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期47例临床观察

2019-04-11 06:36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期
关键词:西医心肌急性

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中心医院, 河南 兰考 4753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为各类心血管病的最终归宿,临床上多伴有心肌功能与结构重构现象[1]。CHF急性加重期患者多表现有频繁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极易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目前药物疗法为CHF急性加重期治疗的常用方案,但经临床实践发现,常规西医治疗虽可一定程度上纠正临床症状,但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整体治疗效果[3]。近年来中医药在CHF治疗中逐渐推广,中医学认为心中阳气亏虚为诱发CHF重要病因,故临床应以温肾助阳为主治[4]。鉴于此,本研究将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CHF急性加重期47例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治疗的CHF急性加重期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本次研究,患者自愿参与。对照组:女22例,男25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82±4.04)岁;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各10例、22例、15例;病程1~6年,平均病程(2.98±1.03)年。观察组:女21例,男26例;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63.85±4.01)岁;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ssociation,NYHA)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各12例、21例、14例;病程1~8年,平均病程(3.12±0.9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①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实验室检测确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50%,左室收缩末期容量升高,伴有下肢水肿、呼吸困难等症状;②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相关标准,辨证心肾阳虚证,主症:乏力、气短、心悸、身寒肢冷;次症:浮胖、尿少、头晕心烦;舌脉:脉沉细、舌淡。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温肾助阳汤等药物治疗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出血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衰竭等。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吸氧、调节饮食、呋塞米(吉林省银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3057)20 mg/d,培哚普利(施维雅(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756)4 mg/d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加用温肾助阳汤治疗,方药组成:白术、干姜、附子(先煎)各10 g,猪苓、茯苓各15 g,桂枝8 g,细辛3 g,甘草5 g,取水煎服取汁400 mL,于早晚餐后服用。两组均治疗2周。

1.4 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VEF、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fragment of proBNP,NT-proBNP)水平、不良反应、临床疗效等。治疗前、治疗2周后清晨采集两组静脉血5mL,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NT-proBNP水平。治疗2周后依据NYHA分级[6]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临床疗效,NYHA分级改善≥2级或已达Ⅰ级,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NYHA分级改善1级,临床症状改善轻微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统计有效、显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总有效=(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LVEF、NT-proBN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NT-proBN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LVEF相对较高,NT-proBNP水平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例数 LVEF/% NT-proBNP/pg/mL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733.52±3.5941.58±6.97∗4642.52±382.763095.47±297.43∗观察组4733.48±3.6245.63±7.41∗#4639.87±383.151762.69±301.2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均仅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诸如腹痛、呕吐等,但未对治疗产生不良影响。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近年来CHF患病率持续上升,CHF发病原因较多且易反复发作,极易对患者机体健康、生活质量造成影响。CHF急性加重多由于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感染等所致,临床致残、致死率较高。目前西医治疗CHF急性加重期多以吸氧、利尿剂、强心剂等治疗为主;呋塞米作为常用利尿剂,其可缓解患者症状,并可抑制心衰时水、钠潴留,减轻肺瘀血,改善心功能;培哚普利是长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对患者体内循环、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过度激活,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恢复患者自主神经功能[7-8]。

从中医角度出发,CHF归属于“喘证”、“心悸”、“水肿”等范畴,认为虽其病位在心,但多累及肝、肾、脾、肺等脏腑,其发生与外邪侵袭、情志失调、年老体衰等密切相关,且血瘀、寒凝、痰浊为诱发CHF的重要发病机制,故温肾补阳为CHF治疗中的重点所在[9]。温肾助阳汤作为CHF治疗中常用方剂,方中附子为君药,具有化气行水、温肾助阳之功;干姜、猪苓、茯苓共为臣药,干姜可助君药温阳散寒,猪苓、茯苓除湿化痰、利水渗湿;桂枝、白术共为佐药,桂枝助阳化气、散寒止痛、发汗解肌,白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以防止君药燥热伤阴;细辛为使药,引君药通心阳,具有温肺化饮、祛风散寒之功;甘草则调和诸药;将上述诸药合用可共奏除湿化痰、温肾助阳之功。经现代药理证实,温肾助阳汤可增强心肌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改善心肌舒缩性能与心肌能量代谢,利于减少能量消耗,保护心肌,缓解临床症状[10]。NT-proBNP作为心衰定量性指标,通过测定其水平可对心衰严重程度进行判定。本次研究结果得出,较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治疗后LVEF相对较高,NT-proBNP水平相对较低,且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由此可见,温肾助阳汤和西医联合用于CHF急性加重期治疗中安全性良好且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利于改善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抑制病情进展。

综上,温肾助阳汤联合西医治疗有助于提升CHF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增强心功能,缓解心肌损伤,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西医心肌急性
急性心包炎1例
CCTA联合静息心肌灌注对PCI术后的评估价值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查出“心肌桥”怎么办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