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探索

2019-04-03 05:40李平
读天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初中阶段有效性

摘 要:近几年,素质教育以及生本理念已经逐步在初中教育中得到广泛推行,使得初中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教育体系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凸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在现代初中教育领域中失效,依照现代教育的特点,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使其更能满足初中教育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本文就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

关键词:初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有效性

一、 前言

体育与健康是初中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分支,也是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在初中领域渗透程度的重要渠道。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学生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精神的形成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了初中体育教师面临的极大挑战。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从日常教学中了解学生特点,将其作为主要的依据为学生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二、 将生本理念与教学相结合

当前,越来越多先进的教育理念被融入初中教育领域当中,对促进初中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推动力。“以生为本”理念是一项基本教育指导原则。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数教师将全部的教学重心放在了为学生讲解体育与健康这门的理论知识以及开展体育项目训练上,忽略了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以及强健其体魄的重要性。在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指导下,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能力的差异性,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活动。

三、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经常会感觉到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使得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得到顺利的开展,导致教学效率较低。产生这样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并没有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学习兴趣。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可以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足球”这项运动时,需要训练“高抬腿”这个动作。教师可以准备两段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当教师播放节奏感较快的音乐时,学生需要加快抬腿的频率,当教师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时,学生也要放慢抬腿的速度。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体育运动当中,提高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四、 提高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体现在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习特点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考虑,并将其作为主要的依据为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从科学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的难度,避免因为教学内容的难度过大而打消学生参与这门课程的信心。但是,如果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难度较低,也无法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课程的乐趣。另外,学生个体之间在各个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可以根据这种差异性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育。教师可以对班级的男生和女生进行合理分组,在一些运动的难度和强度上进行一些区分。

五、 积极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

创新是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从体育器材以及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创新。首先,教学器材创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学器材作为辅助,教师可以根据现有的器材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健美操”这项运动时,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的学生发几种体育器材,比如,排球、跳绳等,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运用教师分配的器材设计一小段健美操动作。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健美操更加优美。其次,教学方法创新。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初中体育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翻转课堂。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篮球”这项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将一些篮球知识、篮球技巧等讲解与示范过程分别录制成微课,上传于网络当中,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阶段无法完全的运动知识和动作,并主要针对这些内容展开详细的讲解。在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微课以及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和示范的内容进行自主练习,从而巩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

六、 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

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对提高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教师可以积极为学生组织一些体育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参与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体育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形成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的精神。有些学生在参与一些体育活动时,常常缺乏信心,认为自己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对给予一些鼓励,并带领学生从基本的内容学起,逐渐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七、 结论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凸显。因此,在构建高效课堂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通过将生本理念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积极采用创新型教学方法以及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的路径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提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效性的路径展开的一系列探索,希望能为促进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何丽娜.健康第一,培养终身意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8(8):155-156.

[2]陈进.巧妙设计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J].华夏教师,2017(13):33.

[3]张小波.浅谈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3):49-50.

作者简介:

李平,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县李溪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初中阶段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生本理念下初中生物参与型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议农村初中后进生教育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