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文本 探索人性 启发社会

2019-03-28 11:16方彬
戏剧之家 2019年5期
关键词:玩偶之家北京人艺

方彬

【摘 要】2018年是著名戏剧家易卜生诞辰190周年,他的戏剧《玩偶之家》引进中国100周年。《玩偶之家》在中国现代史上对中国话剧、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社会妇女解放运动产生过巨大、广泛的影响。100年后为了纪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排话剧《玩偶之家》,突出体现了回归文本,呈现经典;探索人性,认识自我等艺术内涵。《玩偶之家》以古为鉴,启发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深刻思考,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婚姻家庭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玩偶之家;北京人艺;回归文本;探索人性;启发社会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5-0010-03

2018年是著名戏剧家易卜生诞辰190周年,他的戏剧《玩偶之家》引进中国100周年。作为世界现代戏剧的发轫者,易卜生不仅对世界戏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于推動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1918年,《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专号”,并把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搬上中国舞台。《玩偶之家》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对中国话剧、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社会妇女解放运动带来巨大发展和产生广泛的影响。100年后为了纪念,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新排演了这部巨作《玩偶之家》并在首都剧场再次公演,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北京人艺版的《玩偶之家》体现了回归原作文本,重现经典故事;深入挖掘人性,探索认识自我等艺术内涵。该剧以古为鉴,启发当代中国社会人们深刻思考,对当代中国社会婚姻家庭问题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背景

挪威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1879年创作了经典话剧《玩偶之家》。该剧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故事讲述了女主人公娜拉从过去被宠爱到逐渐自我觉醒,最后决定出走。女主人公娜拉过去曾经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隐瞒丈夫伪造签名,向柯洛克斯泰借钱,无意间触犯了伪造字据罪。多年以后,海尔茂升职出任经理,缩减编制开除了柯洛克斯泰,柯洛克斯泰拿字据要挟娜拉,海尔茂得知后大怒,骂娜拉是罪犯、下贱女人、坏东西,把自己的前程都毁了。然而当危机解除之后,海尔茂又马上恢复了对妻子的甜言蜜语,娜拉看清了自己在家中玩偶般从属地位,看清了丈夫自私虚伪的人性和灵魂,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玩偶之家》展现了女主人公娜拉和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变为决裂的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问题,体现了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运动之间的矛盾冲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道德与宗教等提出挑战,鼓励妇女挣脱传统观念对妇女的束缚和压制,争取平等自由的生活。

易卜生的代表作《玩偶之家》曾对中国话剧、中国现代文化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五四”运动后,《玩偶之家》在中国上演,五四新剧倡导者们钟爱易卜生的戏剧。1918年《新青年》出版了“易卜生号”,胡适介绍过“易卜生主义”,当时中国现代戏剧有志青年如洪深、田汉等把“做中国之易卜生”当作理想,中国现代文学家鲁迅也对易卜生给予很高评价。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之所以打动人心,由于主人公娜拉在经历了一场家庭变故之后,看清了丈夫的真实面目和自己在家中所扮演的玩偶角色,毅然走出家门,这对于当时处于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制度下的中国青年,影响巨大。在戏剧《玩偶之家》影响下,胡适首先创作了《终身大事》。此后,欧阳予倩创作了《泼妇》,熊佛西创作了《新人的生活》,郭沫若创作了《卓文君》,白薇创作了《打出幽灵塔》。这批话剧称为娜拉剧,塑造了一批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出走者形象,体现了五四新话剧现实主义的特点。胡适指出,易卜生的戏剧是“写实主义”,他写出人生真实,目的在于催人觉醒,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因此,写实主义也作为一种新的戏剧观念在中国初步建立。20世纪10-30年代,《玩偶之家》在上海、北京和南京等地曾多次搬上中国话剧舞台,也成为中国话剧发展的见证之作。1914至1915年,上海春柳社演出《玩偶之家》,著名剧作家曹禺曾扮演娜拉。1935年《玩偶之家》在上海演出,赵丹、金山、魏鹤龄等中国现代著名演员都参演过该剧也因此出名。新中国成立之后,1950年《玩偶之家》再次公演。改革开放的1980年以后,经过改编的《玩偶之家》再次搬上舞台。

