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2019-03-28 05:13郑晓霞陈海南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
中国畜牧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病犬胰岛胰岛素

文│郑晓霞 陈海南(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畜牧兽医局)

随着饲养犬猫的家庭越来越多,宠物疾病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尤其近年来犬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正在慢慢入侵宠物领域,其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犬的生活质量,因此犬糖尿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宠物医生和犬主人的关注。该病临床上母犬发病一般多于公犬,是犬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大部分犬主人忽视了定期体检的重要性,导致糖尿病不容易被发现,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该病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因此,掌握犬糖尿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措施和治疗措施意义重大。

一、犬糖尿病的分类

犬糖尿病的分类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但根据犬糖尿病发病原因的不同,临床上可将犬糖尿病大致分为两大类,即自发性糖尿病和继发性糖尿病,自发性糖尿病又根据其与胰岛素的依赖关系不同,分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

1.自发性糖尿病。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类似于人类I型糖尿病,几乎所有犬糖尿病均属于I型糖尿病,是通过细胞的自身免疫介导损伤产生,发病期间胰岛素β-细胞被主动免疫过程破坏,引起胰岛素分泌能力丧失或降低,使得分泌的胰岛素大量减少,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类似于人类的II型糖尿病,不是绝对要依靠外源性胰岛素来维持生命,但无论犬的空腹胰岛素浓度是否高于正常水平,在葡萄糖刺激下均不能增加胰岛素分泌,在患有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症以及心血管病时容易使得胰岛素敏感性减弱,从而会增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危险。据统计发现,目前犬罕见发生II型糖尿病。

2.继发性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是犬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类型,主要是患有某些疾病,如胰腺炎、血色素沉着病、胰腺切除等导致,这些疾病的发生容易破坏胰岛或产生胰岛素抵抗,引起胰岛内分泌功能不足,导致犬糖尿病的发生。犬在发情期和妊娠期,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相对降低,导致孕酮升高,也可能继发糖尿病。

二、病因

由于胰腺胰岛β-细胞遭到破坏,导致其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血液中胰岛素不足使机体细胞对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的利用率下降,不能分解和转化来自食物和肝糖原异生产生的葡萄糖,使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加,促使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吸收葡萄糖的作用加快,当增加到超过肾阈值时,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出现糖尿。主要原因有疾病因素、病毒感染因素、药物因素和肥胖因素。

1.疾病因素。疾病因素主要是指胰腺疾病。机体如果出现胰腺疾病,会导致胰岛发育不全或者影响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状态,使其发生功能障碍,从而使分泌胰岛素的数量不足。如果胰腺出现炎症、肿瘤、创伤等也会影响机体对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2.病毒感染因素。脑炎病毒、心肌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等均与1型糖尿病有关。病毒通过其受体进入胰岛β-细胞,受体来自易感糖尿病的个体胰岛细胞膜上,病毒经过滞留后,攻击、损伤胰岛β-细胞,致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病毒还可以感染 HLA 抗原易感基因,造成胰岛素基因突变,使体内合成异常胰岛素。有些病毒如心肌炎病毒、脑炎病毒等可引发胰腺炎,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继而引发糖尿病。临床上也可常见感染细小病毒的病犬诱发胰腺炎,加大了胰腺发育不全的幼犬患糖尿病的几率。

3. 药物因素。有毒药物通过损伤胰岛β-细胞来抑制胰岛素合成与分泌,此类药物主要包括:苯丙噻二秦、四氧嘧啶、吡啶甲硝苯脲、杀鼠剂、甲状腺激素、烟酸、链脲佐菌素、糖皮质激素、戊烷眯等。

4.肥胖因素。大多数患糖尿病的犬具有肥胖体征,分析其原因为:当动物机体处于肥胖的条件下,脂肪增多,脂肪代谢要依靠体内分泌胰岛素,胰岛负担加重,导致胰岛素受体数量降低,糖代谢发生紊乱,从而诱发糖尿病。肥胖主要是因为饮食搭配不合理,主要包括长期饲喂含脂肪、糖类、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高的食物。II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就包含过多的摄入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碳水化合物的膳食。

