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红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

2019-03-22 02:16浩日娃
卷宗 2019年7期
关键词:网络红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摘 要:本文主要是针对“网络红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目的是为了找出当今社会中“网络红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并给出对策。

关键词:网络红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网络红人”现象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CXJJS17052)。

自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便在传播领域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红人”作为网络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兴事物,正不断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而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网络红人”的影响,所以分析“网络红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进而分析其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调查对象简介

课题组于2018年3月—4月先后对呼和浩特市六所高校进行走访调查。包括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本次调研过程选取了不同类型的学校,这就使得本次调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无记名随机发放电子问卷550份,纸质问卷410份,回收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8.23%。另外,课题组还对42名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网络红人”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占47.72%,女生占52.28%。从年级分布来看,以大二学生居多,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26.72%,大一占26.51%,大三和大四分别占25.34%和21.42%。从被调查者的专业分布来看,文科和理科学生相对较多,分别占41.46%和24.6%。工科占19.72%,而医科和体育艺术类相对较少,分别占11.88%和2.33%。

2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现状分析

根据“网络红人”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查结果,本文从呼和浩特市大學生对于“网络红人”的认知、态度,关注度以及“网络红人”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的影响和成因分析等五个方面分析“网络红人”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现状。

2.1 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认知

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认知是反映“网络红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重要考量因素。课题组主要是调查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认知程度和认知途径。

1)认知程度。大学生对于“网络红人”现象的认知。在现实社会中,有各种类型的“网络红人”,成名的方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据调查,在各种类型的网红当中,同学们最熟知的还属papi酱和冯提莫。呼和浩特市高校中有74.97%的学生知道papi酱,72%的学生知道冯提莫。在选择你觉得成为网红的必要条件这个题目中,选择名列靠前的分别是口才好,能说会道、正能量,积极向上,有才艺,能歌善舞和颜值高,长相出众。这四项占比分别为73.06%,71.37%,65.01%和60.02%。可见,大学生觉得口才好和正能量是“网络红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颜值并不是排名最靠前的选项。

2)认识途径。在互联网和传媒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软件层出不穷。关注“网络红人”的方式和渠道也多种多样,通过调查发现呼和浩特市大学生了解“网络红人”主要是通过新浪微博,抖音,秒拍等视频分享软件还有斗鱼、映客等直播平台,分别占62.46%,62.25%,40.72%。在调查中,同学们还提到了QQ,知乎,哔哩哔哩等软件。可见,大学生有多种接触和认识“网络红人”的方式。

2.2 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态度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调查大学生对于当今社会“网络红人”的态度,对于个别“网络红人”的态度,对于“网络红人”的择业倾向来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红人”现象的态度。

1)对于当今社会“网络红人”现象的态度。通过调查数据发现,61.72%的学生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当今社会的“网络红人”现象,认同一些网红,厌恶一些网红。23.44%的学生持理解包容态度,认为这是网络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现象。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当今社会的“网络红人”现象持比较包容理解的态度。

2)对于个别“网络红人”的态度。对于papi酱2200万的广告费,27.57%的学生表示震惊,24.6%的学生表示不理解,过度标榜网红价值,23.54%的学生表示理解。对于国家网信办封杀MC天佑,卢本伟等网红,58.32%的学生表示支持,有利于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也有17.07%的学生表示不支持,不至于全网封杀。由此分析,呼和浩特市大学生对于个别网红的态度因人而异,但是对于一些近期封杀的网红,大部分同学表示赞成,对于个别网红出格的行为,大部分同学持厌恶态度,也有少部分表示理解和欣赏。

2.3 大学生对“网络红人”的关注度

课题组主要通过关注频率、关注时间和关注类型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对于“网络红人”的关注度。

1)关注频率。据调查,32.34%的学生在一个月以上关注一次自己喜欢的网红,25.13%的学生会在一周到半个月关注一次自己喜欢的网红,另外有30.33%的学生在两三天关注一次自己喜欢的网红,12.2%的学生几乎每天都关注自己喜欢的网红。可见,有超过调查总数四成的学生在两三天之内就关注一次自己喜欢的网红,对于网红的关注频率较高,而关注“网络红人”动态也成为呼和浩特市大学生上网浏览的内容之一。