此外,《玩偶之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1918年《新青年》出版的“易卜生号”让中国人知道了一个西方女性“娜拉”,她敢于反抗性别歧视,勇于离家出走,终于摆脱了夫权束缚,结束了玩偶的命运。一时间,女性解放的呼声振起,“娜拉”不仅成为中国女性的仿效对象,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剂强心针。民国时期,一些中国女性知识分子,效仿娜拉,主动提出离婚,走出封建家庭,出来独立工作,创立自己的事业,而且人数逐渐增多。其中,主动提出离婚的女性比重上升。由于中国传统封建夫权制度赋予了男子休妻的特权,又向女性灌输贞洁烈女、从一而终的观念,因此女性不满婚姻生活而提出离婚被认为有悖伦理、违背纲常。但是,她们勇敢出走,追求人性独立、个人幸福。这一时期,城市女性主动提出离婚案件数量呈现增长。以上海、北平为例,从1921年到1925年期间,上海妇女主动提出离婚案件近15%;1928年至1934年期间,北平妇女主动要求离婚者多达66.1%,与此同时,涌现出大量独立的女性从业者。所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不仅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话剧的空前繁荣,而且推动了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

二、北京人艺重排版《玩偶之家》的艺术内涵

1980年以后,对于易卜生及《玩偶之家》的认识有了较大改变。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道路时期,需要吸收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因此重新认识易卜生及其作品《玩偶之家》,理解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思考易卜生的现实主义精神。易卜生在作品中追求自由,追求真理,探索人性,自我解放,易卜生的思想对中国话剧具有现实主义意义。2018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重新排演话剧《玩偶之家》,继承和发扬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了回归文本、呈现经典、探索人性、解放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艺术特征。

(一)回归文本,呈现经典

以前话剧《玩偶之家》主要强调了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思想内容。应该说,表现妇女解放是《玩偶之家》所要展现的思想内容之一。1879年易卜生创作《玩偶之家》时也正是挪威妇女解放运动高涨时期,易卜生认识了两位女权活动家,激发了他对《玩偶之家》的创作热情。易卜生在给她们的信中也指出,她们发动的强大的女权运动给他巨大的鼓舞,他以自己的作品来支持妇女解放运动。以前《玩偶之家》被中国观众所熟悉,特别关注娜拉出走的部分,因为当时的人们更被其中的反抗内容和意义所感染。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和自身有越来越多的思考,发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还表达了许多思想,比如探索人性、认识自我等。因此,《玩偶之家》吸引着每一代的创作者们不断思考、创作,展现出作品中既熟悉又陌生的新意。

这次北京人艺重排话剧《玩偶之家》,目的就是回归文本,呈现经典。这部话剧由韩清和丛林执导,孙茜和李洪涛等主演。在对两位导演采访中反映了这个观点,将大家熟悉的一个故事搬上舞台,更需要从剧本中挖掘内涵。经典的魅力在于它研究不尽,越是接近,越是发现内涵深刻。导演丛林认为,他们有责任对作品进行一些普及工作,让大家熟悉经典原来的样子。所以,在重排这部话剧时,甚至连剧中人物的呼吸变化,都要符合剧中人物的变化。给予这部作品细腻的解释,是对原作最大的尊重。

(二)探索人性,认识自我

话剧《玩偶之家》一直作为女性觉醒代表作品立于世界,这次北京人艺重排此剧,更多回归到人性层面进行探讨。《玩偶之家》曾经被翻译为《娜拉出走》,一度被冠以女性解放、女权主义、女性觉醒等标签。有人曾经问易卜生,《玩偶之家》表现了什么,易卜生说:“我写的是人,我一直在我的戏剧里研究人。”易卜生写了一个全人类都共通的问题,所以每个人看后都能从中产生思考和启发。这次北京人艺重排话剧《玩偶之家》重点在人上下功夫,导演韩清认为,娜拉首先是一个人,之后才是一个女人。该剧探索人性,让观众穿越上百年,与经典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娜拉的扮演者孙茜表示,这部话剧表现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一种变化和追求。比如,最后一幕娜拉的一句台词:“我要去把我的戏服换下来。”表明了她的自我觉醒,她不再只是妻子、母亲的角色,而是要作娜拉自己,表现出了作为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他的丈夫海尔茂挽留她说:“我们之间有了问题可以通过教育解决。”娜拉说:“谁教育谁?”海尔茂说:“我教育你。”娜拉说:“你不配教育我,也不配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也不配教育我的孩子。”表明了男女不平等、不能尊重个体意识的人不配教育下一代。不仅你没有尊重我,没有资格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也没有尊重自己的意愿,也没有建立好自我,我也没有资格教育我孩子。娜拉只有出走,找到自我、建立自我、活出自我、成为真正的自我,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让孩子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

