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技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2019-03-22 11:22曾聪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信息技术

曾聪

(南宁市银杉路小学,广西南宁 530023)

1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的普及,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营造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环境,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工具。”

(2)《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提道: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活动为载体的综合课程,教师应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活动。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综合处理能力,可以展现、模拟各种不同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作用,体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特征。

(3)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联有名的教育家罗廖夫说:“有趣而有吸引力的东西几乎是记忆的两倍。”当一个人对某事或某种现象感兴趣时,他会积极去探索。同理,当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浓厚兴趣时,也会愿意去接受和研究。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增添了许多乐趣,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

2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效能的价值探究

2.1 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教材仅仅是给教师开展活动举的例子,预设了教学活动的一些过程。它的内容多数以图片和文字提示的形式呈现,其目的是给予授课教师根据本地区、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调整或补充的空间。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将学校、家庭、社会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引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

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教学过程中一切由老师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习的模式。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和整理资料,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同伴进行探究、交流,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3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的使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思想理念,还要能自己制作上课的课件,并能和学生进行现场的交互使用。从简单的播放音频、视频,到自制电子幻灯片;从网上直接下载别人的课程资源包,到自己自制三维动画课件;从单纯的教室授课到网上现场直播互动,都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来实现。

3 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的途径

3.1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学习的动力”。“对于一切来说,最好的老师就是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在课堂上,老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身边的实例带进了课堂,引发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执教《家乡物产养育我》这一课时,通过播放南宁特产老友粉的来历以及制作过程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对平时常常能吃到的老友粉有了全新的认识,感受到老友粉背后还蕴藏着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寻家乡物产的兴趣。再如:在教学《奖励一下自己》时,教师为了达到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体验获得赞赏的快乐”这一教学目标时,教师设置了“夸夸小伙伴”环节,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得到别人的鼓励和夸奖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老师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上搜索了与教材中的绘本故事《小刺猬和獾》相对应的动画视频《称赞》,以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在有声、有形、动态的三维世界中感受到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和进步也会使人特别高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

3.2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思维能力和实践经验有限,导致了学生对教材中的重难点难以掌握,出现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空洞的现象。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可以使原来抽象的概念可视化和具体化。通过展示图片、文字、动画、视频和其他资料,把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它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奖励一下自己》这课中,为了引导学生从两年来学习与生活中发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突破“体验欣赏他人、欣赏自己、获得赞赏的快乐,意识到自己的进步,并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高兴和自豪,确立成长的自信。”这一教学重难点,老师利用网络、QQ群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联系,搜集了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在学习、文体活动、孝老爱亲及其他活动中进步的照片,利用计算机制作成精美的图片,配以明快的音乐,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边听、边看、边感悟,渐渐感受到两年的校园生活中,自己不仅在学习方面有了进步,在其他方面也同样有了巨大的进步,从而解决了低年级学生只关注眼前及近期事情,淡忘过去成长过程;只注重学习成绩进步而忽略文体活动、孝老爱亲及其他方面进步的弊端,从而更全面的总结自己过去两年的学习和生活,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重难点。

3.3 巧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思维具有形象性。通过计算机制作课件,将图形、文字、声音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家乡新变化》这一课中,课堂上学生汇报了自己课前“家乡变化”的调查表,对家乡变化有了一个粗略的认识,这时,教师播放了南宁改革开放40年的微视频,视频中鲜明的图片对比、翔实的解说,炫彩的灯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家乡南宁在经济、交通、城市建设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时,都忍不住发出了啧啧赞叹之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并自发产生了要参与家乡建设的意识。又如在《奖励一下自己》教学中,教师录制了一段班上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科任老师对本班学生的评价与期许的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将不同学科的老师、家长请入了我们的课堂,老师们熟悉的面孔,亲切的话语,中肯的评价,把抽象的道德概念转化为具体的道德情境,并将其呈现给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景中,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吸引,心入其情,身临其境,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并为第二课时“三年级的期待”课程埋下伏笔。最后,同学们在与体育老师的积极回应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从同学们自信的回答声中,感受到了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在欣赏自己、欣赏他人、获得赞赏中树立了信心,道德情感得到了深化,并将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达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4 巧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4.1 关注教学实用性,不盲目追求高难度

使用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而不是追求其技术含量的高低。例如在教学中,能直接让学生看书完成的,就不需要去制作课件;能用PPT等简单软件完成的课件,就没有必要非要采用其他更高级的软件,只要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完成教学目标即可。

4.2 重视学科间的整合,不滥用信息技术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环节和问题,并非所有的环节、课型都要用信息技术去完成。教师要重视学科间的整合,适时、适度地使用信息技术。

巧用信息技术,能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将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善于去寻找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最佳结合点,从而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信息技术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