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内涵研究评述

2019-03-25 11:07张力丹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内涵理论思想

张力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 102200)

一、引言

自2014年2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主持学习并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到2015年5月2日习近平同志在与北大学子的座谈会上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再到2016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把文化自信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的重要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举,将“三个自信”拓展为“四个自信”,这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与传承,是对“三个自信”的精神升华,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彰显了文化自信的重要地位和时代价值,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1]

为此,学术界也围绕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内涵、特点、生成逻辑、价值意义、实践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对于今后明晰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方向,挖掘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研究的深度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学术界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研究进行综述,将这方面的研究内容归纳为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来阐述。

二、价值向度:理论价值、精神价值与现实价值的统一

(一)理论价值

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又一理论创新和理论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伟大成果,它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2]

沈湘平认为习近文化自信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有发展创新之处,他从政治文化角度出发,阐明文化自信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支撑,他认为党内的政治文化是党的建设中更为持久的力量,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构建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

秦志龙和王岩指出文化自信之旨趣在于从文化视角来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内涵,从文化的维度来进行剖析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让“中国方案”在社会制度方面日趋成熟、更加完善。这是对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补充与发展。[3]

项久雨认为新发展理念是在挖掘新时代中国硬实力的发展潜能,创造中国硬实力发展动力;文化自信思想是指引中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二者之间是一种深层次的互动关系。[4]硬实力的提升为软实力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文化自信思想又为新发展理念提供价值认同的源泉,反作用于新发展理念,来指引中国硬实力的提升。

(二)精神价值

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是他们在精神层面上所传达出来的一种诉求。这个主体可以是微观的个人,也可以拓展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表现为群体对于他们文化充满了信心以及个人对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文化有着极大的认同感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1.3.3 壳聚糖微球溶胀实验 将所得壳聚糖微球分别置于pH2.0盐酸溶液和pH7.0磷酸缓冲溶液中,每隔30 min测量微球的质量及粒径大小.

从宏观视角来说,应当从国家或者民族的层面上来探讨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沈壮海和张哲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底气以及在文化问题上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精神状态。[5]在刘建军看来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的成员自信力的最高表现,还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对于他们文化的自主性和自豪感的体现。[6]

从微观视角来探讨,秦志龙和王岩认为文化自信表现在个人对所属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价值认同、身份认同、情感寄托和积极的态度。这种个体情感有利于激发个人热爱国家、热爱民族的情感,从而使人们投身于国家民族的建设之中。

大多数从个人角度出发研究的学者都认可这一观点,这是文化自信带给个人精神上的价值认同感。

还有将文化自信的内涵拓宽到社会层面上的,张永远认为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人们对国家、民族和政党的学说理念以及传统文化的肯定,还是对社会风俗等习惯性的优秀社会行为充满了自豪感并发自内心的尊敬、热爱。[7]

(三)现实价值

从价值诉求的角度来看,文化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可以为人指明正确方向,可以带领人们前进,可以给人以不懈奋斗的动力。

项久雨和吴海燕指出,价值观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文化自信思想能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各种文化,如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正视西方文化。[8]文化自信思想的发展态势,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指明了正确方向。

文化自信思想能培育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修养水平,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好的文化自信基础还能激发大学生的文化责任意识和文化担当意识,使之自觉传播先进文化、主流文化。

蔡瑛和孙必鹏将文化自信看做一种理论生机勃勃的源动力,他们认为一个国家、民族或者政党选择自己的道路和拓展自己道路的时候都会受到这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这是文化自信所带来的价值判断,这也是中国道路自信并且充满蓬勃的生机与活力的原因。[9]沈壮海和张哲就将文化自信解读为“一种无形而强大的力量”,他认为当人们对自己的文化足够认可的时候,文化就有着凝聚人心的力量,并且让人有着奋斗的动力和坚持的定力。[10]

与之相呼应的还有张永远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出发来看“四个全面”发展战略,他认为“四个全面”是文化自信思想的表现,文化自信思想促使“四个全面”发展战略向着更为深入的方向贯彻落实。文化自信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支撑和不竭动力。

三、实践向度:从理论到实践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并且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某一个方面。这就要求理论要应用到实践当中去,让实践来检验理论,并且指引推动理论的发展,最后更好地指导实践。

在既有的研究中,对于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的探索还不够深入,关于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具体运用到某一学科的研究较少。其中有赵爱玲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落实到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让理论回归到了实践。赵爱玲认为“四个自信”的提出,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自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探索中有着引导作用。她从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内在需求和客观需求两面方出发阐述了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自信教育与引导的必要性,以期实现大学生价值观的自觉、自律到自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这为如何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自信教育指明了方向。

