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9-03-25 07:34董薇范平平王惠媛崔昊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4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董薇 范平平 王惠媛 崔昊

摘 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771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汇总,从患者性别及年龄、ADR发生时间、所涉及的器官/系统、药品种类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771例ADR报告中,男性368例(47.7%),女性403例(52.3%)。婴幼儿及少儿患者(<10岁)占1.7%,中老年患者(>50岁)占75.7%。引发 ADR 例数最多的药品为舒血宁注射液(129例),中药注射剂引发的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38.1%)。结论: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剂ADR的监测工作,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安全用药。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4-0194-02

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物的单方或复方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溶液的灭菌粉末供注入体内的制剂[1]。中药注射剂与传统的中药剂型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中药注射剂直接进入患者的血液、皮下肌肉或组织,且成分比较复杂,各种配伍关系尚未明确等因素,会导致患者在应用中药注射剂时易发生ADR。因此,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分析,对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降低或避免ADR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ADR报告。

1.2 方法

对771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按照患者性别、年龄、ADR发生时间、所累及的器官/系统、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种类以及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性别、年龄情况

771例ADR的患者中,男性368例,占比47.7%;女性403例,占比52.3%。年龄1岁~94岁,平均年龄为59.4岁。<10岁的婴幼儿及少儿患者13例,占比1.7%;>50岁中老年患者584例,占比75.7%。发生ADR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见表1所示。

2.2 ADR的发生时间

ADR发生时间在用药后30min以内的248例,占比32.2%;发生时间在用药后30min~24h的362例,占比47.0%;发生时间在用药后24~72h的89例,占比11.5%;发生时间在用药后>72h的72例,占比9.3%。

2.3 ADR报告中累及的器官/系统及ADR名称

771例ADR报告中,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为多见,占比39.8%,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斑丘疹、局部肿胀等。呼吸系统损害也较多见,表2所示。

2.4 ADR排名前10位的药品

771例ADR报告中共涉及44个品种,发生例次居前10位的药品共引发ADR509例,占比66.0%,见表3所示。

2.5 ADR报告的类别及转归情况

ADR报告类别可分为:一般報告493例,占比63.9%;新的一般报告249例,占比32.3%;严重报告19例,占比2.5%;新的严重报告10例,占比1.3%。严重报告(包括新的严重报告)涉及的药品包括:喜炎平注射液4例、参麦注射液4例、刺五加注射液3例、舒血宁注射液2例、香丹注射液2例、疏血通注射液2例、丹参注射液2例、红花注射液2例、参附注射液1例、参芪扶正注射液1例,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例,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例,灯盏花注射液1例、苦碟子注射液1例、清开灵注射液1例、生脉注射液1例。ADR发生后所有患者均及时停药,治愈454例,占比58.9%;好转316例,占比41.0%;死亡1例,占比0.1%。

3 讨论

中药注射剂由于制备工艺条件和制剂质量标准的制约等因素,不同厂家生产的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导致中药注射剂有效成分减少,易引起药品不良反应。

3.1 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因素

由表1可见,在性别分布中女性略高于男性,可能女性患者对药物更为敏感,ADR的发生更易被发现[2]。从年龄分布来看中老年患者所占比例较高,主要集中在50~79岁,尤其是60~69岁的老年患者发生ADR比例较高,这可能与这个年龄段就诊患者较多,用药人数多有关。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退化,肝脏的代谢功能以及肾脏的排泄功能减退,用药种类多与中药注射剂联合应用,增加了ADR发生的概率。

3.2 ADR与用药时间的相关性

771例ADR报告中,从首次用药10min到7d后都有ADR发生。发生在24h以内的610例,占比79.1%,可见中药注射剂致ADR大多发生在用药当天,尤其在用药后10min~2h内,中药注射剂所致的胸闷、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多在此期间发生。故用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过敏体质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特殊人群老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减慢滴速,如发现异常立即停药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

3.3 ADR累及的器官/系统及ADR名称

771例中药注射剂所致的ADR累及了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全身症状、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其次呼吸系统损害也较多见,这是因为中药注射剂多为蛋白质、多肽、多糖等大分子物质,既具有免疫原性,又具有免疫反应性,增加了ADR发生概率[3]。患者会因体质的差异和疾病状态而对某些药物耐受性差或超敏,进而出现过敏反应。中药注射剂中的赋型剂(或助溶剂)等辅料亦可诱发过敏反应的发生[4]。

3.4 ADR发生例次较多的药品

分析ADR报告前10位的药品,引发ADR前3位的是舒血宁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与疏血通注射液属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等功效。舒血宁注射液化学成分较为复杂,除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和白果总内酯外,还有蛋白质、多肽、酚酸类、挥发油等致敏物质,这些物质一旦进入血液,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当再次接触抗原即发生过敏反应[5]。疏血通注射液属于动物类复方制剂,成分多样较为复杂。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辅料为聚山梨酯80,含有鞣质、多肽、蛋白质、色素等多种成分,其中有些成分本身就是致敏物质[6]。这种中药注射剂成分的复杂性,导致其中很多未知成分的药理药效学特点不明确,极易引起ADR的发生。

3.5 防范措施

药监部门应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监管,督促药品生产企业改进工艺,控制中药材质量,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控制药品质量。临床使用要本着“能口服不注射,能注射不静滴”的用药原则,避免超剂量和长期连续用药。用药前应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配伍禁忌,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病情及体质合理选用。中药注射剂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同时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和西药时,两组药物之间用氯化钠注射液冲管。老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加强监测,用药过程中應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用药反应,若发现异常,立即停药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临床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的过程中应加强不良反应的防范意识,切实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赵新先.中药注射剂学[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2] 符方梁,张欧.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6):733-734.

[3] 刘光金,刘耀龙,张红梅,李院玲.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研究进展探讨及预防对策[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81-84.

[4] 吕玲,昝树杰,郑文科,张俊华.中药注射剂致变态反应特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9):4048-4052.

[5] 柳琳,于淑艳,钟宪鹏.舒血宁注射液不良反应[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2):334-335.

[6] 何芳芳.154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海峡药学,2018(1):271-272.

猜你喜欢
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