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童话的阅读与创作”单元教学实践探究

2019-04-10 23:53周露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小熊西瓜童话

周露

“微童话”属于一种儿童文学新文体,相较于传统童话来说,微童话的内容简短精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类课文,合理指导学生阅读与创作微童话,优化教学设计,争取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童话阅读与创作水平。

一、教学方案设计

1.设定教学目标

第一,激发学生阅读微童话的兴趣,增加学生的阅读量;第二,引导学生了解微童话的相关特征;第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阅读能力和创作微童话的能力。

2.明确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在阅读微童话的过程中才能发现“童话眼”。

3.做好教学准备

首先,在教学前,语文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的优秀儿童微童话,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基础,并将一些优秀的、有益的微童话及时推荐给学生和家长。其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制定教学课件,将相关童话作品打印出来,上课时发给学生阅读学习。

4.教学时间设计

教学时间尽量控制在一个课时。

二、教学过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优化教学过程。对此,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1.引导学生认识“童话眼”

每一篇优秀的微童话都有“童话眼”,它是整篇童话故事的核心所在,可以是一个鲜活的人物,也可以某一件深刻的事情,还可以是一个奇特的幻想。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并发现这个“童话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童话内容,感悟童话中蕴藏的道理。

如在教学《小熊和小熊爸爸》时,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笔者设计了导语:“在阅读微童话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童话故事的创作都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是不是只要将生活中的故事原封不動地写进书中就是一篇微童话呢?”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讨论。设置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微童话的创作素材来源于实际生活,再经过讨论和交流感受到微童话的创作是高于生活的。

其次,笔者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笔者进行最后点评和总结。《小熊和小熊爸爸》这篇微童话的“童话眼”可以看作是“小熊”,女儿就是故事中的小熊,爸爸就是故事中的熊爸爸,通过这样的角色塑造和转化为读者呈现了爱学习、懂礼貌、胖乎乎、乐融融的小熊一家;也可以将“看到爸爸读书悄悄关上门,回到自己房间认真读书”这一细节看作是“童话眼”,利用这个心理活动成功塑造了小熊懂礼貌、爱学习的个性特点。

此外,笔者还适当地结合其他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认识“童话眼”。如《会开花的黑皮猪》的“童话眼”是奇特的想象;《熊的秋色》的“童话眼”是令人遐想的意境等。通过这样一个设计,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童话眼”在微童话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阅读童话故事,还是创作童话故事,都要明确“童话眼”,这样才能为下一步阅读和创作做准备。

2.帮助学生寻找“童话眼”

学生认识“童话眼”后,就要寻找“童话眼”。通过寻找“童话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童话创作的特征,感受故事的内涵,并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学会更多的道理。对此,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篇优秀的微童话,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并将令自己感动的地方或者富有深意的地方划出来,这就是“童话眼”。

对此,笔者做了如下教学设计:首先,笔者准备了两篇微童话故事,分别是《阳光在你心里》《西瓜》;其次,笔者组织学生描述故事内容。《阳光在你心里》讲的是小熊在晒太阳的时候想起了爷爷,也想让爷爷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便用衣服包阳光送给爷爷,爷爷知道后十分感动;《西瓜》讲的是猩猩在路边留下西瓜给路人吃,后来的小动物吃了西瓜后,又种下了更好的西瓜,由此表达爱需要相互传递,才能温暖大家的故事。最后,笔者鼓励学生寻找故事中的“童话眼”。

通过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有助于学生丰富微童话阅读量,在理解童话眼重要性的同时,进一步感受童话故事的内涵,也有助于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为其以后创作微童话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靖江市东兴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小熊西瓜童话
大小西瓜
童话镇
小熊
当夏天遇上西瓜
午夜童话镇
巧切西瓜
可爱的小熊
报喜不报忧 西瓜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