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深化赛教融合改革途径探索

2019-03-22 21:51李丽南宁学院
传播力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赛教文化课竞赛

李丽 南宁学院

开展竞技类比赛来促进教学的模式是实现“以赛促教,赛教融合”模式的重要手段。学校通过一些或技能类、或知识类的比赛来推动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能够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

一、赛教融合模式给高校带来的挑战

(一)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下降

推行赛教融合模式后,相较于枯燥的文化课学生可能更喜欢实践性强、创造性强的比赛,因此会花更多的时间在比赛的研究和练习上。如果是偏向于实践性的专业则会更加的忽视对文化课的学习,尤其是一些平时就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会认为自己如果能够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就意味着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强,学习就是为了最后的应用和实践。

(二)教育平等性受到影响

在过去传统的文化课堂上,教师就比较喜欢思想活跃、喜欢与老师交流、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推行赛教融合以后,很多教师也很重视比赛,而一部分教师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比赛的胜利需要好学生的加入,所以在课上会更加的关注好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会出现教育的不平等。学习较差的学生不一定实践能力也差,学习好的学生也不一定就方方面面都好,教师在教育上应该是一视同仁的,不能为了比赛结果就忽视了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这样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教育就是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他们也有参与比赛的资格,也有努力的机会。

(三)教学方式单一

比赛和教学的结合也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的,赛教融合刚刚出现的时候学生们都比较好奇,好奇各种比赛的形式和流程,好奇文化课堂内容的改变。但如果长时间下来没有一点变化,学生们也会产生疲劳,难以吸引学生的目光。甚至有些教师专门在上课的时候讲竞赛题或者实践操作,如果这些比赛不能进行创新,课堂内容也一成不变,那么很快就会把学生的兴趣消磨完,进行改革就是希望能够长期有效,因此在这方面还是要多进行调整,及时的改进。

二、深化赛教融合的改革措施

(一)竞赛常规化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竞赛一般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两个方向,针对这两个方向可以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对竞赛的流程、规则、评比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使比赛更加的制度化、体系化。让学生们逐渐习惯比赛的举行而不是出现一次比赛都会让大家兴奋的不得了,虽然举办的频率不一定过高,但可以定期举行,每个时间段会有什么比赛也可以尽量通知到,让学生们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竞赛,这样下来,就会逐渐将重心放回到学习上。

(二)转变教师观念,实现教育的平等与公平

学校进行赛教融合的改革并不是真的关注谁在比赛中经常获胜,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也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应该为了取得竞赛的胜利就对好学生进行特别关注,虽然这种现象并不是普遍存在,但也应该引起重视。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受教育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他们的义务,教师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些错误想法而让学生们受教育的公平性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也是值得关注的。

三、小结

赛教融合是一种新的形式,在改革的进程中也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退缩,及时的进行一些调整会使改革的推进逐渐变得顺利,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在竞赛中对知识进行运用或者实践,能够促进对文化课内容的转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赛教文化课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以赛促教 赛教融合”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策略探析
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高专赛教衔接相关问题探索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融合”实践教学探索
中职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体育舞蹈中等专业院校学生文化课兴趣程度调查与对策研究
“互联网+”多媒体赛教融合对提高大学生创业与就业能力的影响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