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黄汤包火了螃蟹财富链

2019-04-11 05:29钱颖
农家书屋 2019年3期
关键词:靖江汤包蟹黄

□钱颖

靖江蟹黄汤包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靖江蟹黄汤包制作绝、形态美、吃法奇、口味鲜,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口味在食客们的心中占据了一方位置,已经成为江苏靖江的美食名片。

现如今在靖江,汤包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小吃,它成为了靖江市一个重要的产业。南园宾馆点心间负责人陶晋良的汤包平均一天销售1000多笼,最多的时候,每天卖出3500多笼,每笼6只,一年要卖出200多万只靖江蟹黄汤包。

陶晋良1978年就拜师学做蟹黄汤包,四十多年制作汤包的经验,让陶晋良恪守着每一道工序的传统制作规范。

靖江蟹黄汤包讲究的是雪白晶莹,皮薄如纸,几近透明,稍一动弹,便可看见里面的汤汁在轻轻晃动,使人感到一种吹弹即破的柔嫩。要擀出这样的面皮,需要经过三次擀制,让面皮经过三次收缩伸展变得既薄又有柔韧度。擀皮师傅用两根细小擀面杖擀皮,这种手艺还真是不多见,而且颇有些难度。

蟹黄汤包的制作工序多达30几道,汤包的馅料首先取猪蹄膀的厚皮,切细,文火煨一夜,至猪皮完全溶入汤中,再冷却成为透明果冻一般的胶状物。然后用蟹黄、蟹肉、熬好的鸡汤、姜丁、蒜末一起放入猪皮熬成的胶冻内拌匀。待它在汤包里蒸熟之后,那脂膏浓厚的胶冻便溶为汤汁了。

每个汤包褶要有30个以上,细巧均匀,蒸汤包的时间误差不得超过10秒钟。每日清晨,热腾腾的汤包端上桌,伴随着一口鲜香扑鼻的汤汁入口,食客们的肠胃和精神头也跟着一起活跃起来。

蟹黄汤包营养极其丰富,当地就流传着“早上吃三个,一天都不饿”的说法。而在这美味的汤包背后,除了需要严格精细的工序之外,还需要另外一个工种的支撑,那就是拆蟹。对于吃螃蟹的人来说,蟹肉好吃,但是拆蟹难。这个难题对于拆蟹工人们来说却是手到擒来。铁棍和大大小小的签针是她们的独家秘密武器。熟练的拆蟹流程,让人看的目不暇接。

靖江本地人翁恒胜现有蟹塘面积150亩,年产值达到了180多万。翁恒胜养殖的螃蟹俗称中华绒毛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肉鲜膏腻。

翁恒胜的蟹塘位于靖江市新桥镇的务本村,长江支线水源汇集而成的水塘,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蟹池底的沙壤土、砂砾土,通气性能好,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同时也成为了螃蟹们的食物,这种环境中长大的螃蟹,真的是膘肥体壮、威风凛凛。

靖江蟹黄汤包美味就美味在汤汁上,靖江蟹黄汤包每年都吸引了成千上万的食客慕名前来品尝,可汤包皮薄汤多,极易破裂,携带很不方便。孙华靖花了三年的时间,攻克了关键的技术难题,制作出了便于携带、便于流通又美味的速冻汤包。现在,孙华靖在北京、南京、香港等80余个城市开设了连锁店,远在外地也一样可以品尝到靖江蟹黄汤包。

凭借上百年的蟹黄汤包这一美食历史名片,每一个创业者都收获了他们的财富。随着靖江旅游产业的发展,蟹黄汤包将会焕发更强的活力,成为远近闻名的美食名片。

猜你喜欢
靖江汤包蟹黄
靖江马桥镇把牢“安全第一关”
吃蟹黄瓜子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难以忘怀的灌汤包
马洲警侨联动——情暖海外靖江人
Crabs in Autumn
镇江名点“蟹黄三娇”
做汤包
桂林靖江王陵遗址博物馆宣传教育探析
幸运汤包