2)关注时间。在问到“你每日关注网红的时间占到每日上网时间比例”时,有68.61%的学生表示只占到每日上网时间的30%以下,有8.7%的学生表示占到50%-70%之间,也有2.76%的学生表示占到自己每日上网时间的70%以上。由此可见,呼和浩特地区大学生每日上网中,大部分学生可能是简单浏览一下网红的内容,或者根本不看,但也有极少数同学每天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网红,存在过分关注网红的情况。

3)关注类型。对于喜欢“网络红人”的类型调查中,呼声最高的是搞笑娱乐类网红,占到调查总数的58.75%,其次是时尚美妆类网红,占到45.49%,再次便是才艺主播类网红,占到40.72%。总体上来讲,搞笑娱乐型网红最受呼和浩特地区大学生的青睐,呼和浩特大学生关注网红的类型也涉及时尚,健身,教育,美食等多个领域。

2.4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在调查中,有50.9%的学生认为“网络红人”会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一点影响,有5.09%的学生认为对于自己影响很大,也有30.65%的学生表示完全不能影响,13.36%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可见,大部分同学认为“网络红人”会对自己产生一些影响。所以,课题组进一步从“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分析“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

1)积极影响。在调查中,有71.37%的学生表示网红丰富了娱乐生活方式,还有51.01%的学生表示网红缓解了紧张的精神压力,有61.93%的学生表示关注网红可以学习一些知识技巧,26.3%的学生表示网红可以激励,引导人积极向上,有11.56%的学生认为网红可以深化自由平等的价值观念。可以看出,“网络红人”对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缓解学业压力和精神压力。关注一些“网络红人”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如教育,美妆,健身等,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兴渠道。另外,一些正能量网红所具备优秀品质如善良,乐观,真诚,创新等也会对大学生起着榜样作用,激励大学生积极向上,向正能量网红学习。

2)消极影响。在调查中,有10.07%的学生表示关注网红会滋生一些负面情绪,有8.27%的学生表示不利于人际交往,有10.82%的学生选择会崇尚奢靡生活,有10.82%的学生表示会影响日常学业。可见,相较于积极影响,“网络红人”对于呼和浩特市大学生的消极影响较小。但是,个别网红极端的言语,不正确的价值观也会对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个别网红的炫富行为会让一些大學生崇尚奢靡的生活,产生不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还有可能产生攀比心理。还有一些过学生过度关注网红,沉溺于网红,影响日常学业,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在调查中,有66.91%的学生表示从来没对网红进行打赏,刷礼物。但是也有21.6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打赏,有7%的学生表示会经常打赏,金额较少,也有4.45%的学生表示会定期打赏,金额较多。这样的定期打赏行为无疑会给大学生带来更多的财务负担。

2.5 “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

1)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大学生由于大多住在集体宿舍,和同学交流机会较多,在交谈中就会聊到有关网红的话题。在调查中,当问到假如你周围同学都在谈论一位网红,而你却不知道这个人,这时你会怎么办时,有29.37%学生表示会很好奇,打开手机百度。还有28.21%的学生表示会询问同学她是何方神圣。在访谈中,有同学提到,如果不知道大家所谈论的网红会被其他同学认为是跟不上潮流的表现。可以发现,从众心理是驱使大学生主动关注网红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大学生自身精神文化空虚。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大学生关注网红的原因就是因为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下课后不知道该干什么,所以网红的出现便成为大学生日常娱乐排遣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调查中,有37.54%的同学认为网红受人追捧的原因是由于一些人业余文化生活单调,精神文化空虚。另外,由于一些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信念就不坚定,没有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分辨信息能力不强,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扰。

3)个别网红扭曲的价值观。网红由于其粉丝数量众多,其一言一行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很多人甚至会效仿他们的行为。在访谈中,有同学提到一些网红靠炫富,拜金等行为走红,她们常常在社交平台晒豪车,晒名表,晒名牌包,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大学生购买了原本和自己经济实力不符的商品,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甚至会产生物质攀比心理。还有一些网红会发表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认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给女大学生传输错误的价值观。

