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以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为例

2019-03-22 18:28刘杰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民办高校湖南

刘杰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湖南衡阳 421009)

1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

1.1 创新型技术人才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面向创新型技术人才方向开展。通过对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能够帮助提升民办高校的就业率。社会不断发展,对于技术的应用需求也逐渐提高。不仅要求高校毕业人才能够掌握专业技能,同时还应该具备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应对工作岗位中所面临的问题。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将技术创新作为主体方向。才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计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也能够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影响,以及自身在校学习中所需要强化的技能。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是自身办学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切实要求。面对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显然落后。如果不能针对高校创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合。创新性技术人才培养。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难以落实到实践教育中。

1.2 学习型知识员工

学习型知识员工是企业发展中所需求的,员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自身工作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宏观发展方向。学习型员工不仅能够帮助解决企业当前生产中的技术需求,同时也能在岗位中不断学习,强化自身职业技能,为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手段。学习型知识员工已经成为未来职业市场竞争的主流方向,学习型知识员工也是当前社会中所缺少的。民办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中,主要以社会竞争的人才缺失领域为培养目标,不仅要考虑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同时也会从未来社会进步的角度对人才进行综合技能强化培训。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学习的知识技能是有限的,如果能够掌握学习方法,未来进入到岗位中,遇到任何难题也都能够轻松应对,从而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材。

1.3 实践型创业人才

民办高校毕业生一部分会直接与用人单位对接,进入到工作岗位中,也有一部分也会尝试自主创业。因此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不仅要考虑用人单位需求,同时也应该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培养高校毕业人才的创业能力。注重实践型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创新教育体系的重点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高校创新型技术人才也逐渐面临着就业压力挑战。选择自主创业,虽然能够解决就业问题,但同时也面临着行业领域中的多重压力。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导致创业失败概率增大。对此,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够从自身综合实力提升的角度,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能结合未来的创业需求整合学习资源,提升创业阶段的成功概率。

2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现存问题

2.1 教学环境老旧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在针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培养时,面临的主要问题便是教学环境老旧,各项教学设备以及教学资源并不能配合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落实。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难以接触到符合社会行业发展现状的实践环境,虽然在课堂环境中理论知识学习,可以达到预期标准。但是理论与实践之间并不能良好地结合,导致毕业生虽然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应用环节中并不能展现自身所学习的技能,对学生的技能应用带来极大限制,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强化的过程,教学环境对其影响十分巨大。对于教学环境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更应该加强资金整合,只有构建形成先进的教学环境,各项教学任务才得以落实。

2.2 师资力量不足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教育人员长期处于教学环境中,对社会行业发展现状并不了解,在教学任务开展期间,为学生所带来的实践资源,也仅仅为理论层面内容。师资力量较弱导致应用型人才培养,只能在理论层面加以规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教师思想以及技能对其影响十分深远,如果教育人员过于注重理论而轻视实践,这一思想也会逐渐对学生带来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不能认识到应用能力提升的作用。师资力量问题是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部分,虽然教育人员也会定期实践,但由于工作任务安排过于简单,并不能了解企业运营过程中真实存在的问题。教育人员自身应用实践能力并不理想,显然对学生也并不能发挥有效引导,对于不同学习计划的落实,教育人员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有关于师资力量的强化提升,需要上升到教学模式创新的同等高度。

2.3 教学模式落后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所应用的教学模式并没有结合用人单位需求及时创新,理论教学与实践培训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进入到实训环节中,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大部分已经遗忘,这样并不能起到强化的效果。教学模式落后还表现在教学手段单一层面上,过于注重理论课堂教学效果,缺乏对创新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手段的整合应用。在此前提下,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提升,处于课堂环境中也并不能进入到主动学习状态下。虽然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针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但由于缺乏真实行业发展现状的引入,导致最终的创新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模式创新,缺乏结合学生真实学习需求的分析,导致在教学期间的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教育教学任务开展期间不能针对现存问题加以完善,将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造成持续影响。

教学环境老旧、师资力量不足以及教学模式落后,严重影响到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落实,毕业人才成功就业概率也因此受到影响。对此学院采取创新培养措施,并针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具体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措施在下文中将会详细论述。

3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措施

3.1 创新培养模式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针对培养模式加以创新,教学任务与职业发展需求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职业生涯定位,了解自身学习中需要侧重的方向。对于教育教学计划开展期间所存在的教学环境落后现象,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加大了实训设施的构建,实现理论课堂与实践操作对接的创新教育体系,学生在传统课堂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后,定期进入实训操作室进行训练。这样不仅能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加深,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创新模式构建,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中的需求,加大实践比例的同时对理论与实训之间的时间加以协调,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避免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的问题产生。创新培养模式更充分与社会行业发展现状相结合,体现出不同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征,为学生营造高效教学环境。

3.2 强化师资力量

为强化师资力量,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制订了教师实训计划,构建形成学院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体系。教师定期进入到企业中实践培训,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理论技术指导。同时也能了解企业真实运作环境,这样在教学环节中,才能为学生带来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实践指导。应用完善的教育人员评估体系,定期对教育人员的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进行调查,根据学生所给出的真实评估结果,对教育人员工作岗位加以调整,并在学校成立专项技能研发小组,从而在教师层面中形成激励效果。教育人员在岗位中取得的成果,也能够获得相应的薪资奖励,从而激发在岗教育人员不断强化个人能力,能够增强综合学习能力。师资力量强化提升,对未来职业教育改革有极大帮助,学生在强大的师资力量帮助下,个人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也能够充分了解学习过程中的切身需求,并通过学习阶段的方法整合,进入到理想的实践学习状态内,形成师资力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互作用的教学模式。湖南交通工程学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校企合作推进实践教学基地与“双师”师资队伍建设,并建立健全有企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3 改革教育路径

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专业实践,最好的办法就是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企业可以把学校作为人才基地,学校也可以把企业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基地,学校根据企业要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毕业后不用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针对教育路径的改革,湖南交通工程学院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期间的实践能力提升,传统教育体系下,过于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导致教学以及学生学习均轻视实践。创新教育改革路径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理论成绩同样作为衡量标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能够加强对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综合实力提升,更通过教育路径创新改革发挥激励作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构建学习方法,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到自主学习状态中。教育人员在其中仅仅发挥指导作用,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能进一步解决。对于学习期间存在的种种问题,湖南交通工程学院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位置,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在学习中的责任以及目标。从而解决传统教育体系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问题,形成高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教学路径改革中还将互联网资源应用在其中,养成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解决问题,强化学习能力的习惯。无论是在日常学习,还是日后进入到工作岗位中,学生遇到问题后,都能够通过个人学习能力进行解决,创新教育路径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效果十分明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模式,以职业规划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全过程,学生在校内以学生的身份,接受教学要求以内的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在校外根据市场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4 结语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涉及的要素颇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涉及教育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课题,该文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湖南交通工程学院进行面向职业规划的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初步研究及成果,实现职业规划理念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大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教师整体素质显著提升。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民办高校湖南
福建工程学院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福建工程学院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