丈夫海尔茂扮演者李洪涛认为,他所扮演的海尔茂完全是按照易卜生笔下的人物样子,这是忠于原著的体现,他不是一个坏人,不应该加以批判。海尔茂与娜拉之间的问题,有可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沟通问题,他们都站在各自的角度,产生了许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这是关于人性、关于现实的问题。所以,这版的海尔茂也不再是观众原本的印象展现,甚至有些令人同情的感觉。

北京人艺重排话剧《玩偶之家》不仅给观众呈现了一部经典话剧,而且更是一次复杂的人性探索与心灵碰撞。《玩偶之家》是一部三幕话剧,北京人艺这个版本在舞台上没有出现过多抢眼的布景變化,所有的看点都围绕人物与故事情节展开。北京人艺的此次解读,忠于原著,突出人性探索。

三、重排《玩偶之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北京人艺重排《玩偶之家》,一方面让观众看到脱离丹麦统治的挪威人从内心渴望自由。从中管窥到那个年代挪威人的生活,女人在家没有经济地位,受制于人。另一方面,这部话剧映射了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女性、男性和家庭。戏剧的结尾,娜拉出走,全剧戛然而止。戏剧没有给观众一个既定的答案,而是采用了开放式的结尾,留给观众去思考和判断。

娜拉出走后会有什么样的命运?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曾经对《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做过两种判断,娜拉出走后要么堕落要么回来。作为娜拉的扮演者,孙茜认为,娜拉一定会回来。因为娜拉是爱情婚姻的浪漫理想主义者,她在婚姻中因为爱丈夫、爱孩子、爱家庭而牺牲自我、失去自我;她出走也是因为爱,她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建立好自我,还没有能力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平等的爱情婚姻关系,还没有能力教育好子女,不能担当一个好母亲的重任。因此,她的出走也是由于爱。当她成长为一个完全的人之后,她会回到她爱的这个家庭,回到她爱的亲人身边。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只有堕落和回来两条道路,而是有多种选择。女性可以选择单身或结婚,做全职太太或职场女性,是否为另一半牺牲工作,是否在工作上升期怀孕生孩子,是否辞职专心带孩子,以及是否经历丧偶式育儿,等等。

与此同时,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许多婚姻家庭问题。一方面社会经济大发展忽略了家庭;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到了易卜生小说所描写的工业大发展时代。在纷繁复杂的当今社会,《玩偶之家》对中国人的婚姻家庭生活产生重要的启示作用。《玩偶之家》的时代,女性因为不工作,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在家庭生活中,精神依附于丈夫,情感依附于丈夫,处于玩偶地位。女性没有自我,没有独立人格,没有经济独立,没有精神独立,没有情感独立。在当代中国社会,许多妇女,也处于这样的状况,有的女性没有工作,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情感和精神依附于丈夫和家庭。虽然有的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和经济收入,但是精神和情感依附丈夫和家庭,不能做到精神独立、情感独立。《玩偶之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女性具有重要影响。女性首先要成为一个人,然后才是女人,该剧提醒中国女性,要有自我意识,自我觉醒,要活出自己,做人格独立、精神独立、情感独立的人。

四、结语

100年前,《玩偶之家》登上中国话剧舞台,带给中国现代社会广大人民特别是带给女性巨大的影响。反抗父权、夫权文化束缚,对不合理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抗争,摆脱传统“男性中心”思想文化的牢笼,表达了女性要求独立经济地位的强烈愿望,女性思想意识独立获得了一次大解放。100年后,《玩偶之家》再次重排公演,又一次给中国当代社会的人们深刻启发。对于女性而言,首先是人,其次才是女人。女性要有独立自主意识,要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情感独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对正常的婚姻生活加以期待,对孩子的教育与抚养确立信心。在现实社会中进行人性探索,寻找自我,认识自我,活出自我。

猜你喜欢
玩偶之家北京人艺
北京人艺:“富二代”的财富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