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农业产业扶贫 助推长垣乡村振兴

2019-04-07 10:43姚志敏丁腾远檀鹏蕾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长垣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

姚志敏 丁腾远 檀鹏蕾

乡村要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打好脱贫攻坚战,啃掉脱贫攻坚“硬骨头”,是乡村走向“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美好愿景的必由之路。河南省长垣县聚力产业扶贫,以農业产业扶贫为重要支撑,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产业扶贫措施

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带动脱贫。各种项目资金安排优先向帮助贫困户的涉农企业、合作社、专业户等倾斜,积极引导他们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形成“项目向企业倾斜、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的良性机制,使贫困户通过务工、入股分红、到户增收等方式,达到增收脱贫的目的。

农业科技培训“造血”贫困户。依托基层农技推广和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项目,组建农业科技扶贫专家组和专家团队,按照“精准培训”“按需培训”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到户培训等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并建立贫困户培训档案,使广大贫困户真正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将扶贫模式逐步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

开展贫困户学习意向调查。对有意愿学习食用菌、葡萄、莲藕、苗木花卉、猪牛羊禽等种养技术的贫困户,重点进行分类分项培训,并建立“专家和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定期回访,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结合乡村优势培育特色产业。结合乡村优势,依托区域内丰富资源,长垣县积极培育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等特色产业,提升乡村造血能力,让广大贫困户得到切实的实惠,快速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农业产业扶贫成效

培育特色产业扶贫情况。长垣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实施受控式高效循环水集装箱养殖项目,覆盖了建档立卡贫困户612户。实施优质强筋小麦高产高效项目,种植面积达20.95万亩,全部实行免费统一供种,统一防治,覆盖贫困村14个,贫困户565户。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修通修好覆盖农村、立足农业、服务农民的“信息高速公路”,已建成的480个益农社,覆盖了80%的行政村。

种养技术培训扶贫情况。为加强农业科技扶贫,弄清贫困户关于种养技术方面的需求,长垣县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了学习意向调查。依托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和基层农技推广项目,选聘省级农业专家1名、县级农业技术人员90名组建成专家团队,负责汇编资料、技术培训和指导,并与有意向学习种养技术的贫困户组建“专家—贫困户”结对帮扶。

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筑牢产业扶贫项目基础。目前,一些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过分依赖政府资助。必须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等带动贫困户乃至乡村经济发展,强化农民自主发展意识,增强自主发展动力和能力,由政府输血式扶贫向乡村自我造血式转变,把产业扶贫项目的基础夯实筑牢。

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户经营理念和商品意识薄弱,销售农产品过分依赖于小商贩收购。必须增强农户经营理念和商品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打破盲目种养的窘境。进一步促进农村经纪人的发展,通过农村经纪人将公司与农户利益紧密联系,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增强科学种养意识。贫困户甚至大多农户思想固化,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对科学种植养殖重要性的认识。必须通过广泛宣传,引导他们认识到科学种养的重要性。开展农技科技培训和入户指导,提高其科学种养技术水平与能力,使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农村人居化境较差,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完善。应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宜居美丽乡村。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乡村发展滞后,大多是因为特色产业较少,经济发展受阻。应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尽可能发挥农业生态、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稳步推进美丽乡村、特色田园乡村、田园综合体、乡村民宿、特色小镇等建设,振兴乡村经济。

(作者单位:长垣县农林畜牧局)

猜你喜欢
长垣县特色产业农业产业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长垣县园林绿化病虫害种类调查及防治建议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长垣县
长垣县金龙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