三、临床症状

在临床中糖尿病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犬糖尿病病情发展比较缓慢,早期临床病症不易被察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尿比重增加,含糖量增多,尿液带有特殊气味,类似烂苹果气味。随着病程的发展,会出现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引起多器官损伤,如胰腺炎、肾衰竭、肝脏疾病、白内障、大血管病变、运动机能障碍、消化系统疾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时病犬会出现顽固性呕吐酸中毒,后期会陷入糖尿病性昏迷。在所有糖尿病病犬中,约有一半数量的病犬早期会出现双眼白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失明,老年犬更易出现这一症状。

没有绝育的母犬,子宫蓄脓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此外病犬还有可能发生干性角膜炎,有的病犬还会出现尾尖坏死症状。当血糖和尿糖水平持续升高时,有利于细菌在机体内生长繁殖,机体的抵抗力会下降从而导致机体感染的几率增加;当并发酮症酸中毒时,水、蛋白质、脂肪、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而导致高血糖、高血酮、酮尿脱水、代谢性酸中毒等一系列的症状出现,病犬会出现食欲下降,恶性呕吐等症状;持续的餐后高血糖和高血脂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引发大血管病变;感染、血管病变、内分泌功能失调等常导致不同程度的消化功能紊乱,引发消化系统疾病;当机体处于糖尿病时期时,胰岛素缺乏,出现脂肪代谢紊乱,脂肪代谢分解加强,使血脂升高,加快了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使肝脏脂肪负荷加重,导致脂肪肝的形成。

四、诊断措施

询问犬主病犬精神状况、绝育情况、大小便情况、运动情况、既往病史等详细信息,同时结合是否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三多一少症状可做初步诊断。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诊断:一是通过血常规查看是否有贫血、炎性程度高低等情况;二是通过生化查看是否存在高血糖,肝、肾、胰腺各脏器是否有损伤;三是检查病犬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如果生

化血糖指数高于9摩尔/升、尿检结果表明该尿液中有大量葡萄糖,即可判断该犬患有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病犬,有时候生化结果显示尿素低,蛋白低,常怀疑是由营养不良导致;有时候会伴随丙氨酸转氨酶指标升高、胰淀粉酶指标升高,常常提示肝脏和胰腺有损伤;尿检尿液中含有大量酮体,可以判定该犬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果尿液中发现蛋白质与潜血,说明该犬的病程较长,病情比较严重。

五、治疗措施

犬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是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和治疗措施个体化。目标是降低血液中血糖浓度,纠正水、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的紊乱,控制并缓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提高病犬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运动治疗和控制饮食方法。

1.胰岛素治疗。治疗犬糖尿病常用的药物是胰岛素。几乎所有犬患糖尿病均属于胰岛素依耐型糖尿病,因此,病犬需要终生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目前外源性胰岛素主要可分为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

短效胰岛素常用的有普通胰岛素(RI),可以静脉注射、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注射后10~30分钟起效,最大作用峰值为1~3小时,可维持5小时左右。

中效胰岛素常用的有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 NPH)和精蛋白锌胰岛素( PZI)。犬注射NPH 重组人胰岛素后可迅速起效,建议起始按0.25~0.5单位/千克体重剂量皮下注射,因为降糖效果持续时间过短,建议每天注射 2 次,这样不但能够改善血糖的控制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发生低血糖,注射后最大作用峰值为3~5小时,可持续8~12小时;PZI 重组人胰岛素在犬的作用时间可持续约10小时,1天注射两次亦可很好的控制糖尿病病犬的血糖。

