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铁路专用线综合运用研究

2019-03-25 08:34顾凤良
科技视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研究

顾凤良

【摘 要】通过改建扩建、整合优化、企业共用、发展转型等方式,完善铁路专用线配套设施,将老旧铁路专用线延伸至大型厂矿企业、产业园区、重要港口和口岸,解决徐州市物流体系不健全问题是可行的。

【关键词】铁路专用线;研究;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 U448.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1-0239-002

1 研究背景

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徐州北站是亚洲第二大编组站,市域内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分布密集,铁路专用线数量、里程居江苏省首位,铁路物流发展基础较好。随着徐州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和环保要求,铁路货运需求和货运结构发生了变化,现有铁路专用线货运与现阶段物流发展不匹配不融合。

1.1 铁路货运量现状

徐州全市铁路货运到发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五年年均下降8.3%。2016年全市铁路货运到发总量为3431万吨,其中货物发送量707万吨, 到达量2724万吨。货物品类以煤炭、建材、矿 石、粮食、钢铁、化肥为主,其中煤炭到发量占比分别达到90%和75%,货运品种相对单一。

1.2 铁路货运结构现状

2016年徐州市全社会货物运输量40647万吨,其中铁路完成货运量3431万吨,占全社会货运量的8.4%,铁路货运占比位列全省第二,仅次于连云港(27.0%)。

1.3 铁路专用线现状

徐州市铁路专用线共59条,运营总里程314.14公里,其数量、运营里程均居江苏省首位。其中在用的45条,运营里程数 278公里;因故停用的14条,运营里程数36.14公里。

徐州市在用的铁路专用线多服务于采煤、电力、钢铁等生产企业,服务各类物流园区、港区的专用线仅有金驹物流园、万寨港、邳州港、双楼港、东原港等5条。年到发量超过200 万吨的专用线有华润电厂、万寨港、国华电厂、徐塘电厂、阚山电厂、邳州港、双楼港、东原港 8 条专用线,其余专用线年到发量普遍低于50万吨。

2 存在问题

徐州市铁路专用线虽然数量多、里程长,但存在服务对象单一、运能利用效率低下、公共服务功能缺失等问题。铁路货场虽然数量多,但布局分散,设施设备落后,利用率偏低,孤岛现象明显,与其他运输方式衔接不畅,货场的功能性综合性不强,造成目前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发展不匹配不融合。市域内铁路货运量仅占货运总量的8.4%,大大落后于武汉(13.5%)、郑州(12.5%)等铁路枢纽城市,特大型铁路枢纽的优势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铁路集疏运水平亟待提升。从铁路货运结构看,徐州市铁路专用线大多是计划经济年代依托煤炭开采、电力能源等行业投入建设,煤炭到发量分别达到90%和75%,货品单一性十分突出。货物到发结构为76:24,而临沂市为29:71,利用铁路输出的货物量偏低。从铁路专用线运能看,停用线路数量、里程两项指标分别占到总数量和总里程的 23.7%、11.5%。服务于国家粮、棉、油 库等战略物资储备的在用线路,难以依托其发展综合性物流园区。电力行业运煤专用线仅为服务本企业所用,短时期内难以服务周边其他物资运输。为此造成专用线运能利用效率低下。从铁路专用线装卸场功能看,目前基本是以满足站到场内站运输为主的配置,缺少城市配送、流通 加工、集散贸易、综合保税、期货交割、信息平台等复合性功能,与现代物流发展要求不适应,还没有建成依托铁路货运为核心载体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业务量明显不足。

二是铁路专用线与物流园区布局不衔接。 铁路专用线孤岛现象突出,造成进出货运车辆通行受限,货源组织困难,设备利用效率低,制约了铁路专用线与其他联运方式物流链功能的发挥。市内物流产业主要布局在沿京杭运河和东陇海线两大发展带,而现有铁路专用线位置大多位于远离综合性物流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等货物集散前沿的矿区老旧企业。现有专用线与徐州港作业区接轨的仅为万寨港、邳州港、 双楼港、东原港 4 个,直入物流园区的仅为金驹物流园,铁路专用线与港口、物流园区融合发展程度显然偏低。

三是铁路专用线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 目前徐州市缺乏与上海铁路局在铁路专用线运营管理方面的合作互动。政策规划衔接不够,双方在发展政策、物流规划制定时相互参与度不高。运营管理割裂情况突出,货运场站周边物流园区未能与铁路局运管形成有效互动机制。资源共享度低,地方社会物流资源未能与路局管控的货运资源全面对接。信息共享度低,主要表现在铁水、铁公联运节点与铁路、货主各环节间的业务信息交换时效性差。各专用线主体在用的信息系统 相对封闭,大量的信息资源难以充分利用,不利于沿线企业对专用线的共享共用。

3 鐵路专用线综合利用研究

3.1 总体思路

充分发挥专用线串联供需两端、园区与企业、物流与产业的桥梁功能,加快建设布局一批全国性、区域性、地区性多层级大型综合物流园区,构建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的“以线串片、 以片及面”铁路物流节点和专用线网络化体系,把徐州打造成为“融合淮海、服务全国、联通海外”的物流中心城市。

