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

2019-03-25 08:36梅玫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讨论

梅玫

摘 要:时代发展的今天,为促进企业的更好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渐发生改变。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兴的企业管理模式出现了,那就是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基于此,就全面社会责任管理这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相关讨论。

关键词: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讨论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01-0008-01

传统的提升竞争力,进行促进企业良好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时代的需要。当今的企业,已经着手于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那么提高社会价值,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内容

1.实现了全员参与企业改革。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才能够让全面社会责任管理顺利进行并发挥价值。而完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上至领导下至员工,都从思想上重视社会责任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又快又好地发展。企业领导在企业中起着重要的表率作用,因此,企业领导必须要认识到社会责任管理的重要性。当然,企业领导不能只进行口头的宣传,而是应该从实际行动出发,引导企业员工进行社会责任管理。当然,普通员工也应该重视社会责任管理。普通员工,要理清社会责任管理的内涵并且明确自己在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企业员工,是支柱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企业额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和参与。除此之外,他们站在工作的第一线,对企业的问题和优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那么让他们参与企业管理,就能够真正发挥管理实效,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显而易见,领导和员工都积极参与社会责任管理,实现了全员参与企业改革,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2.从本质上促进企业的改革。传统企业经营是利益至上,而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施行,让企业开始以实现自我价值为经营目标。想要从本质上促进企业改革,就应该做到四点,分别是改变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改变企业的运营战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制定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相关人员应该认清楚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服务社会。也就是说,企业在实现自己的利益的同时,应该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当然,如果核心价值观念发生改变,那么企业的运营战略,也应该进行适时的调整。如顺应社会发展,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发挥实效等,都需要企业改变传统的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运营战略,从而实现企业的自我价值。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能够促进全面责任管理制度顺利进行,也能够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科学的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能够让企业领导了解员工在工作上的优缺点,也能够促进企业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到全面责任管理制度中。

3.企业产品质量得到保障。企业员工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该充分了解消费群体的需求,然后按照他们的需求进行相关产品的设计。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目标,也能够让企业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当然,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企业相关员工应该保证采购安全和材料质量,从而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企业的售后服务工作。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施行,就是让企业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那么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全面责任管理模式与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区别

1.不同的收益对象。传统企业以利益为主,它们的获益对象是企业的股东。企业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一般都会忽视社会群体和社会的利益。全面责任管理制度下的收益对象则产生了改变,具体表现在企业需要在保障自己利益的同时让社会利益得到保障。如此,便可实现共赢,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利益。

2.不同的管理目标。传统企业会以利益最大化为管理目标,而应用全面责任管理模式的企业,则需要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利益为目标。也就是说,全面责任管理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企业管理,如广大群众的利益、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社会大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社会的发展。那么,理清企业的管理目标,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尤为重要。

3.不同的管理对象。传统企业管理,以企业领导班子为核心进行企业相关事宜的管理。那么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如果领导班子不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或者制定不适合企业发展的目标,那很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良好发展,这就是传统企业管理的弊端。而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施行,能够让企业员工参与企业管理。他们是站在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人,对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及最先进的技术和发展潮流,都有较为准确的掌握。如此,改变了企业管理对象,也促进了企业的良好发展。

4.不同的追求利益类型。传统企业只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常常会牺牲群众或者社会的利益,来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一些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全面責任管理制度追求的是综合利益,它需要企业将各种因素考虑在内,然后再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传统企业与全面责任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追求利益的类型完全不同。

5.不同的管理机构。全面责任管理制度更加注重优化社会资源,实现服务社会的目标。所谓的优化,并不是简单地对资源进行肆意的掠夺,而是合理且科学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三、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措施

1.企业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从企业发展角度讲,企业各级领导应该认识到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对全面责任管理制度顺利实施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该起到表率作用,让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实效,促进企业的良好运营。总而言之,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的核心组成,他们应该从自身出发,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全体人员应该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理清自身在全面责任管理制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应该担负的责任。一个人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行为。只有企业员工在思想上重视全面责任管理制度,才能够以实际行动做好相关工作,才能够将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语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自发展,所以,将全面责任管理制度应用于企业,是比较好的选择。无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企业员工,都应该认识到全面责任管理制度的价值,并且积极配合,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如此,才能够让企业在新的管理模式的带领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应从综合利益出发,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初霞.全面社会责任管理下的新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16,(12).

[2]  王舒平.企业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及其实施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3).

[3]  殷格非.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内容[J].WTO经济导刊,2017,(4).

[4]  朱晶晶,张娟.全面社会责任管理 新的企业管理模式[J].统计与管理,2017,(2).

猜你喜欢
讨论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组织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巧用新型教学策略?创设高效复习课堂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作用与实施方法探究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