长效胰岛素有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后在机体中会形成难以溶解的微型沉淀物,从而少量缓慢地释放,以达到较长的作用时间。该胰岛素的目标是每天睡前注射一次以达到胰岛素的基础量,同时配合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以控制血糖,皮下注射后2~4小时起效,作用时间能维持20~24小时。犬按0.5单位/千克体重剂量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后,血糖低点出现在注射后的7小时左右,效果可持续18~24小时。大部分糖尿病病犬,只需1天注射1次甘精胰岛素就可以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注意使用甘精胰岛素的第1周内不要贸然增加胰岛素用量,因为患病动物的血糖会在前3天出现轻微下降,如果出现严重的低血糖,则应减少甘精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在第一个月的治疗中,应根据胰岛素注射量和最低点血糖浓度、每日摄水量和尿糖浓度,确定是否需要更改胰岛素的用量。地特胰岛素皮下注射后,2~11小时内血糖明显降低,血糖低点出现在注射后的8~10小时,降糖作用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与NPH和甘精胰岛素相比,地特胰岛素对于糖尿病病犬的降糖效果更明显,建议起始注射剂量按0.1~0.3单位/千克体重皮下注射,后期根据血糖曲线再对注射剂量进行调整。

一般首次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均建议住院绘制血糖曲线,连续监测病犬24小时血糖水平,通常每2小时监测一次。然后以监测到的血糖浓度为依据,对胰岛素的剂量进行调整。一般在一天时间内很难找到适宜的胰岛素剂量,需要连续多日绘制血糖曲线,直至找到合适的胰岛素剂量和注射次数为止。

2.运动疗法。适当的改变行为、生活方式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措施。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强血液流动状态,加速胰岛素在注射部位的扩散,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快速降低血糖浓度,同时也可以改善病犬的机能,强化犬体的肌肉。有研究表明,坚持适当的运动,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患病率,因此,应积极鼓励犬主对犬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如每天早晚进食后可以带犬到户外运动1~2小时。

3.控制饮食方法。通过适当调整饮食中纤维素的比例,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减少食物停留在肠道的时间。每天对犬定时、定量、定质的饲喂,少食多餐,有利于控制犬血糖浓度和机体对营养物质吸收的效率。犬主可选择糖尿病处方粮饲喂病犬。犬糖尿病处方粮的主要作用特点是:能够长期渐进性地供应葡萄糖,并且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最大程度的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助推药物发挥药效,减缓患病导致的机体负担。

六、预防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复杂的疾病,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控制饮食,不要长期饲喂高糖、高脂的食物,最好饲喂糖尿病处方粮,其高蛋白低热量,富含锰、锌等矿物质,并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犬作为人类的朋友,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主人的生活饮食习惯,犬主要加强助犬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病犬可以多生存6~8年。例如多运动,特别犬在去势后要适量的加强运动,以免脂肪沉积,导致肥胖,增加患病风险。在控制犬血糖的同时,一定要积极预防并缓解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日常保持良好的健康体检习惯,早期体检如果发现犬血糖升高时,及时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如更换食用处方粮,或在饲喂前注射胰岛素,在病情发现初期就控制血糖水平,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犬的死亡率。对于犬糖尿病的治疗,不能局限于控制血糖水平,还要注重综合调控多项检查指标等;有效预防肥胖是降低患病风险的有力手段之一;加强犬主对犬糖尿病知识的认识,在病情初期采取合理的治疗,预防并缓解犬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七、小结

动物糖尿病在临床中越来越普遍,严重影响动物的生活质量,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糖尿病应该坚持“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老年犬定期做好健康体检,避免饲喂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等高热量的食物,注意适量运动,一旦发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及时就医,听从宠物医生的安排,配合做好血糖监测,定期做好复查。

猜你喜欢
病犬胰岛胰岛素
临床胰岛制备研究进展
浅谈犬软骨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
犬脑炎病的治疗方法
浅谈犬骨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
人工胰岛成功用于小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基化终末产物对胰岛β细胞的损伤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