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策略

2019-04-07 19:50丁云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活动语文

丁云龙

学困生并不是天生就不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刚刚进入初中时若在一开始感到了不适应,就有可能成为学困生中的一员。既无法顺利安排自身的学习过程,也无法适应初中越来越紧凑的学习节奏,最终会出现掉队的现象。为了有效精准地对后进生进行指导和转化,需要首先了解其特点,才能展开教学工作。

一、学困生的表现特征

1.自学能力差 对于学困生而言,自学是一个负担极大的过程。由于学困生对学习这个过程本身就不感兴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没办法分辨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即使是教材中的问题也难以作出回答,更无法明确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困生虽然能够识字,但是对于语文课程中教授的知识则会产生各种无法理解的现象[1]。

2.记忆力差 学困生由于个人或者是其他因素,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记忆时,经常会出现记忆不扎实,学习后立马就会忘记的情况。特别是针对于各种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上,学困生的记忆力会变得很差,虽然在教师的要求下,在课上学困生能够完成当前的教学背诵工作,但是在教师不再要求其进行记忆时,学困生便会很快忘却这些知识。

3.注意力不集中 大多数学困生在上课时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这些学生有些是由于自身的身体状况问题而无法主动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些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原因是由于自己对课程不感兴趣。或是无法跟上教师的授课进程,自身已经无法听懂教师的课程,因此不得不利用走神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以缓解课堂上的压力。

4.缺乏竞争意识 学困生在考试和上课过程中,通常都不会充满干劲。学困生对于自身的学习能力有一个负面的了解。其经常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抱着这种心态,在考试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其明显缺乏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在这种被动的意识之下,学困生必然会放弃融入课堂的机会。

5.行为习惯不良 大部分学困生由于家庭原因等情况,常常是由教育水平更低的祖辈和父辈来进行教育。若是祖辈和父辈的行为不良,则很有可能扭曲学生的三观,这样就会导致学生无法获得正确的榜样,这不仅对学困生自身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也会对其他的学生产生危害。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辅导与转化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兼顾”学困生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需要对学困生给予特殊的照顾。因为学困生的数量不多,且特别关照学困生会给其他学生带来教师“偏心”的印象。为此,应对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情况,教师可以运用“兼顾”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精准划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利用简单的问题来提升其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用课文阅读的方式,让学困生进行课文的阅读,利用这种简单的提问和回答方式提升其课堂活跃度,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达到为转化学困生做好奠基工作的目的。

2.利用语文教学活动转化学困生 语文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广泛的空间。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相应的实际要求来灵活处理语文教学活动。在设计课外活动时,教师要使学困生在活动中也能获得足够的提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将学困生自然而然地分配到学生群体之中。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角和文学社团活动,并邀请班上的学生们加入到社团活动中来,并将各种从基础到深化的语文学习方式将其作为社团活动的研究资料进行下发,以帮助学困生从基础开始培育语文学习兴趣。

3.运用分层教学方式有效转化学困生 分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质量的一个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单独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们设置不同的教学方式。由于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的学习质量不同,因此教师要至少运用三套试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保证各个阶段学生的能够融入教学环节[2]。

例:在教学中,教师专门设计了三套不同的试卷,比如学困生专用的A卷、中等生专用的B卷和优等生专用的C卷。教师在进行卷面设计时,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从基础出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并为其提供一个能够进行自我发展的平台。从最基础的位置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4.让学困生融入班级,促进其集体荣誉感 为了让学困生脱离学困的问题,教师要首先营造出一个温暖的集体环境,使学困生认为学习并不是一个困难的过程,正相反,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具有挑战性的合作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学习研究小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配,鼓励学生之间组成学习互助队伍,让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各取所长、互补所短,以达到提升学习质量,强化学会说增强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5.注重于学困生的情感交流,帮助其摆脱困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特点来进行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学困生在班级中一般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特别是来自于学优生及其家长的排挤。因此,教师要利用更加真挚的情感交流来打动学生,使其认为教师并没有抛弃他们。帮助其在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之下安全成长。

总而言之,在进行学困生的辅导和转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尊重、爱护学困生,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其制定出属于其自身的学习手段,以帮助其完善自主学习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为学困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提升机会,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教学活动语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