3.2 主要目标

到2022年,以铁路运输方式为核心的铁路物流园区成为现代物流载体的重要类型板块,多式联运成为铁路物流园区的高效运输方式,铁路货运量占全社会货运量的比例提高到 15%以上,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地区生产总值比率降至12%以下,服务半径实现淮海经济区全覆盖,辐射半径超 1000 公里,成为“一带一路”东部铁路物流枢纽。

3.2.1 铁水、铁公联运体系成效初显

以铁水、铁公联运的物流园区占比明显提升,铁水联运量达到 1500 万吨以上,集装箱运量占铁路总运量 20%以上,其中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 10%以上。实现 1000 公里以上运输中,公路运输占比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

3.2.2 铁路物流园区成为物流载体的重要板块

建成若干个依托铁路运输方式为核心的区域级以上综合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设施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铁路物流园区的综合保税、期货交割、集散贸易、 国检商检等配套功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3.2.3 运贸产协同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实现运能 利用效率、对外贸易和制造业发展的“三提升”,“特种商品口岸+跨境电商”、“徐新亚班列+商品交易中心+ 跨境电商”等业务模式发展加快,物流增值服务进一步拓宽,形成“以运带贸、以贸促产、以产提运”的良性产业互补发展格局。

3.2.4 路地企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地方(企业)与国铁在运输管理和贸易协同方面合作不断深化,政策衔接、规划制定、信息沟通、项目推进等实现有效对接,重点铁路物流园区“路地(企)共建”模式不断创新,形成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的双赢合作新机制。

3.3 实施路径

(1)围绕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突出“运贸产结合, 路地企联合”,完善公铁、铁水多式联运体系,创新发 展机制,打造一批铁路物流园区,加快形成商贸物流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2)以构建多式联运体系为重点,推动物流降本增效。 推动铁路专用线直入港区、园区,构建设施完善、运能充分、衔接通畅、技术先进、绿色高效的公铁、铁水区域性多式联运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以运贸产结合为重点,推动铁路物流协同融合发展。创新运、贸、产融合发展机制,突出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铁路城际快运、特需班列、中亚班列、中欧班列等货运班列产品,着力发展铁路物流贸易、集装箱货运、期货交割等服务业务,实现铁路运输、货物贸易和生产需求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4)以路地企联合为重点,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加强地方(企业)与国铁在运输管理、贸易协同方面的深化合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不断创新共建、共营、共管的“路地(企)合作”机制,实现在政策规划、信息、项目等方面的高效衔接。

3.4 重点任务

3.4.1 优化铁路物流园区功能布局

以提升铁路物流集散能力、运转效率和增强区域产业集聚度为重点,以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性项目为抓手,紧贴产业发展需求,瞄准物流需求和供给两端,优化整合要素资源,打造以市、县(区)产业需求和发展方向为引领的多级物流布局体系。

3.4.2 提升利用既有铁路专用线

利用已关闭矿区闲置铁路专用线及配套的机车、车辆、装卸机械等铁路货运设施,和仓库、煤场等铁路专用线仓储资源, 推动关停矿区向铁路物流园区转型发展。推动徐矿集团、大屯煤电公司综合物流基地建设,依托各矿专用铁路周边产业特点发展相应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物流、商贸物流等。 到2022年,既有专用线路服务铁路货场、物流园区利用效率争取达到80%。

3.4.3 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体系

依托徐州齐全的综合交通体系,着力构建公铁联运、铁水联运体系,打造区域性公铁联运中心、华东地区大 宗物资铁水联运中心。

3.4.4 创新运营合作机制

借鉴海安、南京、郑州等地发展铁路物流的经验与 模式,深化与铁路系统的战略合作,不断创新物流园区 “路地企联合”的合作模式,形成共同建设、共同经营、共同管理的铁路物流双赢合作新机制。

加强地方与国铁部门的战略合作,建立与上海路局、中铁公司的合作机制,设立地方(企业)与铁路部门的协调合作机构,为铁路物流设施的建设建立绿色通道。加强与上海铁路局在铁路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方面的对接合作,联动铁路资源权属企业及产权单位,推进铁路物流设施的投资建设,形成共同规划、统一报批机制,建设一批具有较好铁路多式联运条件的综合物流园区。

积极探索成立由地方政府(企业)、铁路系统密切合作的平台公司,通过联营机制拓展铁路

专用线的股权合作、资产管理、服务商战略联盟等多种经营渠道,促进路地企合作。明确运营中的责任主体,划分经营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收入,引导多元化的功能性项目进驻铁路物流园区,加强业务渠道拓展,激活運营主体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物流经营效益。

围绕重要港区、重点物流园区、省级以上开发区,深化与铁路系统的共同管理合作。创新管理合作机制,明确投资和经营主体的管理权限,政府做好政策引导、总体协调和宏观管理,物流园区主体结合自身发展条件,自主选择铁路专用线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铁路运输的高效衔接,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共同管理合作模式。

3.4.5 加强政府在合作机制中的主导作用

切实加强对全市铁路物流产业建设发展的组织领导,县(市)区政府为实施推进主体,加大政策扶持。整合集中要素资源,认真落实资金、财税、投融资、土地、运价、人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明确建设责任,细化节点计划,确保项目按进度建设。

【参考文献】

[1]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Spirit of the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State Council,2018,06,27.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