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论略

2019-04-04 14:38崔晓亮骆立丽廖晓玲
青年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

崔晓亮 骆立丽 廖晓玲

摘 要:当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世界各知名研究院校的办学重点,是具有特色优势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趋势。面对日渐激烈的国际人才争夺战,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实效,让大学生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培养出政治、民族立场坚定,同时“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开放思维、拥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社会主要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目前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并要求高校将其提上日程。在全球化白热化和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新的时代境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取向、合力聚集、实践模式和重要渠道等四个方面的发展趋向,并对重庆科技学院钱煦实验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行分析,以期对促进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进行初步探讨,为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

当前,伴随全球化的进行,国际化进程也愈发凸显,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愈发重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是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世界各知名研究院校的办学重点,是具有特色优势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趋势。”[1]近几年,为了更好的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培养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专家、学者及研究机构进行了大量的有关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研究,研究涉及国际化人才的内涵、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体系以及实践探索等宏观内容,也有的涉及高职院校、西部院校和外语国际人才、计算机国际人才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微观内容。多视角的研究成果,为高校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促进了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人才水平。而国际化人才培养,从其目的来讲,培养的国际化人才不仅仅具备跨文化知识的实践能力、宽广的国际性视野和高水准的国际适应水平,更重要的是具备为自己的国家、民族和人民努力工作的思想意识和决心态度。

一、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客观必然

在合作办学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做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于稳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队伍、完善国际化办学教育体系、保障国际化办学目标实现、切实培养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稳定国际化人才队伍的现实需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国际化办学成为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际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国际化办学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扩展其国际化视野和培养其国际化思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顶尖人才提供了平台。但是,在国际化办学中,无论是在国外师资引进、国外教材的使用,还是在大学生申请赴外留学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接收到国外的意识形态观念,而国外为了吸收和争夺人才,往往在其输出教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输出本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同时凭借优越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及更优惠的政策吸引大量国际人才为己效力,从而保持和扩大领先優势,进一步打压教育输入国的人才空间。加强国际化办学中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有利于避免减缓人才流失现状,稳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队伍。

(二)完善国际化办学体系的客观需要

我国在人才竞争方面已经实施了有效计划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发展环境,但根据对包括清华大学、重庆大学等国内20余所大学的调研发现,国际化办学中的意识形态教育并没有因为其特殊性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和强化大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这无疑成为国际化办学中的纰漏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欠缺。完善国际化办学教育体系,客观上需要加强国际化办学中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思想保障。

(三)实现国际化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国际化办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国际型高级专门人才,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人才的争夺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人才资源的零和博弈,一方所失将为另一方所得,人才流失就是以削弱自己的方式增强了对手。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通过进行和强化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方向和为祖国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富有民族献身精神,从而避免或减少人才外流成为必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激烈化,这一研究也将成为国际化办学中一个重点和特色。为了达到国际化办学的目标,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高度重视,切实培养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是始终将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具有国际化意识、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创新人才。十九大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和竞争的现实需要,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导向,是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重要目标指向。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趋向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在价值取向、合力聚集、实践模式、重要渠道中应该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一)价值取向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意识形态教育实现其本质和价值的确定性追求和方向性规划,是关于创建何种类型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力和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及较强民族认同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其意识形态教育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成败。一是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最丰厚的历史遗产和继往开来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理应在当前多元思想多重价值碰撞的乱局中展现其丰富的内涵级发展潜力,从而为当今的意识形态教育注入新想活力”。因此,国际化教育下的大学生只有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才会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才会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才能产生心理上的让同,才会产生由内而发的自豪感,才会传承,才会树立坚定的民族立场。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现实所需,是高校多元价值观较量考验的必然选择,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强大正能量的时代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我国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三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国际意识教育。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开放思维、拥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是国际化办学的目的。“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是国家化人才必须具备的素养。只有拥有“胸怀祖国”的情怀才会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才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只有拥有“放眼世界”的心胸才会拥有兼收并蓄的广阔眼界,才会为服务祖国获取顶尖的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实践模式

