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住宅室内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29 10:17杨万德杨寒坤
科学与技术 2019年12期
关键词:实践思考人口老龄化室内设计

杨万德 杨寒坤

摘要: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逐渐增多,一些住宅社区呈现老年化也成为了重要的发展趋势。对于当下中国而言,城市居民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逐渐增大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囗结构又朝着日趋老龄化趋势发展,整个城市住宅社区的空巢老人现象比较日渐严重,原有住宅社区长年居住人口老年化、单一化,出现大量以老年人居住为主的住宅社区。老年住宅社区的出现,对城市社区发展和住房结构调整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老年住宅室内设计,为解决老年住宅社区的发展问题,使老年住宅社区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住宅;实践思考;室内设计

一、适老化居住环境改造

对于老年人或者身体障碍人士,为了实现能够让其在自己家中进行自立的日常生活,或者通过介助护理在自家生活的目的,对现有的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或者改修。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项机能衰退,出现各种障碍,这些问题都会对其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特别是由于身体老化带来的体力及肌肉力量的衰退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以前一直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楼梯、浴缸的高度等,都逐渐地对日常生活的行动产生了障碍及限制。就像人的年龄在不断增长一样,住宅也会老化。但是人类的老化是不可逆的,而住宅则可以通过改造、改修等方式,让其恢复舒适、便利。有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阶段不同,而更换不同的住宅。但是从配合身体老化变化的居住环境角度来看,很多人并不重视。而且对于以有能力的一代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之下,面向老年人的银发产业确实有一定的限制,这一点也是有影响的。但是,对于目前不断发展的老龄化社会而言,重要的是让老年人能够充满活力且自立生活。因此,居住环境是重要的板块,是老年人的生活中心。

二、材料选择

对于居住对象为老年人的设计来说,室内避免采用反光性强的材料,如墙地面和桌面的用材,以减少眩光对老人眼睛的刺激。地面材料应注意防滑,以采用木质或塑胶材料为佳;局部铺地毯容易边缘翘起,常会给老人行走和轮椅行进造成的干扰。使用有强烈凹凸花纹的地面材料时,往往会令老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产生不安定感,应避免选用。对于老人来说,由于认知和判断能力严重退化,室内地面的材质或色彩在交界处的变化,往往造成其判断高低深浅方面的因难,如误认为地面上有高差,从而得小心试探,影响其正常行走,所以不仅要使地面在同一高度上还要使材料尽量统一。而对盲人来说,不同性质空间的地面最好用不同质感的材料铺设,以使其可通过脚感和踏地的声音来帮助判断所处的空间。墙面不要选择过于粗糙或坚硬的材料,阳角部位最好处理成圆角或用弹性材料做护角,避免对老人身体的磕碰。室内装修形式总体上宜简洁,避免过多装饰造成积灰。材料选择时还应注意其易清洁性。

三、室内色彩及照明设计

老人房间宜用温暖的色彩,整体颜色不宜太暗,因老人视觉退化,室内明度应比其他年龄段的使用者高一些。老年人患白内障的较多,白内障患者往往对黄和蓝绿色系色彩不敏感,容易把青色与黑色、黄色与白色混淆,因此,室内色彩处理时应加以注意。此外还建议地面采用与墙面反差较大和比较稳重的色彩,使界面交接处色差明显。

老年人对于照度的要求比年轻人要高2~3倍,因此,室内不仅应设置一般照明,还应注意设置局部照明,较易忽略的地方是,厨房操作台和水池上方、卫生间化妆镜和盥洗池上方等。加强照明除方便操作以外对保洁和维护健康也有重要意义。室内建议采用高效能的暖色调灯具。并要注意其使用寿命及易更换性。室内灯具的布置应注意使用方便,电源开关位置要明显,应采用大面板电源开关。较长的走廊及卧室床头等处,应考虑安装双控电源开关,避免老人在暗中行走過长及方便老人在床头控制室内的灯具。为了保证老人起夜时的安全,卧室可设低照度长明灯,夜灯位置应避免光线直射躺下后的老人眼部。同时,室内墙转弯、高差变化、易于滑倒等处应保证一定的光照。

四、室内空间布局改善

可以将原客厅与其紧邻的卧室打通,与走道一起形成了更大的家庭核心空间。然后通过吊顶和灯具划分出空间性质,最后布置沙发、电视墙、边柜、榻榻米、折叠式餐桌等家具设施,形成多功能家庭活动区。家庭活动区内由于无视线阻隔,房屋显得通透敞亮,在其中还可直接观察玄关、厨房、卧室等各功能房间,以便老年人互相交谈呼唤和视线关注。另外榻榻米、电视墙等设施也照顾老年人的储物需求。老年人多有在家烹饪的习惯,喜欢储存食物。所以将厨房适当地扩大,增加了橱柜操作台面的同时提供了轮椅回转空间。考虑到老年人害怕孤独,厨房与客厅之间的隔墙改为上轨道钢化玻璃折叠门,达到了视线无阻并且推拉轻便的目的。同时靠近厨房设置用餐吧台,使厨房更加开放和便于交流。

卫生间是老年人跌倒概率最大的地方。由于该住宅通常只有业主夫妇二人居住,卫生间使用人数少,于是设计时只留下了主卫,并将其扩大向多功能厅开门。内部设计首先是采取了干湿分离的布局,其次进行了无障碍设计,比如在淋浴房、浴缸、智能马桶旁都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安装了扶手。湿区玻璃门采用推拉式,以避免内开门可能发生的老人在内摔倒外部施救困难的问题。次卧空间狭小,若按传统卧室布置,则床必须靠墙。而老年人需要床周围有足够的空间方便上下。于是将其紧临的卫生间改为次卧的衣帽储藏间,增加了储物空间的同时,放大了次卧空间,床更易于摆放。

参考文献

[1]宋言奇;杨墨;;居家养老“五大体系”的发展探索一以苏州为例[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2]陶澈;我国城市混合老年社区规划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何南茜;老年社区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周燕珉,秦岭.老龄化背景下城市新旧住宅的适老化转型[J].时代建筑,2016(6):22-28.

第一作者:杨万德,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室外设计。

第二作者:杨寒坤,学历:本科在读,就读于辽东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方向室内外。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农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思考人口老龄化室内设计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可视化分析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统筹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教材编写的实践与思考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国有企业落实中纪委“三转”要求的实践与思考
微课教学在成人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
老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