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会计人才需求

2019-03-25 07:27夏兰张瑜陈星元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献综述互联网+互联网

夏兰 张瑜 陈星元

[摘    要] “互联网+”环境下会计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相比传统会计得到了延伸和扩展,并且对于会计人才需求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和“互联网+会计”含义的探讨,进一步提炼出“互联网+”会计人才及其需求。

[关键词] 互联网+;会计人才需求;文献综述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05. 005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9)05- 0014- 03

1      引    言

“互联网+”一词在2012年由易观国际董事长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并提出了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战略思路,“互联网+”这一概念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互联网+”正以现代企业发展的主流力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冲击着传统行业在各方面的变革,而会计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影响更大。在“互联网+”环境下,传统的会计服务模式将慢慢被带有强烈“互联网+”色彩的现代会计服务所取代,会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丰富的变化。

2      “互联网+”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作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互联网+”为会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所以“互联网+”与会计行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内学者更是顺应这一趋势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学者研究结果分析,“互联网+”对现代会计的有以下5个主要影响:

(1)“互联网+”促进了会计工作从静态的财务会计模式到动态的管理会计模式的转变。秦荣生(2015)提出“互联网+”推进了会计服务水平的升级、提高了会计服务效率、促进了会计服务平台的建设、改善了会计服务的资源配置、实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流一体的全流程会计服务、优化了会计服务企业布局、改变了会计服务监管模式并催生会计教学新形态,且“互联网+”使会计服务的重点从财务会计转向了管理会计[1]。

(2)“互联网+”提高了会计服务效率,减少工作量,实时数据的提供使会计核算、管理和监控更加完善。窦松豪(2017)指出“互联网+会计”模式提高了中小型企业会计工作的效率、促进了信息实时共享、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透明全面且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但同样此模式更是为中小型企业带来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软件适应性难保证和相关法规不完善等问题[2];戴柏华(2015)提出“互联网+”为会计技术发展提供了新支撑,为会计人员的转型带来了新机遇,更为会计职能从“信息处理和提供”到“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从“事后算账”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创造了新环境[3]。

(3)“互联网+”为会计数据提供了更广阔的储存空间和交流空间,服务企业“走出去”。郭兆颖和齐天华(2017)认为“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不仅要履行预算、核算、决算等基本职能,还要具备企业的对外投资、内控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能力[4]。

(4)“互联网+”优化了企业内部资源和监督管理机制,使会计信息披露更加透明。李宝生(2015)指出“互联网+”扩大了会计数据的载体,也促进了会计假设要素在使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方面的不断扩展,而且发挥出了会计的分析预测、管理评价、规划发展等动态业务功能,同时“互联网+”促进了整体会计工作与时俱进、助力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型、为会计从业人员转型带来了新机遇,更是促进了会计相关领域的发展[5]。

(5)“互联网+”促进了会计各个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也促进了会计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张玲和崔永丽(2017)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的“互联网+”会计研究大都局限于管理会计领域,若想要会计行业利用互联网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促进会计各个领域与互联网的融合,而这也将成为“互联网+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趋势[6]。

3      “互联网+会计”的含义

我國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迈入“会计+互联网”的初始阶段。不同于只是会计操作方式发生变化的会计电算化,“互联网+会计”是我国企业在懂得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技术来促进会计行业的发展,并在正式进入“会计+互联网”阶段后建立起来的新型会计服务模式。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它代表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发生演变。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因而“互联网+会计”的诞生是会计服务行业的必然趋势,国内学者更是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一新兴的服务模式进行了分析:

秦荣生(2015)“互联网+会计”是以“互联网为本质,会计服务为内容”的新型的会计服务生态系统,会计服务的互联网化是当今会计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1]。李宝生(2015)“互联网+会计”是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为空间载体,扩展了会计假设要素的使用范围,助推了会计工作由传统静态的财务会计模式向先进动态的管理会计模式转型的会计发展模式[5]。

赵男男(2015)“互联网+会计”是以运用XBRL计算机语言、使用在线版会计云计算软件并在会计大数据带来的变革下构成新型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7]。韩丽萍(2017)“互联网+会计”是财务革命进程中第三次革命,“互联网+会计”通过把互联网引入财务工作,从而实现财务工作跨时空、跨地域的处理,使会计人员借助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8]。窦松豪(2017)“互联网+会计”即会计行业充分借助互联网强大的数据库及云计算、云存储等能力,使得会计这一传统行业在新时代迸发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2]。

归纳起来,可以将“互联网+会计”定义为:将互联网融入财务工作中,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数据资源、空间资源和计算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扩大会计服务领域、助推会计职能转型的新兴会计发展模式。

4      “互联网+”会计人才及其需求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处理日常核算工作和拥有长年经验的财务会计人员,当代的会计人才更多的是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来不断地创新工作方式与思维方式,来拥有更大的价值与更高的地位。而“互联网+”会计人才则是在“互联网+会计”的会计发展模式下,能够高效利用“互联网+”资源来完成会计工作的现代会计人员,在拥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还拥有对数据处理分析的信息化特质、运用“互联网+”进行管理工作和将两者结合或多方面结合能力的财会人才。

