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教师引导下的本科旅游专业教学策略探析
——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

2019-03-22 18:28陈美娜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点考核体系

陈美娜

(南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江西南昌 330044)

1 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从实际出发,笔者认为教师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可以分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知识的传授。知识传授并不是教师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唯一作用,但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知识的传授能够使得学生建立该学科的专业知识体系,尤其是在成规模的知识框架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虽然,落实到部分的具体方法,如旅游产品影响与旅游安全等会随着时代与社会现状的变化而产生不同,但是其本质中的理论基础及框架“永不过时”。在教师的知识传授中更多的帮助学生建立自身独有的 “知识树”,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作为“树”的主干,以具体的方法及相关知识点作为“枝叶”来对知识体系进行补充。如果缺乏了教师系统知识的传授,学生的零散知识点将无处安放,学习效果与效能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对方法的引导。在学生具有了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要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此种知识点的拓展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依旧可以采用教师课堂传授的方式来进行,此种模式在上文中进行了探讨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滞后性。其二则是学生针对自身的需求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地通过其他任何途径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的自发补充。此种方式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及方法。在方法层面部分学生缺乏系统学习与自我学习的基本方法,宏观上表现为学习效率不高;微观上表现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不深,应用能力不强。针对此种现象,教师有义务在学习方法上发挥更大的引导作用。从资料的收集路径、收集方法、阅读与学习方式、实践与总结方式等多个维度与方面提供有效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有效的自学体系。

第三,对学生行为的监督。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依赖教师的引导外,更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从现状来看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相对较差,很难明确学习目的并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这也需要教师在实际的人才培养中提供必要的监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学习习惯。落实到具体的监督行为上,一是要进行有效的课堂把控,通过课堂监督与考核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二是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方法引入来规范引导学生的课下学习行为,如建立学习小组,进行翻转课堂等;三是需要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想与行为难题。

2 旅游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在明确了教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具体作用基础上,反观本科旅游专业的教学现状不难得出如下几方面结论。

首先,旅游专业教学在方法体系上相对单一。相对而言旅游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相对广泛,不仅需要相关的旅游基础知识,在文学、历史、地理、管理、营销、表达、人际关系上也具有较高的要求。而从上述能力需求上便可以看出单一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很难满足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从教学现状来看,旅游专业的大部分学习模式依旧是教师讲解、学生自主学习以及配合相对较少的实践环节来进行的。在方法体系上缺乏有效的突破及多样性建设。针对此种现状不难发现,教学方法单一的第一责任主体在于教师,教师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创新动能,也没有有效的落实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单一的第二责任主体是学校,学校的相关教务管理部门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报告会、宣讲会等多种课堂外教学体系建设上缺乏有效的贡献,在指导学生参与实习、组织学生集体实习、进行校企联合等多个方面依旧存在薄弱环节;教学方法单一的第三责任主体是校园环境,包括学校、教师及学生在内的多个因素共同形成校园环境,而现有的校园环境对于学习方法的推演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贡献相对较差。

其次,旅游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相对薄弱。学生能否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学习是丰富学生学习以及建立更为贴近应用范畴的有效手段。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自学意愿与能力相对薄弱。除了上文所分析的学生在自学方法上存在一定缺失之外,在学习目的与主观能动性上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在学习目的方面,学生普遍没有建立“为自己学习”的基本理念,更多是出于对学校考核的 “不得已”而进行的被动学习,缺乏主观性;在能动性层面,学生很难发现自身知识体系的不足,从而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与方向。究其根本,即存在学生社会实践相对较少,无法发现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也存在由于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就业压力传导不到位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观因素。

最后,旅游专业教学的就业导向性明显不足。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的后续社会工作提供必要的能力基础。何种学习方式最终均需要落实到对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来。然而,从目前的教学体系建设以及实践中不难发现,包括教师、学生在内对于就业能力需求的认知相对模糊,没有建立学习与就业之间的有效对应关系,进而无法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构建。形成此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教师层面上,缺乏对于学生就业的目标导向机制,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据课本、遵循课本,在课本知识点讲解后缺乏有效的应用分析;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学生群体中,部分学生没有对未来职业的有效规划,在课堂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过程中很难将其与就业能力进行有效的结合。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学生目前具有知识、缺乏能力的尴尬境地。

3 旅游专业教学策略建议

通过上文的分析与研究,目前旅游专业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改进。在具体的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如下三个方面最为紧迫。

首先,必须要树立教师作用的有效性概念。让教师明确自身的作用与责任是后续教学改革的必要过程与重要基础。针对教师对自身作用理解的片面性学校要进行强化管理,制定更为明确的教学方案,将自学方法体系的引导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体系中来,并树立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监管责任主体的基本框架,从而尽快地将教师作用向全体教师进行宣传。

其次,必须要形成更为丰富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既包括了课上的教学方法又包括了课下的教学环境。在课上的教学方法构建上要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广泛地吸纳互联网上的相关知识来弥补教学内容时效性相对较差的问题;在教学环境的构建上要以多种实践方式相结合的模式配合课上教学,从而达成良好的学习环境构建。

最后,必须要建立面向就业的考核体系。对于学生的考核要面向就业需求,学校以及教师要充分地分析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基本能力要求。在具体的课程考核体系建立中予以充分的考量。将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考核转变为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从而达成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联合体系。另一方面,学生也要以考核方向为学习方向的引导,从而不断地完善自身能力建设,并在能力建设层面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以自己为核心,在分析自身能力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有方向、有目的的强化。

4 结语

该文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系统分析了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应该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了该校旅游专业的具体教学现状。从现状出发,发现该校在旅游专业人才教育上存在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观性不强、就业导向薄弱等客观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首先需要明确教师作用,其次需要提高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最后要建立就业能力导向的考核机制等三方面建议。希望为后续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必要基础。

猜你喜欢
知识点考核体系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