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护理路径对急诊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

2019-03-23 08:37李宗燕何雪华蒋志芳黄文伶陆小荣
关键词:分流急诊科冠脉

李宗燕,何雪华,蒋志芳,黄文伶,陆小荣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31)

ACS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死亡率比较高[1]。冠脉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胸闷和胸痛,至发病机制是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管壁发生粥样硬化,当管壁斑块非稳定期时,发生脱落导致栓塞形成(完全栓塞和非完全栓塞)[2]。因此,临床上及时改善冠脉供血,给予溶栓或PCI(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缓解病情,挽救生命[3]。我院对40例ACS患者实施抢救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急诊科救治的80例ACS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参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9.5±6.7)岁,平均发病时间(6.4±2.7)小时,疾病类型:UA、急性ST段抬高AMI、急性非ST段抬高AMI。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符合WTO关于ACS的诊断标准,并经ECG确诊;(2)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1)精神障碍者、严重肝功能肾功能不全者;(2)恶性肿瘤者。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急诊科常规护理路径干预,遵守急诊科关于救治ACS患者是相关流程进行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抢救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成立救治ACS小组 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内成员安排,但要求科主任担任组长,急诊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必须含心内科医生、介入室医生等具有心血管内科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结合本院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搜寻相关文献,借鉴国外和国内相关护理经验,制定本院抢救护理路径,并确保落实到位。

(2)实际ACS抢救护理操作 接诊医护人员接诊到患者后立即给予初步病情判断,对于疑似ACS的患者立即按照ACS小组抢救护理路径干预,立即送往急诊抢救时,给予氧气吸入并上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四项生命体征并记录,建立静脉通道,对患者进行ECG检查,开展抽血化验,填写胸痛时间管理表,按医嘱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缓解病情,心内科接诊医师与家属谈话快速完成术前签字。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操作的同时要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疏导其担心预后恐惧手术等消极心理,鼓励患者。联系护工做好电梯迎接,准备外出急救箱,平车送至介入室。术中备好抢救药品,以防意外发生能及时救治,备好介入器材如支架和球囊,嘱咐患者放松情绪配合手术。术后给予穿刺部位压迫止血,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发现穿刺点有渗血现象要立即给予止血处理。按照医嘱给药,术后7天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给予饮食指导,保证营养摄入充分,且不可进食刺激性比较大的饮食等。患者病情改善后需要出院时,护理人员给予出院健康指导,告知患者定期复诊、按医嘱吃药,发放科室名片,告知患者身体不适打电话给予医护人员。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的急诊留滞时间与护理分流时间、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率,并发症包括尿潴留、术后渗液、疼痛等。

1.4 统计处理

2 结 果

研究组的留滞时间及分流时间均显著少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发生4例抢救失败死亡案例,抢救成功率90%明显低于研究组100%,P<0.05;研究组发生1例术后疼痛,参照发生1例尿潴留、2例术后渗液、1例疼痛,前者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后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相关指标对比(±s,%)

组类 例数 急诊留滞时间(分) 护理分流时间(分) 抢救成功率(%) 并发症率(%)研究组 40 30.4±11.5 3.4±1.2 40(100.0) 1(2.50)参照组 40 45.6±13.7 7.8±1.5 36(90.0) 4(10.0)t/x2 5.3745 14.4867 10.5263 4.8000 P 0.0000 0.0000 0.0011 0.0284

3 讨 论

ACS病人送入急诊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判断患者的病情,给予轻急缓重分流处理,快速给予各项挽救生命措施,最大程度的缩短急诊留滞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常规的急诊护理干预并不能满足ACS的全方位抢救护理,存在护理漏洞,延长了急诊护理分流时间。抢救临床护理路径是新的护理方式,成立的ACS救治小组有专业的心内科及介入室医生参与,并且有完整的就诊抢救流程,从接诊、诊断、治疗(介入治疗)及用药、病情指导和出院指导都有顺序性和时间性,能有效减少急诊科留滞时间[5]。同时对患者实施全程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消极心理,鼓励其积极配合治疗。还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给予溶栓药物治疗时,严密观察患者的出血特征,防止发生意外。对患者进行术后体位制动及饮食等健康指导,有效降低术后穿刺点出血渗液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立率,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分流急诊科冠脉
精益A3管理工具在提高STEMI患者绕行急诊科直达导管室的应用与探讨
基于4G和5G上下行分流策略研究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NSA架构分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