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书写民生答卷 绘就发展新篇

2019-03-29 01:28宜宾市人社局
四川劳动保障 2019年1期
关键词:宜宾经办服务

2018年宜宾市人社局被人社部表彰为“全国先进集体”,综合目标考核位居全省人社系统第二名和市直部门第一方阵;政风行风单项考核分别位居全省人社系统和市级部门(单位)第一名……宜宾人社在服务群众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全面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全域示范市,宜宾人社局全体职工奋发担当、砥砺前行,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以“宜宾人社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遵照市委市政府、省人社厅的顶层设计和“四化”要求,扎实推进“五大建设”,着力打造“五型人社”,全市人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以平台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打造“家门口人社”

“以前办理社保需要去镇上甚至是城里,一天两天都办不下来,现在村上的人社服务中心站就可以办理,方便多了。”在宜宾市叙州区喜捷镇兰湾村人社服务中心站,村民李松权高兴地说。宜宾在农村推动共建共享入驻管理模式,在相邻的村共建一个高标准的中心村人社服务站,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兰湾村人社服务中心站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服务站,要服务周围三个村4000多名村民,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

近年来,特别是省人社厅提出建设群众满意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并把宜宾作为全省的全域示范市以来,宜宾市人社局抢抓先机,谋定而动,把“一号工程”作为人社工作的“纲”,坚持标准化先行,注重“四化”相融互动,初步探索出一条体现宜宾特色的基层平台建设路子,有效提升了基层平台建设的整体水平,促进了全域示范市建设。

结合实际,宜宾探索提出“四进十统一” 建设模式和标准。即: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平台分别进入政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活动中心(社事中心);标识、标牌、服务理念、形象墙、柜台颜色、人员着装、功能布局、经办服务、设施设备、信息网络统一。

市、县(区)、乡镇(街道)按行政区划设置,村则按照一个中心村带动辐射三个村的“1+3”格局设置,采取相对独立、嵌入、社银共建三种方式入驻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银行网点,规划建设四级人社公共服务平台1240余个,打造城市10分钟、农村半小时办事圈,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家门口服务。市政府在前几年投入奖补资金1000万元,实现185个乡镇(街道)、344个社区、700个中心村平台全覆盖达标基础上,再筹集8000万元资金实施以标准化、信息化、协同化、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软硬件升级改造。

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打造“全天候人社”

“现在我只要用手机登录‘宜宾人社’微信公众号,就能随时随地查询参保信息,了解政策指南,甚至办理业务,相当方便。”市民张旭东说,他已经成为“宜宾人社”微信公众号的忠实“粉丝”了。

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服务群众,仅是宜宾人社局着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小小的缩影。服务信息化是“一号工程”的灵魂。宜宾遵循“互联网+人社”总体要求,“线上线下一体化”谋篇布局,着力破解群众关心的难点、痛点、堵点。

在全市人社系统内部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基础上,市人社局建立人社数据一体化交换平台,开展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上与省实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居民养老保险、就业创业、政务一体化服务等系统对接;下与县乡村三级实现人社业务互联互通;横向与卫计、民政、扶贫、公安、检察、审计、政务中心、公积金、银行、保险等多部门实现数据交换共享,实现人社服务渠道多元化。如,与民政、扶贫部门达成救助优抚对象、精准扶贫人员的医保“一站式结算”;与公积金中心合作社保卡查询公积金情况;与银行合作推出一体化即时制卡(实现社保卡办理由90天缩短至10分钟内)、“社保e缴费”、银行依据参保数据发放个人信用贷款等应用。

市人社局建成了手机APP、微信、网上办事大厅和自助服务终端“四位一体”的人社线上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应上尽上”原则,初步梳理推出网上申办、信息查询、自助缴费、生存认证、参保证明打印、经办信息推送、医保扫码支付、医保异地就医微信备案等113个办事项目,实现全天候的5A服务,基本做到“零跑路”“零距离”。

以综合柜员制建设为重点,打造“全域通人社”

近日,叙州区人社系统全新推行综合柜员制,这是该区在运行“实体大厅+网上大厅+掌上人社”线上线下平台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之后,再次对实体大厅综合优化布局、集成服务功能的又一次全新升级,形成了群众办事“进一门、到一窗、跑一次”的人社业务经办集成式服务新格局。

宜宾市人社系统以“最多跑一次”为目标,大力推进经办服务改革,全面优化和规范社保、医保、就业业务流程,建成多险合一,全市通办,社保、医保和就业分板块联动的综合柜员制。一是“一门引领”。统筹服务资源,调整服务大厅功能布局,群众现场办理业务实现“一门进入,专人引领”;二是“一窗受理”。群众办事只对一个服务窗口,不再多窗口来回奔走; 三是“一站服务”。通过流程再造、岗位调整、业务集成等,实现业务经办内部网上流转;四是“一次办结”。全面提升服务效率,优化服务质量,一次办理完成群众服务事项;五是“全市通办”。就业、社保、医保有关业务打破参保区域限制,实现市内任一服务窗口可办。

以智能监管建设为关键,打造“清廉人社”

人社部门的服务怎么样?前来办事的群众满不满意?只要摁一下电子服务评价器就给出了答案。目前全市人社系统已安装电子服务评价器238个,每年收到评价1万余条。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助力打造“清廉人社”,从而提升人社公共服务监管水平,除了在服务窗口安装电子服务评价器之外,市人社局还做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

建设社保大数据监管、基金监控、医保智能审核等系统,对各类业务办理情况及各险种基金收支情况进行智能监管、图形化展示。通过权限设定、操作留痕、在线监控等技术手段,提高风险防范管理水平。

推行指静脉、人脸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便捷精准解决“我是我”的证明难题,实现生存认证、实名住院、在院病人实时监管等。

将全市服务平台网点逐步全覆盖纳入视频监控系统,可无死角实时抽查各网点服务、经办、作风、纪律等情况。建立市级就业服务高清视频指挥中心,实现基于大数据的基层平台、经办窗口、培训教学等全景监控。

以能力作风建设为保障,打造“温馨人社”

“加油、加油……”2018年7月2日,市人社系统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职工趣味运动会。齐心拔河、跳绳接力等项目赛况激烈,职工们个个精神抖擞、卯足了劲开展较量,助威声、呐喊声、欢笑声响彻赛场。大家在比赛中既增进了友谊,又展现了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勇争先进的风采。

近年来,市人社系统全力实施“三大行动”,打造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业务水平精、工作作风优、办事效率高的人社团队,不断提升人社服务的“温馨度”。

一是实施党建示范引领行动。探索形成“1+4”党建工作法,提升机关党建服务中心大局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在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统揽与保障功能,凝聚全系统对民生使命的认同。广泛开展机关主题文化活动,锤炼形成以“七个一”为代表的宜宾人社文化,部门凝聚力进一步增强,民生情怀得到升华。此外,还创新开展“政治生日”“政治体检”“微型党课”等特色活动,持续强化宗旨意识、为民意识。

二是实施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分级分类开展集中培训,促进“一专”向“多能”转变,整体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打造“精品工作”、争创“效能科室”、争做“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争当“最美人社干部”、“四个一”承诺等活动,服务意识、服务动力进一步增强;切实规范服务行为,精简办事流程,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

三是实施作风效能整肃行动。对照各级督查发现的具体问题,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切实抓好整改和“回头看”;开展“纠四风、转作风”五项专项整治行动,强化监督执纪,重点整治不敢担当、推诿扯皮、工作敷衍、被动应付等问题;做好政风行风满意度测评工作,加强内外部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省人社厅领导到宜宾调研|

猜你喜欢
宜宾经办服务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