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职业教育资源路径探讨

2019-03-22 05:08徐静杜岗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24期
关键词:校企互联网+院校

徐静,杜岗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

2012年“互联网+”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借着这个趋势,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在这个背景下如何与企业洽谈合作,形成良性发展态势。校企共建教育资源能够为高职院校培养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在组织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校企合作措施,并尝试构建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促进共建共享教育模式的落实,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

1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模式的意义

1.1 学校方面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学校与地方企业联手共建教育资源,在互利互赢的基础上开发教学实践项目,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调整培养目标,调整教学的形式、内容及项目,共建多样化教学体系,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资源的整合和优化。

1.2 学生方面

校企合作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增强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力,提前接触企业岗位知识,找准职业定位,有利于毕业后快速从学生转变为企业职工。

1.3 企业方面

企业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各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研发的生力军。当下许多企业面临的问题是找不到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但学校培养的学生却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职业院校普遍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情况了解不够,培养的人才不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连云港地区地处苏北,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人才的流失,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从更深层次讲,对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效益也有重要意义。

2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职业资源共建面临的挑战

2.1 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有效引导

校企合作基本属于自发性的,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合作期限短,例如,有些校企合作专业仅仅是在大三阶段由企业派出相关人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实训教学,或者是利用假期让学生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合作成效差,没有健全的机制和体制来推动、指导校企协作及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2.2 缺乏有效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及评价机制

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往往是通过教学积累方式获取,往往和企业的生产实践各自为政,企业人员并没有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学校里的教学内容和企业实际使用的生产技术还是有很大程度的脱节。缺乏相应的机制体制来明确双方在资源共建方面的责任、义务,也没有合适的政策措施来指导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的具体内容、具体分工。

2.3 该地企业有限

连云港地处苏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与苏南相比,企业数量少,规模普遍较小,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更是亟待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难以令人满意,资源匮乏,实用性较差,资源内容更与行业技术发展不匹配。

2.4 校企合作无有效的合作平台,沟通不畅

高职院校没有设立校企合作的信息平台,企业对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及内容不了解,虽然学校与企业签订了一些合作协议,但是因为缺乏具体详细的实施方案及有效的奖惩机制,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最后导致学校和企业日渐疏远,最后不了了之。

2.5 师资队伍建设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高职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来自普通高校,没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教师普遍重视课堂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很多教师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学生管理任务等班主任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参加实际的企业实践。尽管学校在进行职称评定及各项考核时对企业实践时间有一定的要求,每年会指派教师参加一些企业实践和培训,但很多教师对培训内容并不是很关心,很难产生较好的效果。

教育的信息化对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然而通过调查了解教师们授课方式还是以多媒体教室及机房为主,尽管学校购买并使用的一些教学平台,然而从目前学校的利用效果来看,大多数停留在浅层学习,简单的知识信息浏览、机械的操作和练习、粗制的数字教学资源,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校的监管、评价及奖惩机制不健全,使得许多教师放弃了教学平台的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互联网+”背景下校企共建职业教育资源对策

3.1 政府引导,双方达成共识

在政府主导下,调动企业参与高职人才的培养积极性,依托项目,权责分配给学校,聚合区域优势专业。政府给予财政支持,学校协同企业负责实施,建立专业共建团队。同一地区不同学校都有各自的优势专业,比如,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医药化工、建筑工程、机械制造、计算机方面优势明显,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学前教育、艺术等领域具有优势,而江苏财会职业学院的优势是会计专业。可以由优势专业牵头,其他院校配合协同,借助其他学校的优势来弥补自己学校弱势专业的不足。

3.2 制定相关的制度及法律法规保障校企共建资源的顺利推进

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应该制定校企合作共建资源的法律框架,这是校企合作共建资源能顺利推进的保证。政府部门可以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资源共建中的义务和权利,通过财政支持、政策手段来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共建资源的积极性,要有具体的规范细则和实施步骤,并加强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协调、监督和指导。通过一些优惠政策如收税减免、土地优惠等,激发企业参与校企联手培养人才的动力,保障校企合作的良好运行。

3.3 规避利益差异,实现共赢

通过多层面的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提高职业能力及就业对口率,同时企业也能获得合适的人力资源,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高职院校可以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出发点,围绕企业的需求和发展来开展教学,按照企业的要求来开展教学,企业最后会成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基于这种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可以有效规避利益差异,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赢。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采取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和企业专家到校兼职的双机制,有效对接企业和学校。学校统一组织教师进企业参与企业实践,提升教师动手能力,同时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课程设置,并进学校指导一些实践性非常强的实训课程,推荐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落到实处,而不仅是做表面工作。

3.4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学校鼓励教师使用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教学,除了常规的多媒体教师以外,还应该制作微课、慕课、教学公众号等,适当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及智慧教师等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对于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及微课大赛的教师给予较多的支持及奖励,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4 结语

高职院校校企共建教学资源库是高职院校与市场接轨的重要手段之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高职院校要积极探索与企业在办学、育人、就业等方面的良性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的运行机制,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增强信息交流,促进校企深度融合,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猜你喜欢
校企互联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