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动因与方式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

2019-03-24 05:44李琦
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航空港港区郑州

李琦

(郑州大学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进程的加快,机场尤其是国际机场周边地区日益形成航空关联产业聚集的临空经济区。郑州市身处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其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尤为迅速。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由国务院批复成立。通过郑州航空港经济试验区这个桥梁,郑州市和世界经济联系更为密切,郑州市临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在“一带一路”推进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全球价值链重构现象凸显,全球价值链视角已成为当前研究生产、加工及进出口贸易的全新角度。对郑州航空港区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和路径进行分析,对郑州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内涵和相关研究,接着对目前处于快速成长期的郑州航空港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动因进行分析,最后从产业层面,选取郑州航空港区的三大主导产业——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例,对其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全球价值链重构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生产过程逐渐呈现出世界范围的分离化和生产活动的分散化,在同一条价值链条上生产的各个环节被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网络,形成了基于价值实现的全球价值链(GVC,Global Value Chain)。

关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研究,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利弊和如何重构等方面。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地位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是全球价值链链条中的价值管理角色。Gereffi[1]指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实质是后发国家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并从全球价值链中获取更高收益。但是,Khara等[2]指出重构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尤其在发展中国家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影响更为突出。Bi等[3]也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中可能存在风险。

国内学者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原因。谭人友等[4]认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失衡,且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田文等[5]认为比较优势变迁导致了全球价值链重构。王海杰[6]认为全球价值链重构已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现象,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攀升至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二是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杜传忠等[7]指出,在工业4.0的大趋势下,我国应加快智能制造业的步伐,打造以“本土产业”为主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链条上的地位,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多利益。余振等[8]指出贸易摩擦下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有着“催化剂效应”和“润滑剂效应”,我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过程中应构建完善的应对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以上所述为全球价值链重构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但是目前缺少对省际产业价值链重构的研究,关于临空产业进行价值链重构的研究更为稀少。本文以航空港经济实验区产业为例,对其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和方式进行分析。

2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分析

郑州航空港区虽然已经以航空物流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发展中心,形成了良好的集聚效应,逐渐成为“一带一路”相互联通的重要枢纽和内陆地区嵌入“一带一路”的中心支点,航空港区产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也越来越高[9]。但是,航空港区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依然不高,主导产业附加值较低,航空港区产业进行价值链重构显得十分必要。

临空经济发展历程是临空经济从某个阶段特征的整体结构与态势向另一个具有阶段特征的整体结构与态势的演进过程[10]。如图1所示,郑州航空港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要经历一系列的阶段,且不同阶段的动力来源是不同的,不同的动力又需要匹配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在成型期、成长期、成熟期3个不同的演化阶段,航空港区产业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方式也不同。目前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处于成长期,在该时期,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依赖程度降低,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港区产业发展的驱动模式主要是线(航空运输线)—地(产业)互动,流(物流)—物(货物)互动。在航空港区产业生态系统发展的成型期至成熟期的过渡阶段,基础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依然发挥作用,但方式和强度都在变化。港区产业的外源性动力逐步内化,多种动力混合驱动港区发展。航空港区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动力分析如图2所示。

图1 航空港区产业动态发展图

2.1 基础性动力

基础性动力是指机场的基础设施等资源对机场发展的驱动作用,其对港区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也有着重要的驱动力量。临空经济区的形成主要依靠于机场基础设施资源的驱动作用:在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的成型期,机场基础设施迅速扩展,奠定了机场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的成长期,机场产业规模急剧扩大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全球价值链链条中地位初显;在成熟期,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高技术产业也迅速发展并向全球价值链链条中高部攀升。郑州航空港区因其国际航空物流中心的战略定位,在机场附近以航空运输业为中心,汇聚了大量的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在郑州航空港区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基础性动力主要产生驱动作用,同时与内生性动力和外源性动力相辅相成,一起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内生性动力

临空经济区的内生性动力来源于临空经济区的内部力量,作用于整个发展阶段[11]。郑州航空港区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内生性动力主要来自于3个方面。一是以航空港区内部主导企业为中心与其他相关机构共同组建的产业集群。郑州航空港区内部的产业集群主要有精密机械、智能终端、现代服务等。二是高级技术人才的投入。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高级技术人才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日益加强。三是在航空港经济的发展中,各产业为了获取更多资源而内生出的竞争性因素,如创新性因素、技术进步等。其中,创新性因素会使得价值链条环节改变价值分配,重新构造新的价值链条。创新驱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对航空港区产业实现内涵式发展、实现价值链重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3 外源性动力

在郑州航空港区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外部因素的影响会驱使其价值链条发生变化。现阶段,航空港区的制度环境仍需完善,影响港区产业价值链重构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国际分工市场的严重失效、消费市场的壮大等。

