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货币政策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影响建模分析

2019-03-25 08:10赵星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赵星

中图分类号:F721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完善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会为包括商贸流通产业在内的宏观市场带来积极影响。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会引发产业内部的规模效应,进而降低流通产业的经营成本和市场风险。本文分析了新货币政策中,银行利率调整策略和货币供给总量调整措施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传导机制,并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从实证研究的数据得出结论:新货币政策中的多个指标因素都会对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产生推动作用,其中货币总供给量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大。

关键词:货币政策   流通领域   市场利率   货币供给量   动态面板数据

商贸流通业连接了生产和消费两端,在拉动社会扩大再生产、刺激消费升级和促进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流通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现代流通业发展的趋势所在。自改革开放至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流通产业也逐步由传统流通模式向现代流通产业转变。由于市场经济会出现周期性波动,为避免市场波动带来的经济危机,宏观调控必不可少。鉴于流通产业发挥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作用,其很易受到外部市场风险的冲击,因此国家的宏观调控在维持流通产业的稳定、促进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宏观调控中,货币政策主要从调整货币供给量、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市场利率等方面入手,其宏观调控效果及时有效,但同时也会对宏观经济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货币政策市场传导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措施,并构建了动态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基于该模型研究了新货币政策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所产生的影响。

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与产业规模效应

产业的规模效应是指由于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单位成本和市场风险的降低,其形态主要包括结构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结构规模经济下,产业内部结构比例设置更为科学,有利于实现商贸流通产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内部规模经济更依赖于内部管理水平和内控制度的完善,其以产业管理来带动规模效益水平的提高;外部规模经济更依赖于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能够直接带来产业规模效应,因为流通产业利润空间普遍偏小,其固定成本和费用在产业效应中的杠杆作用十分明显,随着流通产业规模的扩大,其单位成本随之降低,故其流通效益将会得到提高。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对产业效益的影响如图1所示。

商贸流通产业的规模效益变动包括上升、平衡和递减等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当规模达到t1时流通产业处于盈亏平衡的状态;而当规模达到t3时且总收益为i3利益最大化。对于流通产业而言,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其规模化经营的加强,这有助于实现产业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尤其是对于利润空间小的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企业所从事的服务性活动商品附加值很低,只有不断的扩大流通领域的范围,提高自身规模化程度,才能够得以生存。

完善货币政策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影响机制研究

(一)新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与完善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货币政策过于激进的弊端暴露无遗,为此我国从2012年开始逐步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从原来的冻结性流通转变为释放性流通,即对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更加灵活。我国货币市场宏观调控部门和央行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新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逐步改善原有货币政策对商品流通市场的不利影响。第一,稳健地推进银行利率市场化,减少行政干预对市场产生的不利影响。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其利率自主性的提高,将会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效率,打破金融市场的垄断;第二,在推进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探索和建立适合于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准利率体系,以约束资本市场金融秩序;第三,从宏观的角度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控,保证我国出口商贸流通业务的稳定。就我国国内流通产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货币政策中利率调整和货币供应量调整对于商贸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影响最大,因此本文分别从银行利率调整和货币供应量调整两个层面探讨完善货币政策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影响机制。

(二)銀行利率调整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传导机制研究

货币政策中的利率调整会直接影响到资本进入和流出商贸流通领域的规模。资本具有明显的趋利性,而利率市场上资金供求所决定的,其变化对投资者的资本结构、资产投资重组和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意向起决定性作用。当市场利率上升时,由于预期利率提高,资本将会从市场撤出,这将不利于流通产业规模的扩大;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由于银行存款、国债等收益预期显著下降,社会上的闲散资金将会重新流入市场,而商贸流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资本进入较为容易,这就会促进其规模扩大。市场利率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传导机制,如图2所示。

由此可见,货币政策中利率的调整与流通领域范围扩大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但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总体指导下,我国利率的市场水平呈现出稳中下降趋势,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就利率变化的角度来说,流通产业的规模和范围将会进一步扩大。

(三)货币供应量调整对流通领域范围扩大的传导机制研究

见图3,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将会影响到流通产业潜在投资者的市场预期。一方面,央行增加货币的总供应量后,投资者会预期到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通货膨胀率增加,其会减少货币的持有量转而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内经济形势会有所好转,这也意味着流通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赢得自身发展机遇,对其流通领域范围的扩大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加剧通货膨胀的程度,在高通货膨胀条件下,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均会上涨,会影响和制约流通产业产值的提高,会对流通产业的规模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通货膨胀水平过高还会增加流通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其流通产业的盈利能力。

从货币政策中各个影响指标值的三组样本观测数据分布能够分析和总结出,货币供应量指标对于流通产业范围扩大的影响程度最大,分别达到了0.9185、0.9197和0.9056,趋近于1,而其他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都明显弱于货币量供给影响因素。在货币信贷影响因素中,第一组数据中出现了负值,表明货币政策中的信贷因素,对于商贸流通领域扩大化的影响不稳定。而从回归结果中的T检验、F检验和P值的数值变化情况可以分析出,各项指标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证明现阶段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对流通领域的范围的扩大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进一步刺激流通产业规模的扩大。

参考文献:

1.旭昕.中国商贸流通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策略[J].改革与战略,2017(6)

2.司增绰,王雪峰.商贸流通业成长的产业关联演变与关键路径识别——以我国住宿和餐饮业为例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2)

3.刘平,贺武,周世璇.物流链整合视角下商贸流通产业集群升级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17)

4.刘维芝.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我国城乡双向流通的商贸流通体系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6(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效应发挥的基础分析[J].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6.王昕天.电子商务促进企业科技创新路径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7(23)

7.贾晓燕.新常态下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商贸流通”创新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16(4)

8.王辉.中国股票市场预期收益与波动率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6(4)

9.刘再杰,李艳.财政政策助力供给侧改革的经验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16(20)

10.李连军,戴经纬.货币政策、会计稳健性与融资约束[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1)

11.熊釜,祁美文.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流通领域公共服务产品的变革与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

12.蒋智霞.流通领域公共产品创新战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7)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四个维度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