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探析

2019-03-22 18:28陈志伟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考核思政

陈志伟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1)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及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而高职院校思政课作为提升学生知识实践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的主要课程,其教学内容及模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成果,因此,当前高校及相关部门对思政课教学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忽视学生对课堂实践的参与,致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育改革背景下,思政教师在实践中结合学生学习现状创新专题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其知识实践能力。

1 专题式教学的内涵

专题式教学是指教师基于教材大纲和教学要旨经过整合、提炼和加工而建构出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列主题,课堂中按主题或问题导向进行集中授课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具有主题集中、重点突出和教学灵活的优势,便于学生按照知识和认知逻辑集中学习,强化思想和情感认同,从而提升学习效能。近年来高职院校思修课开展的专题式教学突破了教材体系的章节安排,内容安排更加灵活,为教学研究创造了条件,也让学生有机会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思修课教学旨在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专题式教学以某一时政热点或社会问题为核心设置问题并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中师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讨论与分析,因此其具有主题鲜明特点。同时部分教师往往会通过话题或故事引入教学,其教学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此外由于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启发式教学中教师担任引导者身份,课堂讨论中则担任益友身份,因此专题式教学又具有双向交流的特点。

2 开展思政课专题教学的问题

2.1 专题教学不深入

教育改革背景下,虽然多数高职院校纷纷创新教育理念与模式,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专题,但其教学专题的设计缺乏深入性。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思政教学存在一定差异。当前我国本科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每位教师负责一门思政课,教师有大量的实践与精力深入分析课程内容,并据此设计教学专题,但高职院校思政教师担任的课程内容广泛,繁重的教学任务致使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依据教学内容进行课题专研,致使其专题式教学质量低下。

2.2 考核方式不完善

以笔者所在学院的思政课考核方式为例,思政专业教师以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为核心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同时教学中,教师结合专业特长确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专题,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但由于教师教授任务繁重,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中通过考试对其进行考核评价,单一的考核方式致使学生重视考试成绩,忽视课堂中对专题内容的思考与讨论,对此,专题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考核方式的运用,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 专题式教学内容设计

专题式教学强调思政课程教学的实践性与完整性,即将理论知识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热点话题和社会问题等组建个性化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以及相关制度等开展个性化的专题式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笔者结合教材内容、课程要求及工作实践等将其划分为三大学习情景八大专题,其中三大学习情景是指思想、道德、法律,八大专题包括(1)适应大学,昂首走向新生活;(2)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爱国主义,继承传统弘扬爱国精神;(4)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心理健康,塑造健全人格;(6)道德修养,践行社会主义道德;(7)法律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8)公民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通过结合教材及社会问题构建系统、完整的专题教学体系,并通过“案例+活动”的教学形式开展专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及法律意识,从而增强其思想道德素养,并使其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理念,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4 实现思政课专题式教学对策

4.1 重组教育资源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包括基础与概论教学,其涵盖的知识内容较广泛,涉及到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及法学等学科知识,且各学科知识依据内容的不同分散在不同的章节中,若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混乱感。专题式教学中,教师要将教材体系转变为课程教学体系,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组教材内容,设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体系,通过深度与广度兼具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及法律意识。

4.2 科学设计专题

思政课专题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政治学习现状整合教材内容,设计专题。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不同,其学习能力低下,学习动力不足,思想道德修养及政治觉悟存在较大差距,教学中教师要寻求其共性,通过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式教学提升其思想道德素养。设计专题过程中,教师要遵循理论性与应用性统一、基础性与能力性统一原则,思政课教材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同时当前应用的思政课教材是高校统一教材,其知识专业性较强,而高职院校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专题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热点、教学难点、学生认知特点等设计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并将教材中忽略的基础性知识通过预习提纲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回顾,通过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其依据掌握的理论知识思考并讨论专题内容。

4.3 开展多元化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历史及政治等学科知识,其具有学科综合性特征,同时其知识性与理论性较强,因此思政知识较为抽象,需记忆的知识点较多,传统教学中学生易将时间与事件混淆,专题式教学中,教师可依据专题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理论教学,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空间配置法、设疑引思法、角色互换法等。

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法导入新课,并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进行思考与探讨。如“公民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专题教育中,教师可结合“中国游客不受欢迎”事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讨,之后导入社会公德课堂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融入专题教学中,并增强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其学习成效。

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实践专题教学课程的开展,如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等,通过真实触摸历史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法律意识,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专题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深入法庭审理现场或观看法庭审理影片、模拟审理现场等使学生亲身感受法律,并树立法律意识。

4.4 完善考核评价方式

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专题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要完善考核方式,摒弃传统教学中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强调过程性评价。例如,日常教学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预习提纲组织学生进行课下预习,课堂中进行提问,并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堂中以小组形式讨论专题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依据学生的预习提问情况、课堂参与程度及小组专题讨论结果等给予学生平时成绩,学期结束后依据其考试成绩及平时成绩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评价的结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思想道德素养。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思政课专题式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学中教师要重组教育资源,科学设计专题,并通过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空间配置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考核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内部考核
思政课“需求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