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看水,看“学讲”

2019-03-30 09:45王磊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学讲预习小组合作

王磊

摘 要:传统的教学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能培养学生真正的能力,不能顺应当下时代的发展,不能迎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正在逐渐地失去它的市场,濒临淘汰的境地。“学讲”计划因为它的种种优势,是现代教有和未来教育的必然产物,已经步步走进教育生活,也被很多教师所接纳。但是目前,多数教师的困惑是:知道“学讲”模式的优势也愿意积极地去尝试利用“学讲”模式,可是具体能不能落到实处,长期坚持下去是不是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关键词:“学讲”;小组合作;预习

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用“学讲”模式组织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存在几点疑惑之处并加以改进,不能说已经解决得多么完美,也是在摸索着前进,现与大家讨论分享。

一、学生预习不具体,徒劳无功白忙活

在每节课之前,教师要求学生去预习新知,多数孩子就仅仅局限于翻翻书,看一遍,合上可能根本记不下短语,课文大概内容不能描述,甚至重点词汇和句型都记不住几个。这种状态和我国古代词人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相似的意境。学习和生活读书一般,都需要静下心来,把预习内容具体化、可操作化,由简入难一步步实施,以八上Unit Reading第一课时为例,可以布置学生在家找出重点复语,熟读课文两通,做导学案了解文章大意等等,学生第二天上课可以非常轻松把握重点,效果还不错。这其实也就是高山攀登的第一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小组分工不细致,自白耗时心煎熬

在刚进行小组分工时,学生极其乱,组长没有把握合作的要领,以为就如独当一面,面面俱到;组员懒散拖沓,觉得无事一身轻,落得清闲,这样造成每次小组合作讨论都乱糟糟,耽误时间,没有明确的讨论结果。几节课下来,内容已经慢了两课时,我心里暗自矛盾。后来是几个组长来找我,说出他们的想法,让我恍然大悟。之后就让组长在小组合作分配任务时充分考虑到成员的搭配问题,对于导学案中的ABCD不同等级的问题,要细化到个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都有。从而避免了以往出现的完成任务只是少数学生个人表现的现象,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避免组内冲突问题,更好地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当然,教师在旁边要教会学生小组合作的技能,引导学生采用正确有效的合作方法,及时给予点拨、鼓励和帮助。在他们讨论过程中,遇到意见不致的情况,要先倾听对方的,等对方说完再说出自己的意见,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处理,反思并且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再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尝试之后,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很多小组竞争激烈,表现比以往出色得多。

三、课堂内容紧赶慢赶,只为完成不享受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预习,自己发现,自己探索,小组交流分享成果,远比一节课老师的口若悬河有实效的多。而我自己就犯这个毛病,看到一节课的任务只在他们的讨论中完成一半甚至更少时,就在一旁心急如焚,担心这样的小组合作是真正的1+5>6还是拖查课堂,这节课完成不了拖到下节,一堂堂拖下去,该用什么时间补上来?这些问题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就像害怕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会一不小心摔倒一样,忐忑之心顿生。但是之后我发现,学生的课堂成长和孩子的学步一样,需要放手尝试,给予他们一定的空间去锻炼,在他们摔了一下又站起来之后,能够不用你提醒更加清楚下一次应该如何去做,未来也就会少摔跤、摔小跤,在经过每天自主学习交流质疑的日积月累之下,就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那时的学生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四、评价中只做题与口语脱节,本末倒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当然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这对推动自主学习尤为必要。没有及时有效的评价,就无法对他们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督,势必造成课堂的放任自留。

我一开始重点采用学生互评,六个小组,两两互相打分,或者比赛做题的正确率,评选出每节课的优胜小组给予表扬获每月奖励。后来,学生逐渐把做题当做唯一的评价标准,主动要求竞赛,“战火”愈演愈烈。为了平息事态,我只能改换别招,期待“摹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他们编写对话,用口语竞赛形式竞争。比如Unit 2 Task An ideal school 一个小组六位同学每人介绍一段,timetable,subjects,activities 一起完成一篇文章,再写出来就会得心应手得多。那样,学生就会“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也许“学讲”计划不是教育长河中最完美的方法,但从来没有一种模式是终止的、完美的,也从来没有哪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只是它是我们这一阶段最适合的理念,只要信念在,行动就不会停止,永不放弃探索与追求,就必定“落花时节又逢君”“不尽长江滚滚来”了!到那时,学生自会体会一种自在的看山看水,怡然自得于享受课堂了!

参考文献:

[1]杨华文,楊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六维教学法案例设计一则《两角和与差的余弦》[J].中学数学,2012(11):53-55.

[2]柳学军.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试论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9):65-66.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学讲预习小组合作
三步走,“鲜活”口语交际课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学讲”教学方式下小学英语合作学习的现状及策略思考
浅谈职高生的数学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