2.3.1 国际分工市场的严重失效

国际分工反映着价值链的分化、延伸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关系。在国际分工市场中,为了发挥更大优势,全球外包市场迅速成长并扩大。国际分工市场的这种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外部性、发达国家对定价权的占据等问题不断出现,进而表现为国际分工市场的严重失效。在不均衡的国际分工市场中,港区内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较多的代工类企业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也受到冲击并重构,对港区内部尤其是高端制造业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也会加大,进一步驱动了港区产业的价值链重构。

2.3.2 消费市场的壮大

据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官方网站统计,2018年航空港实验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0.24亿元,同比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3.39亿元,同比增长12.2%。消费的持续升级,直接扩大了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港区产业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低端的局面。同时,消费还能为研发和设计提供动力,促进港区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但是,消费市场的扩大,并不意味着在价值链上就占据了主导优势。尤其在产业的价值链增值环节——售后服务环节,当品牌的售后模式成为提升价值链地位的新方式,此时大买家反而成为了附庸。因此,抓住消费升级的大趋势,驱动港区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处于成长期的前期阶段。在这个时期,3种动力的作用强度各有不同。其中,内生性动力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港区内部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为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性动力;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内生出的创新动力,进一步推动了港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3 郑州航空港区产业价值链重构方式

在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的现阶段,参与全球价值链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实现航空港区产业价值链的升级和重构是提升竞争力、带动临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这个时期,港区内高技术产业在上游位置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本土产业在下游发挥支撑作用。

3.1 航空物流业

经过在成型期的发展扩大,航空物流业在成长期已经趋于成熟。在这个时期,港区物流业受创新性因素和国际分工形势的驱动较为明显,航空物流业价值链应着重于优化物流信息系统、完善服务网络体系[12]。

第一,要完善制度环境,改善配套保障措施。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物流产业园日益壮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在保障良好发展势头的同时继续提升航空物流效率。政府还需继续强化监督管理机制,消除恶意竞争。同时,建立双向协调机制,增强政府和机场、货运公司、航空公司之间的沟通协调,提升航空物流效率。

第二,优化物流信息系统,推动航空物流业信息化发展。在工业4.0背景下,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网络技术可以实现航空物流业运输环节的可视化管理,同时能够更集中连接不同货物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避免服务断层。如,通过GPS来实现对运输货物的精准追踪,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准确的物流信息服务,优化客户体验。

第三,完善航空物流网络体系。港区内产业要与全球供应商和销售商保持密切合作,需进一步完善航空物流网络。作为中部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对航空港区的国内物流网络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能够充分发挥国内交通枢纽的优势,促进国内贸易发展;继续铺设海外物流网络,选择发展成熟的海外国家做好重点铺设,构建更加紧密的海外代理网络,有利于获取更好的海外货物代理服务和稳定货源,为港区内产业开展海外业务铺设道路。

3.2 高端制造业

虽然郑州航空港区高端制造业在成型期实现了从小到大的迅猛增长,但是港区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基础薄弱、先进技术支撑不够,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在这个时期,受创新性因素和先进人才等因素的驱动作用,高端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重构应当着力于以下3点。

第一,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郑州航空港区高端制造业的规模参差不齐,缺乏高质量的高端制造业的入驻。建立更具筛选性的准入制度,吸引高质量的科技型、生态型、创税型企业的入驻,扩大高端制造业规模。对符合高质量标准的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和扶持,提升港区高端制造业的整体水平。

第二,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港区高端制造业应形成新的研发模式,以柔性生产吸引消费者参与研发设计,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提高高端制造业的服务水平。在生产环节,应积极驱动港区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传统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升级,以智能为导向推进港区制造业的集群式技术创新发展。

第三,为了提升高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人才。代工类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式转型升级,需要高技术人才相匹配,从而摆脱劳动密集型的桎梏。通过在航空港区加大人才培养投入,设立高端技术研发机构,加强企业与高校的合作等方式吸引省内外高端人才,为港区高端制造业优化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3.3 现代服务业

航空港区产业的发展进入成长期后,服务业已成为航空港区的支柱产业,在全球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的势头下,服务业对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在制造业价值链重构中也发挥巨大作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更加凸显了国际分工的不平衡,新形势驱动下的港区传统服务业要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型,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价值链。

第一,在继续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在港区内引进高质量外资企业,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下的资本、技术、市场条件,使港区服务业在竞争中提升产业结构的整体素质、效率,完善服务业产业结构并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第二,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积极引进科技型人才,增设人才培养基金,培育港区服务业的新技术和新优势,推动服务业向技术密集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同时推进高端制造业的产业价值链重构。

第三,全球价值链重构背景下要实现港区现代服务业价值链重构和升级,除了加速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纵向优化升级,还有第三产业内部的横向交叉升级,促进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节点的攀升[13]。

猜你喜欢
航空港港区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梦启郑州
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部分墓葬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港区故事
郑州航空物资流发展困境剖析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