“互联网+”环境下对现代会计人才有以下几点需求:

(1)需要掌握网络应用技术的信息化人才。

“互联网+会计”对传统会计行业的冲击使得会计人员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这个互联网充斥的时代,信息化人才是必不可少的,而“互联网+会计”的发展模式更是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来进行会计工作,所以应运而生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是“互联网+”时代下的重要人才资源。

毛元青(2015)在谈及信息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时提到:信息化为会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技术支撑,为会计行业带来了机遇,更为基础会计工作者带来了挑战,这就需要会计人员不断更新自己、大量学习而后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会计信息化人才[9]。

郭兆颖、齐天华(2017)认为“互联网+”使会计人员打破区域界限,实现企业的会计服务的全国化、全球化,因而这也增加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在精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上,还要有处理不同信息的能力[4]。

赖惠明(2015)表示,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办公软件与财务软件均成了必备的办公工具,所以更多的用人单位会要求员工具备相应的信息技术能力[10]。

(2)需要具备更高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能力的财务管理会计人才。

秦荣生(2015)在研究大数据时代会计的发展趋势中提到,会计人员需要更多地寻求利用大数据对企业的未来进行预测或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并明确企业业绩增长和价值的提高。大数据能够让会计人员进行彻底变革,在企业中发挥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作用[1]。

郭兆颖、齐天华(2017)认为“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不仅要履行预算、核算、决算等基本职能,还要具备企业的对外投资、内控管理等一系列的管理能力,因而会计人员要参与企业的预测和决策工作,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管理能力,所以为了顺应时代潮流,企业需要更多的管理会计人才[7]。

邵胜华(2016)指出随着中国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中国会计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加速,但国内的管理会计人才缺口巨大。会计人员要学习互联网应用技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用,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工具,更高效地履行分析、决策、辅助管理等新职能[11]。

周波(2016)通过分析得出,“互联网+”下的会计人必须了解事实现状,拥有崭新的思维方式。管理会计因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迎来了新机会,会计工作因为收集和处理数据信息的工作都是由互联网来完成而变得更加轻松,这样会计人员就要向管理会计转型,预测分析财务、规划财务战略、管理绩效、全面管理风险、运作资本市场[12]。

(3)需要将专业知识和网络技术结合,即“互联网+会计”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具备国际化交流能力的国际会计人才。

王智博(2016)认为“互联网+”时代的会计人员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网络应用技术,还需要不断提高国际化能力去适应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技术的新挑战。大力培养和发掘“互联网+会计”的复合型人才是如今国内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也是发展“互联网+会计”的关键举措[13]。

郭兆颖、齐天华(2017)表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原本各不相容的行业产生交集,结束了会计实务“闭关锁国”的时代,所以對高学历、高层次、多元化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4]。

李宝生(2015)指出复合型会计人才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既能熟练操作互联网,又能精通会计业务技能,还能熟练运用各种会计分析,预测、评价等专业技术方法。“互联网+会计”的发展,需要网络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维护、开发、更新互联网相关功能,也需要专业会计人员在网络上构建会计架构、组织会计信息、实施会计核算等建设措施,更需要能将二者融为一体的“网络+会计”式复合型人才[5]。

刘浩博(2016)在他的研究中提到,在“互联网+”时代发展中计算机技术逐渐应用到了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会计工作人员需要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学习并掌握好信息技术,会计人员在“互联网+”时代下,逐渐朝着兼具会计专业知识以及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转变[13]。

5      总    结

通过研读文献可以发现,“互联网+”概念从提出到现在的时间不长,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人才需求的文献不多,主要来源于经验总结和探讨,形成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结论,构成“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人才需求的基本框架。但在没有来源于企业视角和会计从业者感知的人才需求的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 “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人才需求对于会计人员自身和会计人才培养来说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

主要参考文献

[1]秦荣生.“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12):20-24.

[2]窦松豪.浅谈“互联网+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7(1):109-112.

[3]戴柏华.适应新常态 融合促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下的会计改革与发展[J].交通财会,2015(8):4-5.

[4]郭兆颖,齐天华.“互联网+”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7(5):65-67.

[5]李宝生.对“互联网+会计”的几点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277.

[6]张玲,崔永丽.“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改革与发展国内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7(7):116-118.

[7]赵男男,单昭祥.由“互联网+会计”谈会计信息化发展之路[J].特区经济,2015(9):147-148.

[8]韩丽萍.“互联网+会计”时代汹涌而来,财务人员应该如何转型[J].财会学习,2017(16):31-32.

[9]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 ,2015(11):90-92.

[10]赖惠明.我国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的统计分析——以智联招聘网为例[J].财会月刊,2015(20):59-62.

[11]邵胜华.互联网+”时代高校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6(12):106-108.

[12]周波,阳倩.“互联网+”下的会计人该如何应对[J].财经界:学术版,2016(17):202,210.

[13]王智博.是“寒冬”还是“暖春”——“互联网+”时代传统会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商业经济,2016(5):83-84,134.

猜你喜欢
文献综述互联网+互联网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