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浪潮电影创作风格研究

2019-03-28 11:32孙蔚青
戏剧之家 2019年7期
关键词:新浪潮

孙蔚青

【摘 要】香港电影新浪潮是指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香港电影的一个潮流,一批从国外电影“学院”派毕业回港并从事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怀揣着对电影赤诚之心,创作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港产片的电影作品,而创作中所蕴含出的强烈的本土意识也成为当时香港影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将从电影的叙事主题以及镜头艺术角度等方面探究香港新浪潮电影中的美学形态。

【关键词】新浪潮;本土意识;美学形态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7-0124-01

香港,一座高度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一座承载着几代人思想情感的记忆之城,一座仅次于好莱坞和宝莱坞的第三大电影工业基地,曾经为中国华语电影的发展与革新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和贡献。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香港电影界中一批新锐电影人异军突起,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等导演如同一股新鲜血液,秉持着敏锐独特的社会触觉,怀揣着强烈的本土意识与人文精神,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开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电影新局面,同时也为香港电影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香港新浪潮的产生

20世纪七十年代末,香港社会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在经历了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改革,香港社会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新一代的香港人迅速成长。他们大多出身于经济生活比较富裕的环境中,主要接受的是西方文化熏陶;加之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对他们的共同作用与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港人表现出了与上一辈人完全不同的思维逻辑、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欣赏品味。他们作为电影消费的主导力量必然会对香港电影提出新的需求。

在这样环境下,一批从国外电影“学院”派毕业回港并从事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怀揣着对电影赤诚之心,创作了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港产片的电影作品,在香港华语电影发展的版图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叙事层面的本土化倾向

从某种程度来说,香港新浪潮时期创作的电影作品为华语影坛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尤其是从内容到主题都渗透着“本土化观念”的倾向。创作者除了对社会现实层面的阶级矛盾、人性冷漠等问题进行了大胆的呈现与抨击,同时也触及到了对风土人情、集体记忆及个人体验的细致诠释,充分展现出那一时期独特而又耐人寻味的“香港情绪”。

首先,香港新浪潮时期电影人以敏锐的触觉反映社会现实。例如在徐克《第一类型危险》中,电影直指当代香港的现实状况,以一种偏激的观点和手法寓写香港社会的阶层矛盾和普通人的被迫害感,将香港这个国际现代大都市描绘成了一个压抑个性、禁锢自由的坚固牢狱,人人深陷泥潭,无力反抗,只能在社会的大潮中隐忍、挣扎。其次,对本土风貌的展示。在许鞍华创作的《疯劫》中,描写了发生在香港西环的一宗扑朔迷离的命案,影片里的残垣旧巷、火烧冥纸、斩鸡头和秋风落叶构成了一幅具有浓郁香港本地色彩的独特画卷;《撞到正》里的长洲离岛、下乡戏班、冤魂出没、灵符、和尚做法等做法也呈现出了独属于那个时代的“香港奇观”。再次,个人经验与集体回忆的人文关怀。例如在方育平创作的电影《父子情》中,导演用朴实无华的影像去唤醒一代人集体记忆与共鸣,通过许多细腻情节的展示,把这样一段看似平淡无奇的父子情娓娓道来,赋予许多人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

三、镜头语言的大胆创新

新浪潮电影中的“新”是一种渴望区别传统、突破传统的情感需求。许多创作者通过干净利落的的短镜头快速剪接的方式来营造出强烈的节奏感。例如个性最为突出、风格最为诡异的导演徐克,在其创作的影片《蝶变》中杀人蝴蝶将沈堡主咬死的场面与《第一类型危险》中林奇珍将一只猫从窗口抛下,猫惨死在大铁钉上的场面的表现上,都用了大特写加快速剪的方式营造出惊险效果,成为经典的“徐克特色”的镜头呈现方法。除此之外,在摄影机运动、构图、色彩等方面也同样考究,通过营造视听冲击力,力求最大程度的吸引观众。例如电影《地狱无门》中的高速摄影、夸张的构图、怪异的人物造型等等,来影射和揭示在动荡压抑的现实社会下,人性中本来就有的残忍邪恶和嗜血的冲动得以催醒人性本恶的意味。

整体而言,新浪潮时期的电影创作者不仅从宏观角度提升了香港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还敢为人先,将大胆真实的创作理念与技巧融入到主流电影的创作中,奠定了“新浪潮”时期的多元化的美学基础,为新一代的電影人的创作与革新开拓了多元化的电影创作格局。

参考文献:

[1]章柏青,贾磊磊.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2]李少白.中国电影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周星.中国电影艺术史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卓伯棠,罗卡.香港电影类型论香[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5]卓伯棠.香港新浪潮电影香[M].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3.

[6]达郎. 独立精神(二)[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

[7]孙晓立.论第五代导演对第六代导演的影响[J].美与时代,2005.

[8]郑淑梅.世界电影名家名片二十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新浪潮
新突破!105天出塘14支/斤金刚虾!恒兴欲在粤西对虾养殖赛道中掀起新浪潮
从“藏地新浪潮”电影看“后市场化”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
炫舞升级·黄金革命 翠绿炫5G掀行业新浪潮
早秋运动新浪潮
网通政务新浪潮 共话机构编制新未来
——2017年第一期机构编制部门信息化专项培训班(领导力班)顺利举办
无线技术将掀起智能家居发展新浪潮
邦宝益智与麦杰克小镇强强联手早教玩具产业又现新浪潮
中国高铁引领绿色交通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