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2019-04-03 01:39于洪波徐益龙
现代计算机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

于洪波,徐益龙

(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深圳518118)

1 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制定正确有效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建立准确课程体系的前提条件。同时,课程体系的建立与人才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均有密切关联。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学制为3 年,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中小型计算机网络设计与搭建、计算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文秘办公、图文处理及编辑、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网站维护、计算机网络产品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

2.1 与企业联合培养

目前社会对服务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特点是重理论轻实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校与德国莱茵集团、中兴通讯集团开启了“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企业和学校联合培养学生,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企业的市场信息资源比较丰富,对社会人才需求、实用的专业技术等信息掌握比较灵敏,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进行学校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置与调整,保证学生在校的学习内容是始终处于专业领域和社会需求的前端[1]。同时,要保证校企合作真实落地,校企合作更加深入到教学,中兴通讯集团派2 名工程师亲自到我校进行专业课程的授课,并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带入课堂,按照实际项目的工作流程进行授课。为了提高我系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我校聘请德国莱茵集团企业专家给我系专业教师进行项目式授课指导,同时企业专家与我系专业教师共同探讨研究适合项目式教学的工作页手册,让学生在课堂上就以企业工作任务的形式进行学习,亲自感受、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并亲自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性人才。

2.2 与技能竞赛相结合

技能竞赛在中职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所以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促进课程改革的有效手段。中职学校学生获得技能大赛奖项是对学生技能的最高认可,我系网络专业学生近几年在市、省、国家技能比赛中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比较高,但是能参加技能大赛并获得奖项的学生只是个别优秀学生,占比很少,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具有参加技能大赛的能力,我系现将网络专业的部分核心课程设置与技能大赛项目内容息息相关,将技能大赛比赛的内容渗透到平时的课程教学中,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就参考技能比赛的标准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能力,真正实现赛教结合的目的。

3 课程体系构建措施

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以服务当地经济为主,特色的办学模式则需要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来实现。

3.1 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并结合教学实际情况,课程体系力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的需求。

(2)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变化,需要结合本专业的具体教学实践,定期地修订教学计划并调整课程结构。

(3)加大企业参与专业课授课比重,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重组,优化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4)专业课程内容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基本理论的支持,更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标准应由合作企业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商讨、研究、制定。

(5)根据课程内容和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尽可能采用案例式、项目式教学方法,通过虚拟项目、企业真实项目或课程大型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阶段完成任务[2]。

3.2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三个类别,根据目前网络专业岗位的技能需求并结合技能竞赛比赛内容,经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讨确定专业课程,具体安排如表1。

表1 专业(技能)课程安排

4 教学方法

改革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职业学校教学质量、深化学校改革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学方法跟得上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保证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注重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4-6 人),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组织教学,通过任务书、工作页、小组讨论、分组训练、综合实践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仿真模拟软件等手段,将实际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

5 课程评价

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配套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评价采用以实践能力评价为主,理论知识评价为辅的模式,注重“能力融合”、“技术综合”、“过程考核”的现代评价理念,同时以职业资格认证与技能大赛为辅助评价指标[3]。

(1)网络专业课程考核方式采用阶段过程性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考核以项目中的具体技能任务考核为主,采用作业和练习的方式考核。综合考核采用大作业或项目作品展示的形式进行考核,综合考核通常以小组为单位,每位成员在项目中负责不同的任务,进而完成一个项目的完整建设。

(2)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原则。部分课程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2]。

(3)理论知识评价采用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学习效果课堂展示、综合笔试等多元评价方法。

6 结语

中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合格教育,不是优秀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注重学生基本素养和技能的培养。并要随着社会、市场及学生需要的不断变化进行动态管理,根据社会、企业及行业的岗位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课程,以达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5]。

本专业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项目式教学、过程评价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了能够形成学校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首先从计算机网络重点专业开始试行,通过教师培训、专家讲座、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学改革的思想和理念。通过校企深入合作,大大提高了我校专业教师的技能教学能力。课程体系的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整个课程体系方案建设与实施过程中,要定期听取企业专家、教师、学生代表的反馈意见,根据意见研讨并不断修改完善方案,以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与时效性。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基于可靠性的计算机网络优化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物业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