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赋予了丰富情感和以传递这种情感为导向的工作,虽然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持续灌输,但不是照本宣科、枯燥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基于意识形态教育的这种特性,以及教育主体在知识、思维、视野等方面具有的国际化特征,要求国际化人才培养中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现实条件、教育主体的变化,与时俱进,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一是要坚持持续灌输,注重情感的传递。灌输是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不可否认灌输式教学具有枯燥、实效低等弊端,但是也具有“雁过留音”的效应,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将灌输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将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通过视图演示、现场参观、榜样示范以及模拟情景教学、对事件进行评价等方法,激发大学生对知识、观点以及相关问题的认知认同,并从情感和心理上对其对错是非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将使意识形态教育将起到事半功倍的实效。二是要与时俱进,注重新媒体的应用价值。随着数据化、微时代的到来和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新媒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应该逐渐彰显应用价值。这就要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一要通过校园贴吧、微信公共账号、校园论坛以及微课等形式,將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大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要加强网络言论的引导和监督,特别是在重要节点和敏感期,要建立专门的舆情监察及引导专员,积极做好舆论导向的领袖,并有意识的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在具有国际办学资质的高校,这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三)重要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新形势下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指向。国际化人才素质构成中“国际意识”与“民族立场”相并重的价值取向,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研究与实践面临着“面向全球”与“植根本土”的双重使命和发展趋向。“面向全球”与“植根本土”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与实践必须权衡和解决的重大发展方向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面分析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国际化人才的素质构成,深入把握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重新定位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取向、内容体系,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路径,藉此开阔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与实践的当代视野,在更宽、更广的领域中考量与谋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视域下,发挥对“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一战略要求配套辅成的能动功效,在凝聚大学生民族认同、价值共识的同时,培养更具开放、包容、理性的爱国情感,培养更具国际意识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这一重大问题。伴随中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被动层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提升教育实效应对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诸多挑战;主动层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需变革观念、更新内容、创新手段,为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中国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个案实践

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视角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重庆科技学院高度重视,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现有留学生300余人。和韩国昌原大学等高校等实施交换生项目;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共建钱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设立钱煦实验班(BIC),培养国际化人才。

(一)项目概况

重庆科技学院作为发展中不断寻求更高发展的本科院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力争为社会、国家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为己任,不断提升自身发展潜力。在国际社会背景下和学校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发展中,“钱煦实验班”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高级工程优秀人才。“钱煦实验班”(简称“BIC”)是重庆科技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合作,以培养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的一种合作办学模式。2014年10月,重庆科技学院钱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院成立,首届钱煦实验班开班,是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形势的必然选择,是坚持学校“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具体体现。

(二)项目实施

2014年,“钱煦实验班(BIC)”开始在全校范围内选拔招生,实行小班教育,通过制定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师资,精英教学,采用“学历+国际课程体系”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和培养模式,开展双语教学;特色教育,专业指导,在学生的学习、科研和创新创业上实施讨论式、项目制和课题组的育人方式,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科研能力;国际接轨,科研创新,与美国加州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香港大学等签订合作教育协议,学生享受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和课程教学模式,并推荐到相关院校访学、交流,优秀毕业生可以推荐到美国加州大学、南加州大学等著名高校深造学习。学生通过举行系列“十二五成长计划”(10种人生品质、2个研究方向、5个培养目标)素质拓展活动、主题文化教育活动、“Fighting BIC”、“Running BIC”户外素质拓展训练、英文主题班会、英文辩论赛、留学生交流会等特色活动,举行国际化学术交流及创新创业活动月等,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三)项目成效

学生通过实施小班式、讨论式、角色扮演、项目制等教学模式,学生成绩整体优异;采用外教口语训练及双语/全英文教学授课模式,四级六级通过率位居全校第一;首届选派17名同学赴美国、英国、韩国、台湾等知名院校访学、交流,有1名同学获得美国企业带薪实习机会,出国交流人数位居全校前列;2014级有6位学生通过TOEFL、IELTS、GRE等国际留学生入学考试,并成功获得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offer,其中1名获得7所国外知名大学录取通知书,并赴世界著名学府——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不少学生签约重庆艾维迪、新赛亚、LG Display、万科以及艾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就业。班级团体获得“重庆市先进班集体”以及学校优良学风“十佳”示范班级(排名第一)、“先进团支部”、“先进班集体标兵”等荣誉称号累计20余次。2014级BIC团支部获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为学校首次、唯一入选班级。

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其培养过程中,意识形态教育是重要环节。意识形态教育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在未来人才竞争中的地位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面对日益激烈的经济、政治及人才竞争局势,国际化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其重要性、紧迫性逐渐突显。

参考文献:

[1]夏玉荣,周桂生. 论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构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v.19;No.9703:37-41.

猜你喜欢
意识形态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高中生意识形态教育探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