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琵琶行》的教学分析与讨论

2019-03-30 09:45孟丹丹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琵琶行高效教学古诗词教学

孟丹丹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发展已经处于深化状态,高中语文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效率低的问题被提上议程。尤其是古诗词类的文章,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一直以来都受到师生的忽视,新时期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推进古诗词的高效教学。主要以《琵琶行》这篇文章为例,探讨其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方式;高效教学

《琵琶行》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古代名篇作品,是白居易所创作的古典诗词。这篇诗词具有诗意的情感,也能够让人体验到美如清泉的感受。要如何紧扣这篇文章展开相应的高效课堂教学,呈现出古诗词课堂的精彩亮色,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教学工作。

一、以情境创设法展开教学

当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时,需要使其合乎自身的兴趣,才能从中获益。而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普遍比较低,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克服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而情境创设法是一个可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可为学生创设愉悦和谐的古诗词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快乐,自主走进古诗词的文本之中,然后对古诗词的文本内容进行品读。在《琵琶行》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方明配乐朗诵的《琵琶行》相关视频,他的朗诵声在适当的时候或低沉、或激越、或哀婉、或缠绵,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文章中忧愁暗恨的这一主旋律,将身世凄凉的琵琶女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而相关的配乐也通过其特有的音乐美而加强了古诗词朗诵的感染力,让学生不自觉地就走进文本的画面,融进这一个朗诵的氛围之中,与文本进行有感情的对话与交流。

二、以巧妙的问题展开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掌握课堂提问这一艺术,科学合理地设置课堂问题,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满堂问式”和“满堂灌式”都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而是要将课堂问题设置得少而精妙,使其可以真正发挥在课堂互动环节的桥梁作用,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探究其中的深刻内涵。而且课堂提问如果设置得巧妙,还能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而在《琵琶行》这篇古诗词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其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选取两个切入点。其中一个就是“谁解琵琶语”。在这个切入点的指引下走进文本,可以让学生去探究琵琶曲中蕴含的情感,要求学生可以从曲中的旋律变化了解琵琶女的情感变化情况。同时,学生可以自主思考琵琶女发生情感变化的原因。而另外一个切入点就是“司马青衫泪”,教师可以提問学生:“诗人为什么会因琵琶女而泪湿青衫?此时他的心境又是怎样的?”结合这些问题,学生会更加深入地走进文本,由浅入难地领悟该古诗词的丰富内涵。

三、通过留白赏析,提高欣赏水平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针对文本中的留白空间展开大胆的猜想,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处理好自己与文本之间的关系。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容易对隐藏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在这样的求知欲下,学生容易激起积极主动性,自主展开探究性的阅读活动。在《琵琶行》这篇古诗词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个诗句就可以发挥留白赏析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都流于表面地理解为琵琶女性格羞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这首诗词的主题思想来对其进行理解,就可以挖掘到新的内涵。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琵琶女此时的真实心境。尤其是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是“悲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这一点为切入点,深入地了解琵琶女在悲切的身世背后隐含的心灰意冷,感悟其在年老色衰之下更不愿意抛头露面的情感。而这与作者的心境相符合,表达出抑郁不得志的情感。学生在探究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这一诗句描写的传神之处。

四、合理设计活动,展开师生互动

在《琵琶行》这一古诗词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古诗意境,更全面地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能力,教师可以在小序这部分的教学结束后,开展分组讨论活动。即教师可引导学生给文章的每一段都添加七言标题,然后比较哪个小组制定的标题更具有诗意,且符合该段落的内容。这个活动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这篇文章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以《琵琶行》为例,笔者提出了几种优化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当前的古诗词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让古诗词学习不再是学生的弱项。而当学生学好古诗词的同时,还能将其良好的学习能力迁移到其他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在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蔡家美.“对读”方可读对:人教版《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8):70-72.

[2]刘启东.迫不得已的“珠落玉盘”[J].四川教育,2016(2X):77.

[3]欧阳兴.高中古典诗歌教学有效途径浅探[J].中学语文,2017(36):17-18.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琵琶行高效教学古诗词教学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比较分析
知我者谓我心忧——解读白居易《琵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