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予学生“空白”

2019-03-26 09:40宋环环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布白班主任

宋环环

【摘要】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符合学生身体年龄、心理年龄的特点。而批评是教育过程中经常不可避免的一项,结合我的班主任经历,总结我们要在批评的过程中给予学生“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反思,让学生甘愿接受教育,从而真正的去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 超限效应 布白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63-01

不知不觉,一学年已经结束了。回顾我这一年的班主任的工作,有喜悦也有哭泣,更有许多说不出的无奈。但我最大的收获是感动、看到这一群孩子们的成长、成才是我作为班主任最大的骄傲。但是过程中的波折,历历在目。对于班里不和谐的几个音符,我把自己当护士,对他们耐心并鼓励,一年里的实践,我觉得在批评的时候留点“空白”是一剂良方。

今年我担任护理1706班班主任。是新生班的班主任。开学一个星期,孩子们很乖,课堂上表现的很兴奋,也很积极配合任课老师的上课节奏,从第二周开始,班级里就出现个别晚自习睡觉、看小说的情况。我当时并没有立即“抓住”这个带头睡觉的学生,让她难看,而是拍拍她的肩膀询问:是不是不舒服?需要去医务室吗?她害羞的摇摇头,并尴尬的拿出一本书翻看,知道自己做错事情了。接下来几天我向任课老师了解她上课的情况,结果反映都不是很理想:打盹、萎靡不振,回答不上来问题。于是我就找了她过来谈话。跟她说了上课需要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告诉她这样做的影响等等,她也承认自己错了,并答应会改正。接下来的时间我发现她坚持了几天,后面又继续她的“睡觉旅程”,并且班级有个别学生也向她学习,这让我很头疼。

这一次,我就知道对于她的批评和教育只能起到暂时性的缓冲效果,孩子并未从心理上认同我的教育,也并未从心理上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如果我继续开始我的说教,我相信,效果还是一样的。我开始反思自己,如何才能让她知道错误并改正,而且又不至于我是个令人心烦的老师。某一天下午放学,我让她来我办公室,当她过来后我请她坐下。并关心的问道:“这段时间感觉自己在生活上和学习上有什么困难吗?”答:“还行吧,就是有点困。”我问:“晚上一般几点睡?”答:“十一点多”。我问“睡得这么晚,白天上课不困吗?”答:“困,所以我睡了”。学生回答的理直气壮,我心里很急,但是很平静的说:“你还记得你来报道时候是谁送你来的吗?又是怎么送你来的?”她没有立即作答,我知道她在回想当初的情形,而此时我也在回想:他爸爸汗流浃背地提着两个大袋子。对我说道: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外加40分钟的地铁,下车后又走了15分钟才到的学校。因此我印象很是深刻,入学材料办好后,他爸爸还不忘嘱托我:家里就她一个孩子,母亲身体又不好,所以希望老师对他严格一点。这些话她也听到了。我看她在那迟疑几分钟,并没有回答我的问题,我就问:爸妈身体还好吧?每个星期给你多少生活费?她说:300。我问:“知道这钱爸妈怎么赚来的吗?辛苦吗?”我看她想了一会,答了两个字:辛苦。我乘胜追击:那你自己思考,在学校的表现和父母的辛苦成正比吗?过了一会,他给了我三个字:“老师,我错了,我以后上课认真听讲,晚上早点睡。再也不会在课上睡觉了。”我说:“我相信你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的更好!”

接下来这这孩子的转变,再也没看到她上课睡觉,她的改变影响到了其他学生,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和感动。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的很感人,就准备捐款,并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长篇的演讲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投了两元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容易犯牧师一样的错误,当孩子有意或者无意犯下一个令我们气愤的错误时,于是我们“不厌其烦、不辞辛苦”地为她讲解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或者再批评几次,让她长记性,好像只有这样,我们才尽到了做老师的责任。其实,在浑然不知中,孩子的心理已由最初对自己错误的行为的内疚感发展到一而再再而三的批评的愤怒。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我们在教育学生的问题时候。尤其是多次犯的错误,更要讲究“布白”艺术。“舒克走马”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产生美感,我们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要点到为止,适当的留点“布白”,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学生的批评更应点到为止,切不能“宜將剩勇追穷寇”,要运用民主科学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的心灵之桥,为其如是,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我们当成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甘愿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格桑旺姆.真情是最好的钥匙——浅析班级管理[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6):64.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国语教育出版社1997:23-97.

[3]孟繁义,解庭晨,赵玉玲主编.《班主任工作艺术》,1992年版.

猜你喜欢
布白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论书法的布白
夸夸我的班主任
《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
浅析中国画的虚实关系
浅析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布白”技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班主任
当代优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举隅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