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分析

2019-04-01 06:20张艳芳
北方文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校

张艳芳

摘要:在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理解中德文化的差异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对于德语初学者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的跨文化背景知识,说明了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作用,阐述了跨文化背景知识与德语教学的融合、侧重于实践教学、应用对比教学这些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德语专业教学;跨文化背景知识

由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地理位置等的不同,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在德语学习中,由于中德的文化背景不同,导致在词汇含义、称谓、惯用语等方面均有所不同,学生必须要理解并掌握这些跨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实现德语应用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完成跨文化交际。基于这样的情况,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跨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强调,并利用其导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对中德文化差异形成更深刻的理解。

一、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的跨文化背景知识分析

(一)中德文化中称谓的不同

在称谓方面,我国与德国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该方面进行重点的强调。在我国,一般会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表达对该人的尊重。在熟人之间,通过“老张”、“老王”等类似的称呼,表示与他人的亲近;对于一些德高望重、知识渊博的学者,一般会利用“张老”、“王老”等类似的称呼表示尊敬。但是,在德国,这样的称呼并不适用。德国人在交流与交往中会极力避免在对人的称谓中加“老”字,普遍会在姓氏前加上“Herr”或是“Frau”(即“先生”和“女士”)来称呼他人。若是想表达对某人的尊重时,可以在后面加上该人的头衔,例如Doktor(博士)、Professor(教授)、Direktor(校长)等等。

在中国,对于教师的一般会称其为“张老师”、“王老师”等类似的称谓,且目前“老師”这一称谓的用途更加广泛。但是在德语中,并没有类似的称谓。

(二)中德文化中“打招呼”的不同

在中国,人们之间打招呼常用“你吃了吗?”等类似的话语,这也是我国人们饭前饭后的常用语,其用法与德语中的“Guten Tag”(您好)以及“Hallo”(你好)相类似。若是在实际的交流中,将“你吃了吗”依照字面的含义进行翻译,即“Haben Sie schon gegessen?”就会让德国人产生误解,使其误认为在邀请对方吃饭。

“你上哪去啊?”也是我国常用的一种打招呼的语句,但是若是依照字面含义将其翻译成德语,即“Wohin gehen Sie?”并用于交流,则会引起德国人的反感。在德国人看来,“去哪里”是个人的私事,擅自询问是一件十分没有礼貌的行为。另外,在中国,直接用称谓打招呼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式,但是若是在德国,仅仅叫出对方的称谓则会让其形成“你有事情对他讲”的认知,并不认为这是在打招呼。

(三)隐私文化的不同

在中国与德国的文化中,对于个人隐私的界定有所不同,对于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人们询问年龄、婚姻状况、职业、收入、身高体重等较为普遍,但是在德国或是一些欧美国家,这些问题属于个人隐私,在交流中不仅会极力避免询问相关的内容,即使询问了对方也会回避回答。基于这样的情况,在与德国人交流时,若是询问了例如“Wieviel verdienen Sie im Monat?”(您的月收入有多少?)或是“Wie alt sind Sie?”(您年龄是多少?)等问题时,通常会得到“Das ist ein Geheimnis.”(这是秘密。)的回答。

(四)谦虚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更加推崇“谦虚”和“谦逊”。当面对别人的夸奖时,常会使用“与XX相比,我还是有很多的不足。”等等类似的话语回答。即使在面对表扬时内心十分喜悦,表面以及语言表达中也不会体现出来[1]。例如,在中文语境下,当有人赞扬“你今天穿的这件衣服真好看。”时,往往会得到“还行”、“不,这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等类似的回答。但是在德语语境下,往往会得到“Danke!”(谢谢!)的回答。

同时,“自贬”也是中国人惯用的一种表示谦虚的方式,例如,在中文中,有“拙见”、“寒舍”、“愚以为”等谦语。但是在德语交流中,这样的表达方式并不适用。

二、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作用分析

(一)提升学生对德语的学习兴趣

在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若是仅展开基础知识点训练,则会强化学生的枯燥体验,降低对德语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调动学生对德语的学习兴趣成为了重点。利用中德文化的不同就能够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相关教师可以使用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方式,引出课堂教学。例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啤酒节、基督降临节等典型的德国节日引出后续教学,让学生在课前查询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对节日的由来、风俗习惯等进行介绍。这样的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德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后续教学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