4)平台自身监管不力。各大软件是网红的聚集地,平台本身就有监管平台内容的责任。在访谈中,同学反映有很多新兴的平台监管措施不到位,导致一些网红无所顾忌,言论和行为都不受约束,内容低俗不堪。而且,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很多平台首页会推送一些网红的信息和链接,甚至会推送一些衣着暴露,搔首弄姿的网红。还有一些未满十八周岁的低龄宝妈网红也备受关注,活跃于直播平台当中,可见平台自身监管不到位。

5)高校缺乏对社会热点现象的正确引导。在访谈中发现,呼和浩特六所高校中,没有学校开设专门针对社会热点现象的课程或者专题,也没有开设相关的讲座,只有个别老师会在课堂上提到“网络红人”,与学生讨论。而在调查中,学生表示希望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或者相关讲座,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网络红人”。

3 应对“网络红人”现象消极影响的对策

呼和浩特市大学生总体上能比较理性的对待“网络红人”现象,整体情况较好,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过度关注“网络红人”,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针对这些不良影响提出建议。

3.1 提升素养,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对于人生发展起着引领作用。在调查中,之所以有一部分同学极易受到网红行为言论的影响,就是自身没有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不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所以误以为个别网红的价值观就是人们所认可的。所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习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让大学生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校教学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例如情景教学,实践活动等,让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2 搭建平台,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大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很多大学生都是由于日常生活比较无聊才去关注的网红。所以,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就特别重要。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活动。例如举办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大学生感兴趣的方面,涉及美妆、时尚、健身等领域。此外,高校还可以多举办歌手大赛,演讲比赛,舞蹈比赛,运动会,学术沙龙等,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密切关注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动向,有针对性的推出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

3.3 树立榜样,培养和引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培養和引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军人物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大意义。近期,有很多学校自主打造了“网红讲师”,这些讲师靠着幽默的语言,风趣的讲解,新颖的内容,活跃的课堂气氛,掀起了思政课的热潮。例如被称为复旦大学“思政女神”的陈果老师,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不靠喊麦,不靠freestyle,只靠讲思政课拥有数十万粉丝的徐川老师。这些优秀的老师可以将学生们从网络直播等精彩的世界里拉出来,重新思考问题。所以高校要主动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军人物。

3.4 与时俱进,将“网红”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网红”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一方面,它弱化了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另一方面,“网红”也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的看待“网红”,分辨哪些是负能量“网红”,哪些是正能量“网红”,这就需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高校可以将“网红”等社会热点现象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比如大学生公共政治理论课程,或者开设专门的选修课程。此外,高校也可以举办针对“网红”的讲座,邀请一些正能量“网红”。

3.5 加强管理,净化“网红”生存的网络空间

在应对网络红人现象的消极影响调查中,呼声最高的便是加强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在本次调查中,有65.75%的同学选择了这一项。在访谈中,学生也认为应该对“网红”生存的网络空间加强监管。首先,各平台要加强对网红的审核,完善身份认证措施,严禁未满十八周岁的孕妈当主播。其次,要加强监管,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实行动态监测机制,一经发现有言语过激,行为不妥的网红就应该警告实行惩戒,甚至可以永久封号。再次,平台也要建立健全举报机制,鼓励大家参与网络治理,共同打造健康绿色清朗的网络空间。最后,各平台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不能受利益所驱动,在主页推荐一些博眼球,无下限的网红,或者为用户推送不良网红链接。各大网红平台可以联合建立网红信用机制,一旦发现问题网红,便可以拉入黑名单,永远不可以再注册账号。这样,便可以净化“网红”生存的网络空间,响应国家打造晴朗网络空间的号召。

参考文献

[1]孙博逊,初明利.“网红”的发展脉络及其对青少年的榜样效应[J].中国青年研究,2016(11).

[2]胡德平.大学生“网红”现象分析与教育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04).

[3]邱袁利.“网红”对大学生价值观形塑的影响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03).

作者简介

浩日娃(1995-),女,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硕士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网络红人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网络红人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媒体平台上网络红人走红原因浅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吓死宝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