避免血栓形成,利于血管的扩张,起到强心等作用。慢性心衰患者予以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的疗效确切,治疗后总有效率较高[15],关于其作用机理仍有待考察。

慢性心力衰竭能够导致心肌细胞产生一定损伤,机体能够激活神经激素系统,NT-proBNP是BNP激素原分裂之后的一种N端片段。其半衰期相对较长,且稳定性较高,主要来自于心室肌细胞,更能客观反映心脏功能,但血浆NT-proBNP水平容易受性别、年龄等因素的影响[16]。HFABP能够调控机体脂肪酸新陈代谢,肝细胞、心肌细胞等组织细胞中浓度相对较高,其浓度能够于心肌损伤时快速上升,存在心脏特异性[17]。同时炎症因子能够介导机体的炎症反应,从而对其他细胞因子造成影响,诱导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等。sICAM-1是来自内皮细胞的炎性因子,能够介导细胞之间,调控机体的炎症免疫反应的作用,缺血缺氧等环境下可刺激其大量表达,引起细胞毒性,导致心肌细胞出现损伤[18]。

本研究显示,2组治疗后 NT-proBNP、H-FABP、sICAM-1均有下降,但实验组疗后下降更明显,表明其能够通过降低心肌指标,减缓心肌受损,且治疗后LVEF及6-MWT改善更为明显,进一步证实其能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同时,慢性心衰能够增加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流灌注形成阻滞,引起血流下降,诱导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器官出现缺氧、缺血,加重病情[19]。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更为明显,表明其能够缓解血液状态,促进微循环。且实验组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更为明显。但2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表明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肯定,能够降低血清NT-proBNP、H-FABP、s-ICAM-1,改善心功能。

猜你喜欢
利水温阳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再见初恋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