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一节的教学设计

2019-03-25 04:07武栋梁
考试与评价 2019年11期
关键词:眼球

武栋梁

【摘 要】 从教学内容来讲以“事实学习”为中心内容的课型,从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来讲以小组讨论合作(观察眼球模型和图片)、实验探究(模拟眼球成像的原理、近视)。

【关键词】 眼球 近视眼

1. 教材分析

《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是济南出版社《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第四节内容,主要讲述眼、耳的结构和视觉、听觉的形成,由于眼和耳是人体从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器官,在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着突出的作用,因此本节知识也是本章的重点。

2. 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和视觉形成的过程;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2.2能力目标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原理”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用眼卫生,保护好眼睛,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关爱和帮助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3. 教学过程

3.1视频导入:观看视频《小小眼睛》并思考以下问题:①从动画片中,同学们获得了哪些信息?②画中的女孩通过哪些器官来感知美丽的花园?③你又是通过哪些器官来感知世界并获得这些信息的?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人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感知外部世界,而大部分的外部信息是通过眼睛来感知的,因此人们常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3.2探究新知一:探知眼球

3.2.1活动一:观察同桌的眼睛,说说你看到的结构

【教师】组织学生相互观察对方的眼睛,并指导学生认识眼睛的外部结构。

【学生】通过观察了解眼睛的结构。

【总结】生成知识

3.2.2活动二:组内合作,探知眼球

3.2.2.1小组合作,利用眼球模型,认识眼球的结构。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观察解剖过的羊眼的结构,再通过问题引导,利用手中的模型结合教材示意图认识眼球的结构。

【学生】组内合作,探知眼球的结构。

【学生】小组代表用模型介绍学习成果,依次介绍眼球的各结构。

【总结】结合学生的展示总结眼球的结构

3.3探究新知二:视觉的形成

【教师】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要经过哪些结构才能到达视网膜?

【学生】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物像。

【教师】其实角膜和晶状体之间的房水也能起到折射的作用,但起主要作用的是晶状体。

【教师】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是不是视觉就形成了呢?多媒体展示资料:事例分析

① 刚才在实验中凸透镜成的像是倒立的,可你看到的人却都是头朝上的。

② 一位小伙子不小心摔着了后脑勺,医生检查眼球的结构没有任何损伤,可他却失明了。

【学生】分析思考,得出在視网膜上只是形成物像,并没有形成视觉。

【教师】那么视觉形成于哪里呢?引导学生结合感光细胞和视神经的作用,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学生】联系视神经和已有知识: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3.4探究新知三:近视及预防

3.4.1近视的成因及矫正

① 调整蜡烛、凸透镜(曲度大)、白板三者之间的距离,直到白纸板上出现清晰的物像为止。

② 晶状体过度变凸,那么当看远处物体时(将F光源移至远处),晶状体不能恢复原样,观察物像。

③ 将白纸在白板的前方,观察白纸上的物像。

【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生成知识】 由于晶状体过度变凸,使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

【教师】 指导配戴近视镜的同学描述眼镜中间和边缘部分的厚度有何区别?引导学生认识凹透镜。

【学生】感知近视镜,认识凹透镜继续实验

④ 将近视镜放在光源和凸透镜之间,调整距离至白板上呈现清晰物像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产生疑问:为什么光线经过凹透镜之后就能成像在视网膜上?

【教师】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经过凹透镜的发散,可以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生成知识】晶状体过度变凸,甚至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造成近视,可以通过佩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3.4.2近视的预防

【教师】近视给你的生活带来哪些不便?如何预防近视?

【学生】通过谈自己近视给你生活带来的不便,认识到预防近视的良好用眼习惯。

3.5学生谈收获

知识上,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生物知识?生活上,这节课对您今后正确用眼有何启示?情感上,你懂得了什么?

3.6课后拓展

课后查阅:角膜移植,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眼护眼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教学反思

实验在生物教学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知识的生成和概念的构建均是通过实验达成,本节课充分发挥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现象到本质,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通过设计观察同桌的眼睛、观察模型和眼球结构示意图、用小手电斜射眼睛观察瞳孔的变化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讨论、交流、对眼和视觉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祝义兰.基于5E模式下的高三生物学复习课“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概念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8,53(11):26-28.

[2] 张雨诗.嵌入式微课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眼球
抓人眼球
新生儿双眼先天性无眼球1例
眼睛与身体的生长发育同步不同量
左右转动眼球提高记忆力
闪耀DISCO
近视眼球突出,可以矫正吗
配制假眼球:中央医院的新设施
诡异的眼球纹身
Android的成功
海滩发现巨大神秘的蓝色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