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提质增速

2019-03-29 01:08郝杰
中国经济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区京津冀机场

郝杰

五年间,京津冀协同发展在交通、产业、生态逐步实现一体化,协同发展的羽翼正日益丰满,展翅欲飞。

2月24号,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完成了历时34天的飞行校验,这标志着大兴国际机场飞行程序和导航设备具备投产通航条件。9月30日,新机场将正式启用。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这个位于京津冀腹地的新机场,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距离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至今已五年。五年间,这个总人口超1亿人、总面积达21.6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发生了巨变。一系列推动京津冀地区在教育、交通、生态、医疗等多方面进行一体化改革试点的政策相继出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如今,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然像新机场一样,展翅欲飞。

新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五年中,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都发生了可见的变化。

对于北京来说,疏解非首都功能是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牛鼻子”。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通过。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2017年9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将北京城市战略定位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初见雏形。

五年中,北京正在逐步加强与河北和天津的链接。交通上,以新机场为核心,正在形成一个辐射京津冀三地的立体交通网络,这也成为三地交通一体化的缩影。

镶嵌在北京和天津之间的城市副中心,也在逐渐成为京津冀产业协同的重要承接地。2015年至2018年,北京到津冀投资的认缴出资额累计超过7000亿元。仅2018年,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中,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项目达88个,占比约1/3。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合作共建等方式,目前北京正在循序渐进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向北三县延伸布局。

在生态协同中,北京也打响了“呼吸之战”。至2018年,北京的重污染日从58天减为15天,并联合津冀晋三省市共同开展了永定河综合治理修复工程,局部改善了永定河生态功能,让永定河重新焕发生机。

北京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建立了一翼,而另一翼,则选择落在了河北,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并将其形容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新区的成立,既可以重点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也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还有利于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至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翼”正式形成。京津冀地区开始告别“摊大饼发展”的发展模式,变成“一核”辐射“两翼”齐飞。

雄安新区设立至今已将近两年时间。时间虽短,但每一步都在实践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绘制了雄安发展的未来图景。

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先进技术的落地应用,让人们对雄安建设的高质量高标准有了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创新与绿色也紧密结合在一起。已经植树1000多万株的千年秀林将开始今年的春季栽种,白洋淀治理也在尝试新科技,打造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

天津以唱响“双城记”为首要任务,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持续深化各领域对接合作,协同效应充分显现。五年间,天津构建起以滨海新区为综合承载平台、各区专业承载平台为支撑的“1+16”承接格局,主动加强与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大院大所的有效合作,举办天津市与中央企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恳谈会等一系列对接活动,吸引一大批总部机构和优质项目纷纷落户……

2015年以来,滨海新区共引进北京项目1699个,协议投资额3920.6亿元。其中,2018年共签约北京项目591个,协议投资额1155.6亿元。伴随着京津合作示范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武清京津产业新城等承接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一批总部机构和优质项目落户,科技成果展示交易线上平台建成运营取得了切实的进展。

新要求

新年伊始,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议,从全局高度和长远考虑,科学谋划京津冀协同发展。

习近平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提出要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松,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时以北京市级机关搬迁为契机,高质量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

据北京市副市长隋振江介绍,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未来连通滨海新区、唐山、平谷、廊坊北三县地区,同时和北京地方轨道网衔接,将成为最大的地下环城枢纽,也是城市副中心将来分流主城客流的重要枢纽。未来北京中心城区将与副中心形成“4+5”主通道体系。

习总书记还提出,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高質量高标准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之外,雄安新区还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雄安新区将融合土地、资本、人力、信息、技术等要素,形成全生命周期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保障‘雄安质量实现。”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说,通过专家的反复论证完善,形成了雄安新区的总体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搭建了“1+4+26”的规划体系。未来,雄安将建设成为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陈刚表示,雄安将建立连接京津及周边其他城市、北京新机场之间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20分钟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30分钟到北京、天津,60分钟到石家庄;形成与外部连通的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实现新区60分钟到北京、天津,90分钟到石家庄,并畅通与天津港、黄骅港交通联系,构建出海通道。

习总书记在要求中同时提出,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这些要求都将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新成效的重要方法、实践路径和有力抓手。

京津冀协同发展历经五年,在探索中前进,未来之路渐渐清晰,在交通、产业、生态逐步实现一体化的同时,协同发展的羽翼正日益丰满,展翅欲飞。

猜你喜欢
新区京津冀机场
机场罢工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面部识别使机场安检提速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最有创意的机场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