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理论贡献

2019-03-30 09:46吴宗翰秦璐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事求是共同富裕邓小平

吴宗翰?秦璐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即实事求实、共同富裕、安定团结三大重要思想和理论,认为“南方谈话”核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出了“南方谈话”核心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实事求是精神仍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共同富裕思想是扶贫战略的逻辑拓展;依法治国是安定团结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关键词】 “南方谈话”;邓小平;改革开放;实事求是;共同富裕

一、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面临着国际和国内两方面严峻的考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这个紧要关头,邓小平进行了“南方谈话”,论述了一系列理论和思想。

1、实事求实精神

邓小平认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提倡这个,不要提倡本本”。首先,实事求实精神体现在邓小平对待改革的态度上。他赞同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认为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改革也可以。指出“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慢慢改变人民的思想。邓小平极力倡导经济的高速发展,只要“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一是为了在与其他国家的比较中赢得民心,二是为了抓住国际和国家发展的时机,三是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

其次,实事求实精神还体现在邓小平认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最后,邓小平总结道: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2、共同富裕思想

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强调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而邓小平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的方法就是“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解决可能产生的贫富差距问题上,邓小平认为不必太早:“现在不能削弱发达地区的活力,也不能鼓励吃‘大锅饭”。“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3、安定团结理论

邓小平认为安定团结理论终究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提供稳定的环境。第一,思想领域的安定团结是重点;第二,在国内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确保科教、政治、治安体系的稳定延续;第三,要维持中国国际环境的安定团结的伟大思想,最重要的就是遵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此外,关于实事求是精神、共同富裕思想和安定团结理论与应该如何落实,邓小平也提出了一些设想。邓小平非常强调人的能动性,他认为理论能否成功应用实践,政策能否得到落实,关键就在于“人”,他把人的因素看得很重。

二、“南方谈话”核心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精神、共同富裕思想和安定团结理论实质上是一个整体,不能将其分割看待:实事求实精神是行动哲学,共同富裕思想是行动目标,安定团结理论是行动路径。邓小平运用这三大理论武器,基于中国的改革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

1、突破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后采取计划经济的传统经验,提出了关于计划和市场关系的新思想

恩格斯曾认为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处在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社会来解决只是处在高得多的发展阶段的社会才产生了的和才能产生的问题和冲突,这在历史上是不可能的。东方前资本主义国家若想跨越卡夫丁峡谷,没有必要采用计划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应把提高民众的觉悟,摆脱贫穷作为第一要务。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中国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点明了两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两者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邓小平看来,在经济领域引进一些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因素不会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安定团结的环境,应该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经济手段大力发展生产力,开辟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突破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开放只能局限于社会主义体系内的观念,探索出了一系列通过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來发展自己的新战略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的,吸收、借鉴一切资本主义的有益因素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获取这些有益因素的方法上,由于历史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邓小平之前几乎一味强调东方社会主义国家要依靠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来获取发展自身的要素。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突破了这些观念,他根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中处于优势甚至垄断地位”的“实事”,主张:“在维持国家独立自主和安定团结的情况下,将中国的开放范围应该扩展到西方资本主义强国,以吸取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外资的涌入对中国而言,是利大于弊。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和引导下,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发展水平,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3、突破了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实践中主要依靠国家机器的力量来进行国家的经济建设的传统做法,探索出一条通过利用人的积极性来进行经济建设的新路径

十月革命后,列宁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他一开始就寄希望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是这样的方法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列宁晚年认为,不应该把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建立在热情上,而应当同个人利益结合,靠经济核算。邓小平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十分注重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在1992年之前不久,国际国内局势都十分严峻。邓小平并没有屈服于“左”的压力,而是大声疾呼:让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在困难的情况下,邓小平指明要借助人民的自发的力量,让改革开放继续下去。

三、“南方谈话”核心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邓小平的理论和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将其中国化的结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这些理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证明了它们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當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因此,邓小平的这些理论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一,实事求实精神仍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极为重要的思想方法

践行实事求是精神,首先就要认识到它的人本性,中国共产党人做事要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加强党性教育,将实事求实精神真正镌刻进每一位党员的心里。其次还需要采取小心求证、大胆尝试的态度。当前,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复杂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顶层要在制度安排上大胆尝试。同时需要认识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性。在国际舞台上需要勇于维护自己的利益,开辟中国国际关系的新天地。

其二,共同富裕思想是扶贫战略的逻辑拓展

作为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精准扶贫”是一块不得不“啃下”的“硬骨头”。在推进“精准扶贫”中,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离不开扶助贫困地区生产力的发展。在扶助过程中,政府要牢牢扭住“六个精准”的发展措施和“五个一批”的战略目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整合社会资源,推广扶贫新模式。通过提高养老保障等相关标准和相关扶助政策的力度来发挥政府的作用,使得发展成果真正为人民共享。

其三,依法治国是安定团结理论在新时代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就要使国家推行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适应社会主义中国的各项建设的需求,增强公务人员等依法依规办事的能力,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核心。同时,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也离不开每个公民自身的努力,每个公民都应该努力学习和践行法律知识。十八届四中全会还创造性地提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将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统一起来。

此外,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经济复苏乏力等挑战层出不穷,习近平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邓小平的安定团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应该推广平等互信的新型权力观,义利相兼,义重于利的新型义利观,包容互鉴的新型文明观和“结伴不结盟”的新型交往观。这些价值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符合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吴宗翰,男,汉族,浙江温州人,本科.

秦 璐,女,汉族,山西临汾人,法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实事求是共同富裕邓小平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绵薄之力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