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护理干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属认知、信念、行为的影响

2019-03-25 08:35陆青梅梁英韦桂源陈玉科
右江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贫血信念家属

陆青梅 梁英 韦桂源 陈玉科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属认知、信念、行为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2017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认知、信念、行为问卷调查表,对102例重型-β地贫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并给予持续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干预12个月后家属的认知、信念、行为情况。结果干预后认知、信念、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F值分别为269.47、53.94、262.87,均P<0.001),得分的高低为:干预12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干预前(P<0.01)。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提高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属的认知、信念、行为。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家属;认知;信念;行为;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556.6+10.4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1.004

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简称地贫,为广西最常见的遗传性血液疾病[1]。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引起珠蛋白肽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导致遗传性溶血性贫血[2]。到目前为止,该病尚未有特殊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已成为治疗造血系统、遗传及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3]。近20年来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β-地贫取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到医疗技术水平、家属对该治疗方法的认知不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重型β-地贫患儿还是依靠长期输血、除铁治疗来维持生命。患儿能否按时输血和应用除铁剂,完全取决于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我们在前期调查发现,重型-β地贫患儿家属对地贫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和健康行为较低,健康信念和行为不一致[4]。针对调查结果,我们对患儿家属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输血的102例重型β-地贫患儿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条件:(1)为患儿家属,年龄18岁以上,同意参加本研究;(2)无精神病;(3)能独立完成问卷,若文化程度低,不能独立完成者,则由调查者逐项提问,被调查者回答,确认无误后再完成选项;(4)首次参与本研究。家属基本人口学特征见表1。患儿情况:男63例,女39例,年龄0.8~14(6.45±3.36)岁,输血时间0.5~13(5.43±3.43)年。

1.2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认知(cognition)、信念(belief)、行为(behavior)问卷调查表,简称CBB调查表,该调查表内容包括患儿及家属一般情况、相关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等4部分。相关知识设有“知道”和“不知道”两个选项,健康信念、健康行为设有“是”和“不是”两个选项,如果选择知道,则要求家属写出或说出具体内容,如果写不出或回答错误,均视为不知道[4]。评价方法:选择“知道”和“是”分别得2分,选择“不知道”和“不是”分别得1分。

1.3调查方法

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干预12个月后分别发放CBB调查表,调查前由调查者向患儿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同意后发放CBB调查表,对于文化水平低,不能独立完成者,则由调查者逐项提问,由被调查者回答。共发放102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

1.4持续护理干预措施[4]

(1)政府、医院领导重视,邀请国内外专家、爱心人士到医院开展知识讲座,介绍治疗、护理新进展;每年每人免费检测血清铁一次。(2)编写宣教手册并发放给患儿家属,人手一册,在患儿输血期间由专科护士进行一对一宣教,逐条讲解、指导。(3)不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地贫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宣教水平。(4)开通地贫专家咨询热线电话、微信公众号、QQ等平台,及时解答问题。(5)持续开放“地贫之家”“地贫协会”“阳光书屋”,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6)每个月由医院专家、义工、地贫患儿家属组织举办“走进地贫之家,提倡无偿献血”活动一次,内容有地贫知识讲座、到街道社区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如何避免重型地贫儿出生知识,宣传互助献血的优点和必要性,志愿者组织地贫患儿玩游戏、绘画、讲故事等活动;知识讲座可由患儿家属主讲。(7)由百色市各界爱心人士组成红十字关爱地贫服务队,不定期组织开展关爱地贫活动,由地贫患儿进行主持、讲故事、地贫知识有奖问答、水果拼盘等。(8)学校大学生设有地贫协会,由协会负责人组织各个班级学生召开“关爱地贫、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班主任组织学生互助献血;利用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对群众开展防治地贫宣传活动。(9)开通电话预约输血,专科护士电话跟踪随访。(10)建立义工和地贫家属微信群、QQ群,义工和地贫患儿家属们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交流心得、治疗情况、发放各种通知、接龙报名参加活动、爱心人士捐款等。

1.5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表编号后由两人录入Excel表格并核对,以确保数据准确无误。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s)表示,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LSD法。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结果

干预前后家属对地贫相关知识认知、信念、行为比较见表2。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患儿家属的认知、信念、行为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得分的高低为:干预12个月后>干预6个月后>干预前,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3讨论

3.1持续护理干预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持续护理干预是将医院护理措施延伸至出院后,对有康复需求且病情稳定患者提供的有成本效益的健康照护[5]。持续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对学龄期哮喘缓解患儿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肺功能与哮喘控制水平[6]。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维持酒精戒断、积極配合治疗,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以上说明持续干预可以提高慢性病患者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护理模式更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

3.2持续护理干预对重型-β地贫患儿家属认知、信念、行为的影响

重型β-地贫患儿需要定期输血来维持生命,长期输血导致体内储存铁过多而对心、肾、肝、脾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当血清铁蛋白>1000 μg/L,无或较少输血的中间型β-地贫血清铁蛋白>800  μg/L时应开始除铁治疗[8]。长期抽血检查、交叉配备、输血、除铁治疗等不仅给患儿增加痛苦,而且也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家属对疾病认知不足将影响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对重型β-地贫患儿家属持续不断地进行护理干预后,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信念和行为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1)。由此说明,通过组织患儿家属参加各种讲座、关爱地贫患儿一系列活动,利用QQ群和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不仅是家属获取相关知识、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家属在精神、物质、信息等多方面得到相互帮助的主要途径。政府、医院、医护人员、社会爱心人士、义工、志愿者、学生等共同参与到重型β-地贫患儿及家属持续护理当中,使家属在疾病相关知识信息、情感、技术等方面获得更大的支持,能够帮助患儿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自觉执行正确行为。因此,对重型β-地贫患儿家属实施持续护理干预,能提高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信念和行为,使家属按时带患儿到医院输血和应用除铁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了患儿的寿命。

参考文献

[1]马秋琼,周丽,严芝光,等.防城港市边境地区儿童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分析[J].右江医学,2018,46(2):147-150.

[2]李敏清,陆雪梅,简文倩,等.广西各民族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分布及产前诊断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3):541-543.

[3]张春凤,蒋和玲,周贻振,等.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干细胞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原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8,33(13):22-25.

[4]陆青梅,梁英,韦桂源,等.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儿家属认知、信念、行为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7,32(6):911-913.

[5]Hadi N,Aminsharifi A,Sadeghi A,et al.Superselectivea-adrenergic blockers vers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A prospective comparison of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 afte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J].Qual Life Res,2013,22(6):1287-1293.

[6]文萍,白永旗,赵南霜,等.持续护理对学龄期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儿预后的干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13):30-33.

[7]徐东方,谢多希.实施持续护理干预对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0):949-950.

[8]罗学群.β地中海贫血铁过载的预防及治疗[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4,29(11):823-826.

(收稿日期:2018-12-06修回日期:2019-01-03)

(編辑:潘明志)

猜你喜欢
贫血信念家属
血常规检测结果对鉴别诊断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价值观察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你对贫血知多少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围墙的信念
信念而非执念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信念无价
妊娠贫血与饮食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