黄蓉生则是从教育者的维度来研究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她从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角度来阐述了文化自信建设。她认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建设关系着高校意识形态安全,要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就必须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建设。黄蓉生还总结了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其深厚的文化背景,提出了坚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文化自信的方案。

还有关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在国家战略的实践上的思考,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的研究理论,段光鹏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本身就是文化自信思想的一种体现,文化自信思想还发展了“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并且为它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在“一带一路”中发展实体经济,就要坚持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用民族文化激发中国力量。坚持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拓宽文化虚拟产业的发展道路。

四、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目前学术界围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基本内涵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从既有的研究成果而言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在许多方面都还有着完善、优化的空间。特别是对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研究有待拓展,对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的联系与区别还有待界定,以及关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多角度的观照以及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问题还有待探索,用全球性视角来看待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还不够充分。

第一,树立系统性意识,整理并完善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构建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战略还不十分明确,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为此,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提升传播能力,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构建多元化的新世界图景作出应有贡献。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建设也应如此,现在学术界对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都还是碎片式的研究,大多是关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某一方面的探索。如何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寻找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碎片化的理论整合、梳理、完善成一个科学的体系将是学者们要面临的重大课题。

为此,接下来应该着力探寻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中的主要内容、基本内涵、特点、生成逻辑、价值意义、实践路径等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整合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元理论结构体系。在完善既有研究成果不足的基础上,填补目前尚未涉及到的理论空白,阐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理论、历史渊源、实践方法等问题及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二,厘清习近平文化思想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的界限和联系,更好地构建、丰富学科体系。

目前学术界主要着力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的整理,但是对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这两个概念并没有清晰的界定,普遍是将二者等同起来。虽然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不应该将其片面地等同。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主要内容可以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去理解,包含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的基本内容。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基本内涵是从其主要内容中挖掘延伸而来的,是对主要内容经过多层面多维度的考察形成的更为丰富而深刻的表达,而不仅仅是文化本身。其所涵盖的范围是由主要内容出发,不能局限于狭义的“文化”这个单一的层面,而要推及到与之相关的各个领域。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体系尚未完善,其主要内容有待归纳、整理和总结,导致学术界运用这两个概念上普遍存在着混淆的问题。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体系建立与习近平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内涵的概念划分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厘清基本概念有助于构建清晰完善的理论体系,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又进一步推动各个理论板块及其分支内容的研究。

第三,多学科、多角度研究,将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运用到具体实际中,指导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使得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和围绕这一理论的实践密不可分。目前学术界对于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大多还局限于哲学领域,而且都还是理论层面的探讨,缺乏多学科、多角度的观照,围绕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落实到某一学科的实践方面的研究还较为薄弱。可以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为指导,充分结合学科实际,破除学科壁垒,研究某一学科视阈下的文化自信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有创新地全方位地观照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有利于促进该思想体系实践路径的形成,也有利于从实践中汲取养分来不断完善发展基础理论。

第四,用全球性的视角来看待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领导下增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提升国际话语权。

如今是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在文化软实力上与西方国家有着较大差距。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和国家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因此坚持文化自信也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西方国家凭借话语霸权来传播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观点,对我国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击;另一方面,如今国际环境复杂,面对各种妖魔化中国的言论,需要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到真正的中国。为此,我国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构筑中国文化影响力。

张继龙指出,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下来构建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地方性和全球性矛盾的尝试,是文化自信精髓的拓展和深化;[12]文化自信着力于冲破西方文明理念,摆脱霸权主义,倡导互助平等的文化发展新常态,追求文化上的多样性和自主性,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到文化自信“不是要搞自我封闭, 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各国各民族都应该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 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思想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13]所以不仅要从国内环境来谈文化自信建设,还应该树立全球性视角,以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为指导,在全球范围传播中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五、结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文化自信的地位逐渐上升,现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领导,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文化自信思想,紧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占领意识形态的高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加强全民族奋力向前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内涵。随着学术界对这一思想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研究的深度不断加大,专家和学者们已经取得了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但仍然还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间。[14]以上是围绕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基本内涵方面研究的综述以及针对既有研究的不足所提出来的一些建议,希望通过专家和学者们的不懈努力,推进习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研究,让这一理论更为成熟和完善,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猜你喜欢
内涵理论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思想与“剑”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活出精致内涵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