语言与文化有着较大的共通性,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在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完成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阅读德文原版的《浮士德》,并进行阅读体会的交流。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德语水平有所提升,文化欣赏水平也有所增强。

另外,高校德语专业教育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还能够促进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形成。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德国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展开练习,能够促进学生德语应用能力的更好发展,实现更高水平的跨文化交际。

三、高校德语专业教学中跨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具体策略

(一)跨文化背景知识与德语教学的融合

在高校德语教学中,相关教师要重点使用跨文化能力的教学材料,将跨文化背景知识与德语教学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在德语教学中,可以使用词汇、成语及惯用语、非言语交际等方面的教学材料。

1.词汇

词汇是语言中包含的一项基本元素,反映了不同语言环境下的特定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个词汇往往会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在我国古代,“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是一种代表吉祥的动物。在中文表达中,常用“望子成龙”来表示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是,在德国,“龙”(der Drachen)不仅与中国龙在外形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也普遍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德国人认为龙是一种十分残忍的怪兽,在小说中,有着大量的“英雄与邪恶的龙作斗争”的情节。可以看出,中国与德国在同一词汇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认识这样的差异。在讲解词汇时,要重视对词汇包含的文化含义进行细致的解读,避免学生在德语交流中出现“用错词”、“表达有误”的问题。

2.成语及惯用语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形成不同的成语以及惯用语,其包含着不同的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历史发展等,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3]。所以,在日常交流中,不同语境下的成语以及惯用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例如,在中文语境下,通常会用“胆小如鼠”表达一个人胆小怕事;而在德语中,一般会用“ein Angsthase”(胆小的兔子)表示某人胆小。

在德语中,常用“Schwein haben”(有猪)表示一个人“运气好、走运”,但是在中文语境中难以理解这种惯用表达。所以,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成语以及惯用语的讲解中,需要连同该惯用形式的产生背景一起讲解,才能够让学生理解该成语或惯用语,并在实际的德语交流中正确的使用。

3.非言语行为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交流仅仅是一种形式,非言语交际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的使用。在非言语交际中,包含着肢体动作、手势行为、目光交流、沉默、身体距离、语调、音量、图像、衣着打扮、姿态、标志等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非言语行为有着较大的差异性。例如,中国人在用手势表示数字“八”时,普遍会伸出拇指与食指来表示,但是这一手势在德国人眼中代表着数字“二”。

在日常交流中,中国人会尽可能的避免与对方产生对视,降低自身的攻击性,但是在德国人的日常交流中,在交谈时目光直视对方是一种尊重与礼貌的表现。在肢体接触方面,中德两国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德国,在过了童年时期后,同性的两人拉手、勾肩搭背会被视为同性恋,但是在中國,这样的现象十分常见,代表了两个人关系十分紧密。在高校德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语言进行详细的讲解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到德国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含义,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侧重于实践教学

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归回到实际应用中,所以,相关教师必须要侧重于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练习与应用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真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就某一知识点进行小组对话练习。可以设定不同的主题,包括“德国文化中的龙”、“德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德国复活节的习俗”等等,让学生在课前进行3-5分钟的小演讲。这样的方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德语口语练习的机会,也让学生对中德的文化背景差异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另外,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与德国外教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的交流中体会跨文化背景的交际,促进其德语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应用对比教学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高校德语教师可以使用对比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中发掘差异,并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4]。例如,在非言语行为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在同一情境下中德两国人的不同表现。可以使用图片对比、视频对比的方式来完成。在图片对比中,可以将多媒体画面一分为二,左侧展示某情境下德国人的表现,右侧展示某情境下中国人的表现,让学生通过直接对比的方式找出不同之处,提升对中德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相比较来说,视频对比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到中德非语言行为的差异,还能让学生了解到中德语言表达中的差异,整体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中德文化中,称谓、打招呼、隐私、谦虚表达都有着较大的差异,提升了德语学习的难度。将德国文化融入高校德语专业教学,提升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消除了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而造成的心理距离。通过跨文化背景知识与德语教学的融合、侧重于实践教学、应用对比教学,实现了高校德语学习中不同文化的碰撞对比,让学生获取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提升了其学习德国文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瑛.关于德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导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37):115-116.

[2]尹佳.中德外语学习文化的跨文化协同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3]王博,杜鸿.高校德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3(13):279.

[4]李静.语言与文化的碰撞——探究文化导入在大学德语教学中的应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2):153-154.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