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无用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2019-04-07 13:14吴京烨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武亦姝古代汉语古文

吴京烨

很是欢喜遇到了一位实诚的老师。第一堂古代汉语课上,老师问:“学习古代汉语有何用?”理所当然地,我瞟了一眼教材上的绪论,想来“标准答案”应是:便于我们读懂古文,这毕竟是身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该有的基本素质。但老师的答案却出乎意料:无用。

细细想来,确是无用的吧?诚然,我们从小咬文嚼字的古文,于今究竟还有何用?十多年的应试教育下,我们的背诵还能得到些许动力,毕竟有着“提高一分,横扫前人”的鼓励,在试卷上完美填下诗篇得到满分,便是诗词古文有用之处。进入大学,我们被授予了选择的权利,我们大可抛开十多年的诗词的枷锁,去做些真正“有用”的东西了,这种“有用”,是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的——学习热门专业,掌握当今社会的经济形势,分分钟能夠巨额入袋。而中文这种东西,也就日常能够用来沟通罢了。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我们熬完了应试教育,却还是在学一些无用的东西,难怪无法得到社会的理解。

我喜欢老师对古代汉语的评价,无用。对,可能是无用的,但我们的人生,非要这么有用吗?

这个社会,如今已被“有用”填满了。结交一个朋友,却在心底里盘算着这个所谓的“朋友”究竟能带来什么;每一分的时间规划,都在衡量其对工作的价值……陈道明曾说:“现在整个社会都得了“有用强迫症”,崇尚一切都以‘有用为标尺,有用学之,无用弃之……”你却在浪费时间做些“无用之事”,难道不是与时代格格不入么?

但,倘若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非要一分一寸地得到衡量与计算,做好每一分每一秒的有用程度分析,不也很可悲吗?

当今社会可以用“忙”来概括,而人们恰恰又认为这种“忙”是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最大体现的证明。但古人其实早告诉我们“忙”的真谛——心亡,试问,如今多少人的心是死的?可能不在少数。多少人被利欲蒙蔽双眼,一味地忙着,没有为自己留下一点闲,肉体的活或许也是一种行尸走肉,社会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天长地久。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的生命包含肉体和精神,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升华。与其一味追求有用之物,不如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无用之物带来的静谧和美好。心安,则身安。

提及曾引起热议的《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武亦姝,在获得“国民新女神”的称号后,得到推崇的同时也受到了质疑,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未来,才不会属于背诗的武亦姝。这种观点有其道理,与社会上的普遍观点相符——在这个以科技为核心创造力的当下,咬文嚼字还有何用?倘若所有的00后都用这种打开方式,那么中国才不会有美好的未来。

归根结底,武亦姝再怎么能背诗,也还是做着一些人们眼中的无用之事。在这个读诗都被认为“假清高”“不接地气”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读“无用”之诗?

我想,诗词不一定是中国的未来,但没有诗词一定没有中国的未来。

人们说诗词无用,比不上科技、比不上公式,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能否认的是,会背诗的武亦姝,的确比我们过得更诗意、更闲适。董卿在《中国诗词大会》中展现出自己的才情得到观众的敬佩时,是如此回应的:你的气质,来自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不得不说,气质这东西玄而又玄,说不清也摸不着,我相信这是在做够了所谓的“无用之事”才能够逐渐积累起来并成为自己的财富的。诗,它换不来多少功名利禄,但当你读诗,你的闲静与舒适,却是无用之事赠予的难得的珍宝——它绝非无用。

我们细数中国当今努力保护的传统文化,有多少可以说是无用的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古人的发明可能已不具备指导意义,不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但我们为什么还要保护它们?为何还要去花如此大的力气保护“无用”之物?因为我们看到了它们背后的有用之处。正如“二十四节气”,如今它对我们的农业已无多大的指导意义,但它传承下来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不容忽视。即便它们可能已没有现实价值,但不可否认,我们正是在保护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而形成了越来越厚重的民族认同感。这就是无用之大用。

周国平曾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无用却有味,这就是无用之事的有用之处吧。吟诗的我们,在感叹着平仄押韵的时刻,内心的钦佩以及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如果我们非要将事物功利化,那么在利益最大化的指标下,我们会放弃许多小而看似无用却有用的事。如白岩松曾谈及,有很多人问他哪本书对他影响最大?每个人都想得到一个功利性的结果,“影响最大”的一定最有用。但白岩松认为,除了新华字典,所有读过的书都像是不断汇入江河的涓涓细流,帮助他慢慢地成长,变得壮阔、深远。没有人知道是哪条汇入的溪流让黄河成为黄河,让长江成为长江。同样,在他这一路上从书中汲取了这么多营养,无法界定到底是哪本书塑造了他。

我们功利地衡量一切,那必定会错过许多。身处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会倾向于去阅读“成功之书”——向成功人士探寻成功的经验,可是这种走捷径的方式却忽略了成功人士背后塑造他的因素,这并不是读一两本“成功之书”就能取得经验的。

很喜欢一句话:“命运的奇妙在于,你永远不知道是在哪个时候轻轻触碰了哪个开关,然后‘啪的一下,你的生活因此而不同。”

我相信,人生中的大大小小有用无用的事,对人生都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正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谁也说不清是人生中的哪件事改变了我们塑造了我们,因此我们也不能断定无用之事必定无用。

或许有时候我们停下脚步,多看看身边的风景,走得慢些,让生命有一点闲,其实才是对人生价值的最大尊重。我们需要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仰望星空,而非埋头赶路,获得对人生意义的彻底觉悟,在无用中我们或许才能感受到人生之大用。

猜你喜欢
武亦姝古代汉语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何九盈先生《古汉语词义丛谈》评介
武亦姝:父母的教育方式独特
武亦姝:父母的教育方式独特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对师范学校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探讨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古代汉语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提升学生在古代汉语课堂中参与性的应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