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水群: 让贫困户一起“牛”起来

2019-04-07 10:43孙红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潘氏五保户牛棚

孙红

走进河南省正阳县皮店乡潘店村潘氏养殖有限公司的牛棚内,只见一排排肉牛悠然地咀嚼着花生秧,公司负责人潘水群为肉牛添加饲料,不时用嘴发出“嘘嘘”的声音,听话的牛儿呼呼地吃着草料。

曾经在外打工的潘水群,2016年返乡创业,他在潘店村建牛棚、种牧草,如今饲养了近300头肉牛,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牛大咖”。

“通过精细管理,我们养殖的肉牛品质好、效益高。”潘水群说,发展肉牛养殖不仅解决了当地21名五保户、家庭困难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40户贫困户共同增收、齐心脱贫。

返乡创业,决心养肉牛

“在外打工一年也能挣10多万元。”潘水群说,打工虽然省心,但总感到很迷茫。2016年春节过后,他不想再出去了,经多方考察,决心回乡养牛。

建牛棚时为了省钱,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干。潘水群记得,为建牛场,自己和朋友扛着一袋袋水泥连夜施工,累得腰酸腿软。夜晚,他们就在工地旁搭建个简易棚住下,一到深夜,蚊虫的叮咬让大家无法入睡,只能在迷迷糊糊中坚持到天亮。

“养牛风险大,很多生意伙伴、亲朋好友看到我如此辛苦,纷纷劝我放弃。但我不服输,既然回来,就一定要把这份事业做下去。”于是,他埋头坚持了下来。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如今,每天早上6时起床拌草料仍是潘水群的主要工作。2018年,他种植的300亩青贮玉米,已全部收割发酵以备肉牛食用。此外,他还储备了500吨花生秧。“这些都是‘高品质饲料,我们的肉牛吃了就能多长膘,身体也好,少生病。”潘水群笑着说,养牛让他感到很充实,也很有成就感。

潘水群说,投资上千万元的资金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人多力量大,大家集思广益。现在,他和5个朋友共同合作,精心养殖肉牛。他们还专业请了技术专家,为肉牛配备“营养餐”,精确配比,使肉牛健康、快速育肥。

扩大养殖,助民增收

在潘水群养殖基地内,干活的大多是来自皮店乡的五保户和贫困户。目前,养殖基地已吸纳了40多名贫困户前来务工。

“在这里养牛,每个月能挣2700元工资。”在养殖基地干活的脱贫户丁光华说,“几个孩子上学的学费和生活費全靠这份工资,是潘氏养牛场带着我脱了贫。”

“下一步,将再建两个牛棚。”潘水群说,2019年,他计划发展肉牛1000头,带动6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帮助他们致富增收,让贫困户和他一起“牛”起来。

猜你喜欢
潘氏五保户牛棚
牛儿回家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村里最后一位五保户之死
牛棚忆旧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以五保户、低保户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